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和儿子回到家,在小区门口,看见超市的老板正在教训他大约三、四岁的小孙子,孩子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被老板一只胳膊夹在腋下,另一只手把孩子的裤子扒下来,大手一巴掌一巴掌地拍打着孩子的屁股,孩子被打的叽哩哇啦大声哭叫,好不容易挣扎着被放了下来,就那样露着半个屁股,站在地上继续抽泣,陆陆续续的,店里的爸爸、妈妈和奶奶都过来了,继续对着孩子训斥、说教和唠叨……
儿子拉紧我的手,一边快速离开现场,一边感慨道:太残忍了!这个小孩太可怜了,被打了也就算了,那么多大人,没有一个安慰他的,还在那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没完没了吧啦吧啦,一点也不顾忌人家的尊严和痛苦,真是惨不忍睹呀!
孩子最懂孩子,在这个时刻,他更多关注到的是:那个孩子,被打后,没有人安慰,还在继续被他的长辈们语言伤害、尊严伤害!
临场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心理学家说,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很多遭受“语言虐待”的人一直怀疑自己的痛不欲生是因为太脆弱。因为比起受到身体虐待的人,他们似乎没有资格叫苦,没有资格抑郁,没有资格生病。
但他们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每天生活在压抑之中,每天回家都战战兢兢。没有人觉得骂一骂子女是一种虐待,而孩子也不会表达,他们首先是哭泣,之后就变成了麻木。于是这种虐待就被慢慢合理化了。
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在南太平洋的所罗门群岛上,这里的一些村民要砍一棵大树,不用斧子砍伐,而是村民围绕着这棵树又喊又骂,大概连续这样做一段时间之后,大树就自动枯死,然后慢慢倒地。其原理是:喊叫声,咒骂声已经扼杀了大树生存的意志。据当地村民讲,这种方法很灵。 听完之后感到阵阵冷意,大树都会被喊叫声和咒骂声扼杀,我们的孩子哪?当我们的孩子因为成绩的不如意,因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因为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因为没有走我们期望走的路……被我们用傻、蠢、 笨、呆····等等,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的伤害时,人生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他们来讲,却极有可能只剩下一条不归路:轻则放弃自己的人生,放纵自己,危害社会; 重则放弃自己的生命,深深地伤害自己和家人。 每每听到或看到孩子们纵身一跃的新闻,你才会真切的感受这样一句话:哀莫大于心死。
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非洲有一个很小的部落,在那里,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如果有人犯了罪,就把所有人聚集在一起,将那个人围在中间,对他进行“惩罚”:每个人都要说一条那个人的优点。渐渐的,说得那个人非常惭愧,不断反观自己,痛哭流涕,从此不会再犯。
故事结束了,却给我们很多的启发:爱、包容、慈悲心……其实,做事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不完美,每件事也不一定圆满,唯有爱,会让不完美变成完美,不圆满变成圆满,恶变成善,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有多大,多广,多少爱?
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具足!我们的福报,是我们自己积累的,来自善心、善行和积极的努力,还有很重要的:就是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用怎样的言语去对待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究竟是在提升对方的能量?还是在打击对方的能量?
你相信自己,你就会创造奇迹!你相信孩子,总能用信任的眼光陪伴孩子前行,他们的人生即便不能创造奇迹,他们也绝不会轻易放弃!行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我们都是有福报的,我们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