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乃身之宝
1.
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有过情绪失控的经历。就像那些把工作中的压力,转移到正在家里哭闹的孩子身上,愤怒和烦躁围绕着整个房间,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吓到了孩子,还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而他们之所以无法妥善处理这些情绪,主要在于他们无法接受自己的“无能”。工作中的不顺心自己不能解决,说明自己没有能力做好工作,更无法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这是他自认为的无能状态,只是这样的无能他不能接受,进而出现自我排拒。
自我排拒,就是不接纳自己,也是我们很多痛苦的来源。
就像上述例子中工作压力很大的那个人,他之所以会出现愤怒和烦躁这种让他痛苦的情绪,就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的“无能”。不接纳自己,就会产生痛苦。
同时,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有能力创造出自我的形象,并以此来衡量自身的价值。人人都想获得安全保障并免于恐惧,都想被人接纳,为人所爱,有价值有能力,又值得信赖,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排拒和评断这些自我形象,给自己制造很多痛苦。还是上述例子中的人,他给自己的形象设定为有能力,有价值,但工作中出现的压力自己无法缓解,又导致自己的无能,这种无能感会让他很痛苦,因此,他对自己“有能力和有价值”的自我形象出现排拒。
这说明,那些让我们出现痛苦的情绪,源自于自我排拒。
2.
自我排拒,大体有四种形式:
1)无能的感觉:包括无助、绝望、挫折、沮丧、愤怒,以及罪恶感等等。就像上述例子中的人,他觉得自己是无能的,而这种无能的感觉就是自我排拒。
2)打击自己的行为:许多人为了逃避不想要的情绪而畏缩退却,要么就是咄咄逼人,而且往往会滥用转移心智的替代物,比如酒精、药物和毒品,或是转移情绪的替代品,比如巧克力和香烟等。他们还会责怪他人,大吼大叫,乱发脾气。
3)负向信念:这些负向信念都是对特定情绪—比如生气、沮丧—强烈的渴望,认为这些情绪是错的或坏的。某些人经验到这类感觉时,就会产生极端的羞耻感或罪恶感。
比如,有的妈妈对着孩子发脾气,生气,之后会很愧疚,觉得对不起孩子,会有罪恶感,这就是负向信念。
4)自我毁灭的举止:有些人对情绪上无法处理的状况会有另一种反应,即不负责任或是表现出具有胁迫性的态度。这种人潜意识里或许有想死的愿望。就像那种情绪暴躁到“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一副“大不了一死,你能把我怎么样,有本事你弄死我”的爱谁谁的表情,就属于这类反应。
我们看到,这些自我排拒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我们的反应模式:我们认为是外界的因素制造了我们的压力,或者是当我们经受压力时,需要外界来帮助。比如,无能的感觉是工作压力大造成的;妈妈对孩子发脾气是因为孩子不听话;等等。
但是,这样的反应模式是错误的。因为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也就是我们自己。
人们就像是橘子,如果你挤压它,里面的汁液就会流出来。假设里面是愤怒和苦涩,挤出来的果汁就是愤怒和苦涩;但如果里面是甜美和欢欣,果汁就是甜美和充满欢欣的。
3.
既然这种导致自我排拒的反应模式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模式呢?或者说是自我排拒究竟来自何处呢?
自我排拒,来自于我们的“内在裁判”,而这种“内在裁判”是父母将我们社会化的结果。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被父母训练后的情绪渣滓,这些残余物会成为表意识和潜意识的记忆,也是那些令我们排拒的所作所为。
比如,一旦有人不同意你的看法,生你的气,内在裁判便介入,会认为自己就是个失败的人。因为小时候父母经常把你的“错误”和自身价值联系在一起。一旦有错误的行为,就认为你是无用之人,失败的人。这也是前面那个压力大,最后出现无能感的原因,即他的内在裁判就是做不好工作,就是无能的人。
父母们除了把孩子行为和其价值不做区分外,他们还会把个人需求和道德混为一谈。
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学校表现不好,父母们总说孩子让他们丢脸了,说他们牺牲那么多让孩子有书读,而孩子还不知道感恩等等,这种道德化的评判会导致孩子低落的自我价值感。
另外,有些父母总是喜欢给孩子传达负面信息。比如“你怎么这么笨?”,“你到底是怎么了?”,“难道你就不能做对一件事吗?”,这些信息都会沉入孩子内心,成为自我批判的武器。
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父母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发展。而我们之所以出现自我排拒,就是因为我们的“内在裁判”。
4.
我们了解到,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自我接纳,就会很痛苦;也了解到自我排拒的形式和原因。接下来我们看看,自我接纳,应该接纳什么,以及如何接纳自己的问题。
自我接纳,接纳什么呢?
1)接纳自身的情绪。我们之所以排拒自己的情绪,是因为我们对它们下了定论,认为它们是错的,坏的,其实它们并非如此。情绪只是情绪,无所谓好坏和对错。只是我们赋予它们价值判断。因此,我们要接纳自己的情绪,无论是什么情绪。
2)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要知道自己不是完美的人,世上也没有完美的人,我们接纳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有办不到的事情,我们也会犯错,知道自己能力的有限性。就像工作中的压力,我们有时无法应对,这是正常的,自己尽力就好。
3)接纳现实。现实无法让我们满意,工作不顺心,孩子不听话,亦或是身患重病,这都是糟糕的事实,但这也是生活的现实,我们要接纳。因为生活就是无常的。
如何自我接纳呢?
接纳的基础是爱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
我们就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情绪,我们就是不完美的,我们的现状就是不那么令人满意。这就是我们真实的自己,真实的生活。
1)不评断,不贴标签。
自我接纳,就是对负面情绪不评断,也不贴标签,只专注在感觉上。试着问问自己“你感觉到什么?你感觉到的部位在哪里?这份感觉有多强烈?”。这种与身体联结,与体内的爱联结,就是在自我接纳。
2)有所行动。
自我接纳不是对自己没要求,听之任之。“我就是这样的”,“我做不好也没办法,我也不想这样”,这种无赖式的说辞不是自我接纳,那是自我狡辩。
真正的自我接纳,懂得“在不损耗能量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个人或这件事”,也就是说,自我接纳是需要行动的,并且是合理有效的行动。
我们要认清,每次的事件、创伤、意外、处境和人际关系,都是我们制造出的现实的一部分,我们能够百分之百地接纳它,爱惜它。这样我们才真正地接纳了自己。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