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否》开播,已经沉溺于此剧不能自拔。不禁感慨此小说写得十分好。又听人说此书是高仿版《红楼梦》,所以又重新读起了《红楼梦》。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回目即标题为”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此句一语双关,表面上看此句是说本回的大概内容,一个叫甄士隐的乡宦做梦的时候遇到一道一僧,看到了通灵宝玉。另一个叫贾雨村的穷儒在穷酸潦倒之时因一个丫鬟偶然回头心生欢喜而怀念。实则更深层次的意义是曹公经历过一番梦幻后,将真事引去借通灵说此一书,即使在风尘之中(即生活困顿中)也不忘那些曾经帮助过他或者他印象深刻的闺中女子。此开篇第一回回目,其实已经简要表明了作者著书的目的。若非是亲身经历过十分坎坷又梦幻的人生,若非是真的有那些行止见识皆高的异样女子,若非是那些经历那些女子让他如此刻骨铭心不可磨灭,若非是这样深刻,若非是已经深刻到决心写下这本书,若非是这深刻的经历让曹公觉得责任使然,道义使然,也不会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也不会写下这一本奇书。曹公用字真的是妙绝了。“怀闺秀”不就是自己怀念那些女子吗?不动声色就表达了自己情感。看似在说别人的事,其实句句都在说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曹公这虚写写得好啊!
第一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内容十分丰富,处处皆有暗示和双层含义,几句诗也是点睛之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空空、渺渺、茫茫、太虚,看似这故事虚无,而一块石头却暗示这个故事为真实。真是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深厚的传统文学功底,本章也初步构建了这本书的世界观。甄士隐的经历是这本书人物经历的一个缩影,谁能想到当年殷实望族转眼便金银散尽,寄人篱下,真是如梦一般变幻莫测的人生。
这一章中还有一首《好了歌》,我初读时只能读懂字面意思,却不懂这首歌的深层含义,再读时查阅资料才知道原来这首诗歌的主旨是讽刺,讽刺世人想当神仙,想享神仙的清福,想长生不老,却放不下人世间的功名利禄,金银财富,以及娇妻和儿孙,如此看来我们皆是被这些所累呀!非要求取功名,让世人看看我能行,求取不了功名,我便要挣更多的钱,非要让世人看看我同样能行,结果古今将相在何方,一堆荒冢草没了,岂不是讽刺,结果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岂不是讽刺?这首歌虽然有消极之处,但细细品味便知,它不是不让我们奋力进取,而是讽刺那些一心想当高官而为此不择手段的人,讽刺那些只顾利益不择手段的人,讽刺那些虚伪的功名、虚伪的金银,虚伪的感情,从而让人警醒。
而后甄士隐对这首《好了歌》的注解才是全书真正的大纲。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肠,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金又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称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绡账里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这个注解对仗工整,我很喜欢读,前半句与后半句连接福祸难料,命运捉摸不定,奠定了这部书的基调。
以上是我对《红楼梦》第一回浅显的理解,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反复读才能明白其中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