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是成甲。
罗辑思维“得到”APP《成甲说书》专栏讲讲书人。除此之外,他还多次受邀在清华MBA、第九课堂、多角度沙龙、中国惠浦、埃森哲、中国人寿集团等机构进行演讲,做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分享。
为什么十年经验的”老司机“抵不上身兼数职的”斜杠青年“?
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为什么有些人陷入了”低水平勤奋“还自知不如?
知识是不是学的越多越好?
当前对知识管理存在哪些误区?
什么样的”知识“才是我们最值得去学的知识?
如何有效的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处,实现知行合一?
这本书告诉了我么真正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本书,也许你能找到答案。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才叫做知识?
信息时代充斥这大量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知道的这些信息只会有一定的感触,或者了解了哪里发生的什么事。比如”回“字有四种写法,这是知识吗?作者给出定义:知识是可以改变行为的信息。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后点头称是,而生活照旧,那就只是一篇文章。只有通过信息改变了你的行为,你才获得了知识。
接着我们要搞清楚临界知识。
临界一词来自与核物理的”临界质量“,当一个物体的质量达到了一个值,其会产生一个惊人的变化,我们就把它叫做”临界质量“。临界知识也是一样,它是在各种知识之间通用的知识,当临界知识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时同样也会让你的人生有一个大的突破。
说到这里,你可能还是不清楚什么是临界知识,所以接下来就细致的谈谈临界知识。
从古至今,人类对知识的学习正发生这三种变革。第一次的学习程度在于知识获取的多少。在没有手机的时代,人们学习知识只能在书本上,少数有知识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大学。所以,知识获取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我们获取知识只能停留在有限的范围。这个时候,谁获得的知识多,谁就拥有好的生活,交往更过有知识的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学习的边界被打破,每个人都能获取知识,在这个阶段,知识获取的速度越快,成功的几率就越大,马云正是抓住了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才一举让阿里巴巴看到了未来。而慢慢的,也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三个时代悄然来临,知识的多少和获取速度在也不能成为优势,各种免费课程可以让你轻松学会一门技能,所以知识获取的深度渐渐成为了我们的竞争力,只有对问题看得越深,你才会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遇。
那什么样的认知是深度认知呢?
作者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的房价那么高?第一种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第二种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度购买力的人又比较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看到区别了吗?第一种回答值看到了房价高的表面现象,而第二种回答不仅可以解释这一个问题,而是可以解决一类问题。临界知识就是深度思考的结果,临界知识的威力,使它不仅仅使用于一个问题,而是一类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而我们所有的努力,都花在了低水平的努力上。在这里,作者提出了两个词”技术效率“和”认识效率“。了解这两个词,作者举了李叫兽的《为什么你会写自嗨型文案?》的例子。很多人写文案,都是为自己写的,写的生动多彩,结果只是让自己享受了一番,读者却不能从文章里获得什么。当这个文章发出来的时候,立马有很多人响应:“对对对!说的太好了!”。但他的文章真的是新颖的吗?奥格威在《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中说:“不要用最高级的形容词’一般化字眼和陈词滥调。讲事实,但要把事实讲的引人入胜。”以前的声音,在一个公众号换一个说法,就是10w+。很多道理,我们都知道,但知道有用吗,我们依旧过着平凡的生活。
那我们究竟应该学什么呢?
网络上有一个词“斜杠青年”,很多人一人兼数职,我们就把他叫做斜杠青年。但斜杆青年就是做兼职吗?那隔壁王大爷就很厉害的,搬运工/瓦工/除草匠/街头棋手/门卫/环卫工....只不过年龄不符。所以,斜杠青年只是一个结果,是我们努力去做一件事情到极致的副产品。如斜杠青年马斯克,表面上看,他的职业之间好像没有联系,可他本人却说,我只是在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罢了。所以,尽管他同时创立了特斯拉和sperceX,但都是用同一种方法去实现的,他只是在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而两家创业公司的头衔,只是附加的产品罢了。作者在此说了一句话:“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只学本专业的知识,而是要多元化学习,作者反对盲目化多元,但是他提倡:“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我们不能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是还要同时学习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在此,作者说了三个方面需要学习的知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通用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简单来说就是一项技能,这可以通过很多渠道去学习。专业必修课就是解决本专业问题说需要的知识。通用必修课即作者一直强调的临界知识。在这里作者举了毛主席《论大战略》的例子,很好的阐释了临界知识的应用。
说了这么多关于临界知识的介绍,那具体我们应该如和掌握这些临界知识呢,有哪些方法呢?
在此,作者提出了两个心态和三种底层方法以及三种技巧。
两种心态分别是:绿灯思维、以慢为快。
搞清楚绿灯思维,我们首先应该清楚什么是习惯性防卫。习惯性防卫就是当我们的观点或者尊严被别人反驳是,我们不会去思考对方观点的合理性,而是反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听不进去对方善意的建议的原因。而此时的你就进入了红灯思维。很多东西学不进去也是这个原因。所以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绿灯思维,当一个观点和我们已有的价值观矛盾时,我们不要着急反驳,而是多想想这个观点究竟有没有道理。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是会有习惯性防卫,是因为我们把别人的建议或看法或对我们观点的质疑当成了对我们的否定。而实际上,对方给我们的质疑只是对这件事情的否定,而不是对你人的否定。通过对方的建议,我们完全可以提升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使我们的观点变得更好。
以慢为快。
我们很多时候,往往有这样的想法:学的越多越好。而实际上,你学了那么多,你记住了多少呢?你记住的又有多少去真正用上了呢?作者举出了自己看书的例子。刚开始的时候他总是规定自己每天看多少页的书,把看书定在了数量上,可是随着后来的反思,作者发现很多看过的书都忘了。这显然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所以作者改变的看书的观点,慢下来,真正的把书看懂,你会发现,看起来看书的速度慢了下来,但看书的质量有了保障,反而比之前看书快了不少,因为很多观点理解了后,再次看到后可以不用花很长的时间去理解。这就是以慢为快的力量。这里作者提到了曾国藩的一句话“结硬寨,打呆仗”。什么意思呢?打通知识的阻塞,融会贯通。不要为了快而快,留下很多阻塞。其实到最后,你又要回过头来重新看,这其实才是真正的慢。我们应该吧时间用在真问题上。
三种方法是:以教为学、反思日记、付费学习
知识不能只有输入,还要有输出,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当你想知道你是否掌握了一个知识时,你可以把它教给别人,如果你能让别人也懂得这个知识,那么你就真正学懂了这个知识。
对于反思日记,作者的经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从记反思日记到晨修,作者不断的从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自己的反思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也就是这本书里的内容。但反思不是简单的总结,而是从问题的结果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反思有三个好处:发现知识误区、促进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知识、检验学习的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我们经常会有跳跃性假设。如果我们遇到一件事,我们会根据已有的经验做出行动,而不去考虑这的行动是否正确。而经常反思,放慢思考,能让我们发现我们这种跳跃性假设,并尝试去改变它。可能你认为这是很花费时间的,但如果没有反思,你会犯同样的错误,遇见同样的问题,这样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三个技巧是:记录、定期回顾、付费购买
记录和定期回顾应该是结合在一起的,有了完整的记录,才能让回顾更有意义。如何去记录呢?记录什么呢?很多人都会对此感到纳闷,也有人不知道如何记录而放弃。这里作者说到,如实的记录过程。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会根据自己的环境去填补遗失的记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记忆很多时候都是扭曲的,所以完整的记录可以很好的还原当时的情况。
为什么记录这么重要呢?
这里的记录就要和定期回顾一起说了,可以说,记录很大的原因就是定期回顾。我们的记忆就是这样,不用的东西就会很快忘记,如果当天没有记录,那么很多当天获得的经验、收获就会忘记。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常常会犯下同样的错误,记录和回顾能够很好的减少重复错误。当你真正习惯了记录后,你会发现:一天不记录辉丢掉很多东西。
零另外要注意的一点是:记录不同于日记。记录一定要如实的记录过程,因为我们的记忆是不靠谱的,这会有助于你回顾的时候再次思考。
记录的过程会让你自发的去思考,让你挖掘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所以记录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环节,记录下你当时思考的过程:如当时思考时,我考虑到这件事的目标了吗?当初的目标是什么;在这个目标下,我考虑了哪些,还有那些没有考虑到?当时的考虑合理吗?忽略了什么;当时为什么这样考虑?如果还有下一次,我该如何考虑;这件事结果和预期有差距吗?如果有,有多大的差距?这些差距时怎样产生的?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可能会不同,但思考一定要深入,打破沙锅问到底。这样你做这件事才会有收获,并且下次再次做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定期回顾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回顾的过程可以按照周、月、年来进行,不同的是回顾的周期越长,就越要进行更精细的回顾。
付费购买时间上就是“买时间”。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所以想要让时间延长,我们可以买时间质量,如买书。买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能其他人已经遇到过了,而且写在了书里。所以买书其实是一种投资理财,在阅读中发生复利效应,对自我认知升级,提升了学习效率。当然,你还有很多方法可以买时间,如下班后不去挤地铁而是打车,这样不仅能让一天劳累的身体得到放松,还会减少挤地铁造成的加倍的疲惫感。只要能够想到,你也会找到很多方法去“买时间”。
以上就是本书的前两章,后续还会发布本书的后部分,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