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妙解

第三十五章淡中悟真道  常里识真人
执大象  (道),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yue与饵er,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能执守“大道”、顺天之道而为的人,可以行遍天下无障碍。因为悟道行道的人,心中超越所有二元对立,以慈悲大爱之心善待一切众生,不伤害任何人,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安心自在、平安吉祥。

有道之人内心的安心、自在、喜悦,不是世间的荣华富贵权势所能换′得的。所以世间的名利荣华富贵,对有道之人而言如浮云。

道  最深奥,也最浅显,要和世俗人介绍  道  是什么,一般人都会觉得  “这个太平凡、太平淡了,没什么神奇,没什么值得深入去探讨 ”  。

  道  未显相的  “空无 ”( 宇宙本体 ) 是很玄妙的,用肉眼看不到、用耳朵听不到。虽然看不到、听不到、抓不到,但空无里面巨大的能量是让我们用也用不完的。真的是妙用无′′′穷。

第三十六章洞烛先机  明察秋毫
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世俗人大多有强烈欲贪,社会各种诈骗案,都是利用人性的欲贪而得逞。

比如想要收缩一个人的权势,表面上会给更多的名利来诱惑。

想要削弱你的实力,会给你许多好处、诱惑,让你感觉好像渐强大。

想要让你颓废,就不断的夸赞你,不断灌兴奋剂、迷魂汤,让你得意忘形。

想要夺走你的财宝,就设法给你甜头,诱你上钩。

你要看透世俗人是怎样在勾心斗角、设计陷害,为了争名夺利而不择手段。如此才可称为明眼人,不害人。也不会被害。

“柔能克刚”的道理很深,要好好去参悟。

鱼不可脱离深渊,鱼若脱离深渊,就易有生命危险。国家的利器,不可炫耀;国家的栋梁人才,也不可炫耀露lu锋芒。

第三十七章无为又能无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  是顺其自然,不妄作非为;但大自然的化育、没有哪一样不是所化育。

国家高层领导人若能学 道 、道、行道,则政风清廉、上行下效、世风祥和,万物各归其位、自然化育、自然风调雨顺。

如世风演化到人为造作过多、风气败坏,我会主张效法 的特征特性——  ”无名*朴 ”来促进社会安定,协助百姓淡薄各种欲贪,返璞归真。

政府施政如能不长养众生欲贪,世风、民心就会渐渐安静下来,社会自然安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三十一章 战争所杀皆己亲人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Wu之,故有道者不处。...
    Xh伍月阅读 639评论 5 47
  •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刘月Luna阅读 1,396评论 0 0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361评论 6 39
  • 第十五章 得道行道之人的足迹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
    Xh伍月阅读 1,245评论 10 87
  • 第二十八章 了悟实相 返璞归真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
    Xh伍月阅读 741评论 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