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夫.多贝里的《清醒思考的艺术》通过故事的形式讲述了52种人们常见的思考错误。
以下列举3个思维错误。
1. 幸存偏误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希望。
以道琼斯指数为例:它由纯粹的幸存者组成,因为失败公司和小公司都不会出现在股票指数里。
生活中我们往往只能看到成功者的光鲜,几乎是看不到失败者的例子的。比如我的一个表哥初中读完就辍学,边打工边自学,读夜大,经历了各种职业磨炼。现在已经创业成功了,在亲戚圈中就是成功的代表。所以他一直认为“上学“没用,大学生根本没什么能力。或许他说的是有道理的,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他一样,没有学历不经过正规教育就可以混的很好。大多数人没有他那样的坚韧和决心,一旦一步错就会步步错。又比如像比尔盖茨一样从哈佛退学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而已。我们总是忽视了他们背后的那些失败者。
解决办法:尽可能常去逛逛曾经大有希望的项目、投资和事业的墓地。这样的散步虽然伤感,但对你是有好处的。
2. 享受适应症:我们工作、升迁,给自己购买更多更漂亮的东西,但我们不会变得更幸福。
我认为这里所说的享乐更多是物质方面的。比如买了包包,房子,或者出去旅游,只是在极为短期内可以提升内心愉悦度。自己的经验看来,去年里物质上的享受几乎带来不了满足度,内心的状态不平静的话,任何物质享受都是自我欺骗。所谓的工作和生活要平衡好,就是要把工作尽力处理好,不能把焦虑带回家,影响生活质量。今天看到一个博士说了她平衡工作,兴趣和生活的方法。就是在做各个方面时要专心,工作时专心于工作本身,不会想到家里的事;回家之后,专心带娃享受生活。这是非常好的办法,只是你得能做的到才行。实践才是改变的重中之重。
作者给了一些科学的建议:(1)请你避免很长时间也不会习惯的负面效应,例如往返交通、噪音、慢性疲累等;(2)请你对物质的东西只期待短期效果,例如汽车、房屋、分红、中彩票、得金奖等;(3)持续的正面效应主要与你如何利用你的时间有关。你要设法让自己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时间和自主权。
3. 框架效应是指:视表达方式的不同,我们会对同样的事情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你可以说:“嗨,垃圾桶满了!”或者:“宝贝,你要是能赶紧倒掉垃圾桶,那就太好了。”同样的内容,换个不同的说法,效果完全不同。心理学里称之为框架效应。
美化是框架效应特别喜欢采用的方式之一。
比如:股价下跌被称为“回调”;我们在每堂管理学课上都会学到,问题不是“问题”,而是“机会”;大屠杀是“种族清洗”等等。
如果我们只关注整体的一个方面或少数方面,我们也是在顺从框架效应的规则。因为我们永远不能全面观察所有方面。换成另一个框架,我们也许会作出不同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