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中国:当美味烧饼遇到黄泥巴竟然能带来7个亿的财富!》

炉壁散发的独特魅力

是古老的手艺传承

也是人文更迭的具化符号

它跳跃的火光

是时代的记忆

闪现着从古至今的时代变迁


“炉传三百世,饼香五千年。”关于缙云烧饼的传说,几乎每个缙云人都能娓娓道来。


传说缙云烧饼的工艺,是从轩辕黄帝那儿学来的。轩辕氏当年在缙云仙都的鼎湖峰架炉炼丹,饿了的时候就和个面团,贴在炼丹炉内壁烤着吃,香飘四野。后来当地百姓也学着轩辕氏这样做,如此世代承传,就成了风味独特的缙云烧饼。


论轩辕氏“炼丹炉”的“进化”

当年轩辕氏用炼丹炉烤出的烧饼一定非常美味,所以才能让老百姓纷纷效仿。而平常百姓家想要一比一完全复制她的做法肯定是有难度的,单说这烤烧饼用的炼丹炉就不是那么好找的。但是美味当前,对味蕾享受有追求的人们永远不会嫌麻烦,因此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烤炉。与精美的炼丹炉不同,它的外观贴近生活而又不乏神秘感,你能想象,一个烤炉看上去像一只桶吗?是的,它的外观就是桶形。而且由于这饼是用炭火烧烤而成的,故而可以说是是名副其实的“烧饼”,也有人称之为“桶饼”。 别看这个烧烤炉是桶形,它的制作方法却非常讲究,甚至有些工艺还很复杂。

这种烧饼桶内壁用特制的陶质炉膛,外部箍以杉木,中间填充隔热保温材料或泥土;炉膛下有炉箅子、漏灰膛和进风口;饼桶面用杉木板拼成平台,中间留有一个直径盈尺,可以放置一把瓦壶的上炉口;炉膛内壁用以贴饼,内膛底的炉箅中间用以放置炭火。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这个陶土烧制起来的炉膛,形状就像一个陶瓮锯掉下半部分,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但不能小看。由于是全手工制作,拉坯的薄厚均匀程度全靠手感来把握,这考验的完全是手艺人的技术与经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鹿是我的高中同学,她名字其实是“璐”,但我喜欢用“鹿”来形容她,活泼时可爱,安静时美好。 我这人喜静也习惯独来独...
    咽烟阅读 501评论 0 4
  • 我忘了哪年哪月你刻在墙上的笑脸 也分不清彼时彼地写进岁月的相思 车如流水马如龙的时空中相守相念 驿马太慢书信太远...
    白水老翘阅读 178评论 0 5
  • 前两天在知乎专栏-幸福课 里看到一系列讲解如何同拖延症说再见的文章,觉得有些东西说的比较实在,提供了对抗拖延症之外...
    行走的兔子阅读 1,104评论 0 2
  • 2016年12月最后一个工作日,拜访完最后一家客户,虽然现场未能直接签署合同,但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元旦之后应该就...
    胡福俊阅读 46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