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添 2018年8月17日 学习章节:托钵化缘中邂逅人心之美
看到稻盛先生描写的那段老妇人施舍的片段,让我不禁也想起了一个故事,想与各位同学分享。
在佛陀的时代,同是一位老妇人,名叫倚赖喜悦,她是一名乞丐,她常常看国王、王子和其他人供养佛陀和他的弟子,她最希望的莫过于能像他们一样供养佛陀。于是她就去行乞,可是一整天下来,只要到了一枚钱,她拿着这枚钱去向油商购油,油商告诉她,这么少的钱,根本什么也买不到,但当油商听说她是要购油来供养佛陀时,心生怜悯,给了她想要的油。她拿着这些油到僧院,点了灯。她把灯放在佛前,许愿说:除了这盏灯,我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供养的,但希望通过这种供养,我将来能获得智慧之灯。愿我能解除一切众生的黑暗,愿我能净化他们的一切业障,引导他们怔悟。当天晚上,佛陀的弟子前来搜集所有的灯时,其他的灯油都燃光了,那位乞妇的灯却一直亮着,直到破晓时分,那盏灯还亮着,而且油满满的,并且有新灯芯,佛陀的弟子觉得这实在没有道理,于是想要去吹灭,但灯依然亮着,他试着用手指掐灭灯芯,也没有成功,甚至试着用袈裟来将其熄灭,还是没有办到。一直在看的佛陀说:你是无法办到的,你甚至无法移动它,更何况熄灭,即是你把大海的水都浇到这盏灯上,它还是不会熄灭。世界上所有的河流和湖泊的水都无法熄灭它,为什么呢?因为这盏灯是以诚心、清净心供养得来的,那种动机使它拥有巨大的功德。当佛陀说完这句话,那位乞妇走向了他,佛陀为他授记将来必定成佛,名曰“燃灯佛”。
无论是稻盛先生或者我分享的老妇人,我相信他们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一定都是了无私心的,到底是如何强烈的利他心,才会驱使他们完全无视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一点保留的去为他人着想呢?真的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看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是不是都怀着至善的动机呢?有多少人,下了天大的决心想要做一番事业,最终的目的,却只是想要赚很多的钱,我常说,凭私利以赚钱为目的的事业,都做不成功,终究会被这个世界唾弃。稻盛先生照理说,已经是一位圣人,而哪怕他不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捐出,世人也不会对他有多少的诟病,但是他依然决定要这么做,可见,要做一个利他的人,真的都是从内心发出的真实的、真诚的感受,这种决定摒弃了所有的杂念、偏见,只是为了普度众生。
期待挚友 李静 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