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是场短暂的旅行,早晚都要归土!我的姥姥在她九十岁生日还差十几天的时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她是典型的农村妇女,是解放前裹小脚的女人。她没什么文化,这辈子没什么值得特别歌颂的事情,茹苦含辛地养育了六个子女。她杜绝一切浪费。去姥姥家吃饭,只要是盛到碗里的必须吃完,吃不完是要打屁股的。她经常唠叨“几粒米能救活一个人”,以至于到现在,不管是家里还是单位食堂,我都是光盘行动的自觉者;她有点重男轻女。我的舅舅们一直是她的骄傲。妈妈跟我说,他们姊妹多,家里仅有的条件都拿来支持舅舅们读书了,我的两个姨小学就辍学了。在她快走的这一年里,嘴里念叨的最多的也是俩舅舅;她爱唠叨爱管事。记忆中,她总是因为各种事情责备姥爷,还好他们性格互补,姥爷是那种不计较的人。我妈妈完美地继承了她的性格,谁家的事都想插句话,管一管,唠叨两句。亲戚朋友因为她的这种性格,也没少起摩擦。
小时候,爷爷奶奶去的早。我们兄弟姐妹四个经常呆在姥姥家,可以说是在姥姥家长大的。她对我们这些外孙格外疼爱,总是把最好的留着等我们过去吃。可是我听不到姥姥的唠叨已经十多年了,自从姥爷走了以后,她像是换了个人。刚开始,接她来城里住,她总是不习惯,硬是坚持一个人住在乡下。可能她是想离子女远一些,不添麻烦打扰他们上班吧。也或许想离姥爷近一点,在老屋里唠叨两句,盼着姥爷还能听到。
每年的腊月二十全家人都很期待,这天是姥姥的生日,一大家子要聚在一起庆祝。我工作以后鲜有机会参加聚会,只能视频参与一下。这种日子也是老人家孤独中少有的期盼吧,她这一天总是笑容满面。儿孙满堂聚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是她晚年最好的健康滋养。
去年上半年姥姥生了场病,之后脾气变得特别狂躁,发起来对子女又打又骂,不管你以前有多孝顺。一个朋友说这是老人自己感觉要离开的前兆,她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子女恨她,等到离开的时候,子女就不那么伤心怀念了。暑假我回老家去看她,那时已经不认识我和我的孩子了。上个月我妈打电话过来,说姥姥的抬头纹开了,突然躺床上起不来了,但精神出奇的好,能吃能睡。我视频过去,她竟一下就认出了我。我心里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她的时日不长了。最近一直在南京读书,很难请假回去。有机会我都会开视频看看她,叫句“俺姥”,她回句“这不警察吗”。上周五家里突然打电话,说姥姥开始昏睡了,医生让准备后事了。得到消息的亲戚都往回赶,周日天刚蒙蒙亮,老人家就撒手人寰了。
姥姥生在解放前,那一代人经历的苦难,是我们这些八零九零后无法体会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没文化的他们辛劳大半生,解决的是一大家子人的生存问题,能培养出文化人已经是超出预期了。我们的父辈在他们的影响下,也都特别能吃苦,也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这一代人享有这么好的条件,没理由让他们失望。生命终有归宿,这一路不会风平浪静,总会遇风雨。希望我们这一辈,无论困在哪里,多回望他们走过的路,然后抱着坚定的信念前行!
姥姥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