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接触一些新的高端的东西我就会很兴奋,今晚的花洁院长又令我激动不已!《从教师到学习设计师》多么让人遐想的转变!
支付宝的如影计划,让我觉得生活的变化真的如影随形,一百年前我们还用马车代步,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高铁时速300公里;一百年前我们的医生还望闻问切,今天我们已实现先进技术的中医化;可是一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却变化不大,这是为什么?
我想这是因为我们的一部分教师没有走在未来的的路上,我们从来不思考明天我们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习惯了一成不变,习惯了安逸,习惯了我们曾经的样子!
但是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将走向衰败,这是事物展的规律!就像我们抛东西呈现的抛物线那样,达到顶点就会落地!但是我们也有不让这个物体落地的方法,就是在它落地之前再次给它力量让它进行第二次抛物运动……这需要我们把握时机,也需要我们掌握力度!所以今晚特别喜欢花洁院长的“第二曲线”这幅图,因为第二曲线让将要结束的第一曲线得以再次飞跃!花洁院长举了诺基亚被苹果取代的事实!这是悲剧也是必然因为诺基亚没有找到他们的第二曲线!所以只能结束自己第一曲线!那我们呢?作为过去与将来的链接者,我们会不会有如此的命运?很多人觉得没有,因为我们是教师!可是我觉得有,当我们找不到我们自己的第二曲线走上未来的教育之路,我们的第一曲线不也必然结束吗?(当然也许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许它不会影响到什么!)
但我觉得走在未来里,我们才会更有力量,更有价值,更有生活的色彩!所以我希望明天的自己拥有思维能力,就像今晚花洁院长说:学到方法是一时的,学到思维是一辈子的!是呀!我们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我们是传承者与创造者!而且我们面对的是未来世界的主人,我们有义务让他们学会去传承与创造!花洁院长对我们提出第一个愿望就是:要思维的深度,不要手指的力度!在生活中我们不乏在应付工作者,当然也包括我(感觉抄教案真的费时费力),这让我们很痛苦!却也苦于上面领导的检查不得不做!比如:平时我们写读书笔记,很多时候老师们都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被迫写的,所以写成什么样的都有,心得也是不乏复制粘贴之作!这不但让老师浪费了时间,也让他们很痛苦!在面对这件事时我把自己的工作与课余阅读合二为一,把写笔记与练字合二为一,这样我做了一件事工作上的事却成全了生活中的两件有意义的事!当然这不足以说明自己在面对这件事时有思维了,对于深度的思维更应该体现在工作时创造性实践里!比如:如何把我们陈旧的快要被腐蚀的课堂重新唤醒,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才是我要去深度思维的东西而不再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搬运工作上”)
花院长提到的第二点是“要人适其事,不要人尽其事”!我今天无意中看到一句话:孔子的弱点是只会培养优秀的人,诸葛亮的弱点是不培养人!我不知道这句话放在这里是否合适,但是我觉得从某些角度来说,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不值得赞扬,因为“一个人也许会走得快,但不会走得远”!而且《劝学》里也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我觉得当作之事则做!
这个暑假真的可以用吴虹校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来形容我“脑洞大开”!在互加我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觉得自己并不是不会思考,而是缺乏思考的意识!而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不该被遗弃!所以我要重新拿回来——思维意识!所以当花洁院长说到第三点“要学习设计,而不是学习工具”我觉得说的太好了!特别是看了花院长放的老师们的各种利用工具的设计!我想工具只是工具,如果只是会使用那只是一种技能,如果可以利用它进行再加工再利用那就是思维创造吧!比如:假期家人给女儿买了一本《编程真好玩》,我们在“Scratch”这个软件上一起按照里面的操作编了好几个小游戏,不过都是书上现有的游戏。受老师启发,我便想到自己去创造一个小游戏,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运动方式都自己安排,我想这便有了自己的一点思维了吧!再者好多小孩子迷恋网游,我是否可以利用网游的方式去创造一个学习场景呢?这也许都值得我去思考!
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一个人的思考不付诸于行动终将是空想,而一个人的思考终将是闭门造车、井蛙视野,所以喜欢这个POA行动力!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美丽的目标,付出行动,那将是多么美的事!
所以我期待那个“如影计划”的实施,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便会遇见;我期待我们教育的“如影计划”,这在互加我已经遇见;我期待有一群志同道合者行走在教育“如影计划的”路上,这在兴成长计划我已遇见!所以我现在只期望自己成为一个拥有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学习者,也许在这里不远的明天我便会遇见这样的自己!为遇见这样的自己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