对于远嫁在外的自己,每年春节的意义远超过一个传统节日本身!过年回家早已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期盼,一种信念,一种使命……它被赋予了很多种意义!
尤其自从成家有了孩子以后,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回家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也就每年国庆长假会想办法回家,那过年更是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家,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即使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忘怀,重要的是老爸老妈始终都在那里苦苦等待期盼,也在等待漫长的一年里难得又珍贵的团圆和相聚!
去年由于疫情的发生,刚好一大家子人滞留在家里,却变成了陪伴父母难得的时光,那段时日,平淡无奇,但儿女开心父母知足!
今年我却在三十多年以来第一次在异地过年,由于老公单位要求,小三口儿没能按时回家,和父母沟通时能感觉到父母等待了好久后的失落,还准备了好多吃食。但她们还是能理解我们的不易,一再安慰说这样也挺好!
在天津过年那天大街小巷看不到老家的那种烟火气息,家家户户悄声静气,再也感受不到一丁点儿年的味道,那种在家里的过年的感觉完全没有,好在闺蜜年三十儿邀请去家里包了饺子一起吃饺子,也算团圆小聚了一把。
内心的失落告诉我,或许以后这样的时候会越来越多,毕竟太多不可控因素总会阻挡回家的路!
为了弥补女儿期待了一年想要回姥姥家的心愿,和老公商量过后,初三选择人流少的时间我陪同女儿直奔娘家,经过一夜的长途跋涉,一路还算顺利,到家后见到兄弟姐妹和父母,所有的疲惫荡然无存。
那一刻,能感受到女儿的兴奋和自己内心的幸福!总之就是那种无法言喻的感觉!
回来后正好有位好朋友相互问候聊天,聊到回家的话题,他很义正严辞的问我:为什么就非得回家?还这么费劲折腾?既然孝顺,现在通讯如此发达,想念了就视频语音呗,跟见面有什么区别,那么长途跋涉何不把来回折腾的费用给父母,他认为这样既不折腾儿女,又省钱,还能把省出来的钱孝敬父母。
所以远在成都的他已经三年没有回过家了!但他认为自己这样理智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和父母的支持,毕竟回来一趟花费很多还耽误不少时间和他认为重要的事情!而且他认为我每年按时回家的习惯是一种愚孝!他说他的爷爷奶奶两位长辈相继离世,他都不在身边也没有见到最后一面,但他都曾经用足够的钱孝顺过,所以也没有什么后悔的,相信老人也能理解他!
听起来好像完全在理,可我完全不赞同!确实是每次回来路途花销不说,至少得准备近一万多的零花钱。给父母的,吃吃喝喝,走亲戚朋友,看望长辈,各种压岁钱红包等等!每次临走都所剩无几!但内心依然会觉得满足又珍贵!
每一次回家都会有很多的感触,听到很多的故事,大大小小的,身边的邻居的,亲朋的好友的,老老少少的,离自己远的近的!
时间一直在流走,老人在变老,小孩在长大,父母每年都会苍老很多,身体大不如从前,看到她们就会觉得幸亏回来了!包括那些久未见的亲人和朋友,都会倍感珍惜。珍惜这些幸亏有的机会!
每一次回来都会有很多变化和物是人非的种种,这一切让我觉得,有些东西永远无法用金钱代替!就如有些见一面就会少一面的人!
这次回来去探望87岁的姥爷,和老人交流需要喊着说话,要不然老人耳背完全听不见!年前老人因为雨天路滑摔跤,膝盖骨碎裂做了手术,卧床几个月,远在他乡的外孙女竟然没有时间回来探望,全靠自己的儿女相互照顾,还算痊愈顺利!有时候想想那些无奈总让我闪过莫名的遗憾和亏欠感!
所以,回家对我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平日里想家了也只是想想,各种理由羁绊!过年好像是唯一一次可以撇开那些所谓的理由可以去看看父母家人长辈的机会!所以我很珍惜!
有些东西无法去计算付出多少和得失利弊,毕竟这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变得越来越少,该珍惜的还是要趁早,情感这东西没法去计算衡量,当今本就冷漠的人情百态已经腐化了很多人的内心,我不想成为那个人!
回家,对我来说会是永远不变的期盼,也是我欣喜的方向和港湾!唯愿父母健康平安,长命百岁,让我一直有奔赴的动力和念想,一直惦念和归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