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工作几年了,你看了几本书”?
有人问你或者你自己问自己。
今年2016,出来工作已经差不多5年了,从毕业到现在看的书真的很少,十本都没有。
时间都去哪了?自己偷走了!
今天跟一个有二十多年的摄影经验的同事,聊到摄影,给我推荐了几本摄影方面的好书,打开他的当当网历史记录,全部下来,买书不少于100多本,他转过头看了我一眼,这个不是最多的,亚马逊才是最多的!
今年应该也是四十多岁了,北方人,地中海式发财头,后脑勺稀疏的头发,掩盖不了博学的气息,说起话来,右嘴唇有点上扬,语气肯定平缓,亲切和气,跟谁聊天都感觉很舒服,有种“知己"般的感觉,可你不要惹他底线。
他二十出头就出来玩摄影,老说穷,九几年,那时,相机真是个宝物,拥有一种实在不易;后来来到南方工作,在深圳这个城市奋斗了几年,工资很底,却常买七八十一本的摄影书,二十几年下来,看了的书起码还下于上千本(猜)。他最推荐的书是《理解曝光》,这本书是国际摄影大师、全球知名的摄影畅销书作家布莱恩·皮特森经典之作,一本基础的书,字数不多,很精简,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他说起来这本书的来龙去脉,对书里的内容历历在目,每一页都记得讲什么,湖南出版社的旧版,什么时候又出新版,以及他朋友和这本书的故事,真是大快人心,让他的强烈的好奇心好玩心吸引住了,二话不说,马上下单!
回头想想,每每和比自己在十几年的前辈聊天,说起他们的经历总是很艰苦,没钱,没女朋友,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只能去图书馆查找资料,作笔记,和别人分享等等这些经历,就像一条河流,你站在高处,俯视这条河发现,河滩上都堆满了石头,抑或长着茂盛的水草,欣欣向荣,那就是他们当年所看的书留下的印记,当你走近他们的时候,微风扑面而来,在你的脸上,在你的衣领,在你的头发,在风中,感觉很放松,因为他们懂你。
想想,已经二十六七岁了,孩子也有了,很快就三十,有二胎,再不去认真看看书,你就会变贬值。
不要去找因为不懂,而不去学;不要因为无知,而不保持开阔的好奇心;不要因为领的工资少,而不去买书看;不要因为有了手机,有了微信、QQ刷朋友圈,而将破碎的时间破碎的用;不要因为你找到连自己都可以说服的借口,而不去看看书,做你计划中的事。
再想想,“出来工作几年了,你看了几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