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写东西多了,难免会遇到一些网络喷子,他们通常以挑毛病、抠字眼,点评作者傻X,显示自己牛X为乐。有时候,他们博学多才、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我不禁会想,如果把他们这些精力的一半用来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怕是早已实现共产主义了吧。
我这人就是重输赢,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发表一个观点,如果有人不怀好意的喷过来,我会毫不留情的把他喷的全部吐回去。结果是双方你来我往,喷来喷去,自己觉得自己吐了别人一脸,有种赢了的感觉。表面上是爽了,其实却输了时间。
最近写了两本书,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第三本,最大的感觉就是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恨不得学会“多重影分身术”,工作、写书、讲课、学习……也正因如此,已经很久没时间更新自己的想法和心得。
这期间,我看到了一个“垃圾人理论”,指的是那些自身存在着很多负面垃圾,需要找个地方倾倒的人。他们的身上,可能充满了沮丧、愤恨、不满、算计、抱怨、嫉妒、仇视、烦恼、愚蠢、报复、绝望等等一切负能量的东西。他们看到谁都想要倾倒自己的这些垃圾,我们刚好经过他们时,他们就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废物往我们身上丢。
有一个惨案的发生就来自没有理解并处理好“垃圾人理论”。某美女和自己的男朋友在餐厅吃饭,旁边桌几个喝多了的痞子看到女生漂亮就冲着她吹口哨。她男朋友说:“咱们快点吃完走吧。”那个女生白了男朋友一眼说:“你还是个男人吗?”说完就跑过去自己骂起那帮人来。结果是,她男朋友为了保护她被那帮人乱刀捅死,临死前朝她说了一句:“现在,我算男人了吧?”
有一次和一位我很尊敬的朋友一起坐长途汽车,上车前乘务人员明确说明要按号就座,当我俩上车后,发现我们的座位已经被两个纹了身的彪形大汉占了,也许是我俩座位比较靠前,视野和空气都比较好的缘故吧。我朋友问了一句:“听乘务员说要按号就座,这里是我俩的位置。”一位大汉不乐意了:“我就坐着怎么了?”
朋友笑了笑,平和的低声接着说:“您先别急,我没有要让两位离开这座位的意思,只是想问问两位原本的座位在哪里?我们坐那边,免得我们盲目找座位坐下,可能占了其他乘客的座位。”大汉瞅了他一眼,告诉了他座位。朋友和我灰溜溜的到了车尾端的位置坐下。那时候,我为这位朋友的软弱有些脸红,觉得车上看到这一幕的人一定会很鄙视我们。
车开动的过程,我忍不住问朋友:“你怎么那么软弱,该是我们的座位为什么不争取要让给他们?你如果不方便可以让我来跟他们理论啊。”朋友笑了笑,给我讲了这个“垃圾人理论”。
当我们遇到“垃圾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而不是“迎头而上”。一个微笑,挥一挥手,远离他们,继续走自己的路就好了。智慧的人绝对不会让“垃圾人”来掌管他生活的任何一天。学会一笑而过,不要和“垃圾”一般见识。
是啊,当我们走在路上,跑出来一只狗咬了我们一口,我们是要跟它讲道理,教育它说不该咬人?还是上去再反咬它一口?我想大多数人两者都不会做,而是默默的远离它就好了。这其实就是对待“垃圾人”的最佳策略。
我的CEO曾给我讲过一个他职业发展中的故事,那时候他和一位同事竞聘同一个管理岗位,他当选。那个落选的同事成了他的下属,在工作上非常不配合、处处为难他,而他却一直怀着平和的心态对待那个人。为此,他还多次请这位下属到自己家里做客吃饭,用自己的一片真心去感化他。后来,这个人成了他最得力的下属之一。
我刚开始听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位CEO太怂了,自己当时已经成了管理者,怎么还那么“妇人之仁”。谁不服,直接“干掉”就好了,何必要对他示好呢?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也是“垃圾人理论”的另一层应用。
“垃圾人理论”的另一层含义其实并不关乎“他是谁”,而是与之对比之下的“我是谁”。如果我们接受到他的“垃圾”以后,把这些“垃圾”扔回给他或者扔给别人,那么我们自己也成了和他一样的“垃圾人”。面对“垃圾人”,我们不需要因为他曾经对我们做过什么,我们就一定要再对他做什么。以德报怨,其实并不是什么美德,而是我们自己始终知道自己是谁,永远做自己,而不受“垃圾人”的影响。
记得在一个节目里看到一段演讲,说中国人早年出国的时候不自信,看到别国的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总觉得好厉害。但是近几年,再出国,看别国的城市面貌,会有种“不过如此”的感觉。早年的中国人面对外国人,会跟他争究竟谁的城市更强,究竟谁的经济更好。现在如果有一个印度人在中国人面前说,我们的孟买再过几年就可以赶超上海了,中国人通常不会跟他争,只是会一句“呵呵”就好了。
真正的强者,不是非要和别人争出个高下,不是非要给“垃圾人”还以颜色,不是非要向世界证明自己有多正确,而是当你在说傻话、做傻事时,我面带笑容的看着你,默默的说一句“呵呵”。
END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点击“喜欢”;若想获取更多好文,请点击“关注”
提供思想和方法,节省职场人的试错成本和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