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了一本书,因为这本书,我慢慢的慢了下来,慢慢的回头去看自己在跟孩子交往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问题。
我发现,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好妈妈,然而,我做不到。大家都是第一次当妈妈,都是在慢慢学习中变成一个好妈妈。所有的鸡汤文都在说一个好妈妈要情绪冷静,但是,当一个妈妈遇上早上不肯上学,哭闹不停的孩子的时候,心态会怎么样?还能够保证安定吗?如果这个时候再加上家里的老人在扯后腿,我想,任何一个当妈的人都会心态急躁,甚至崩溃。
寻常人想要安静下来,找一本好书,找一个咖啡厅,窝上一天,就静了。可是,对于一个妈妈来说,别说安定,连安静可能都是奢侈。
什么是安定的力量,什么是稳定?
我理解的安定的力量,就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就是沧海桑田,不忘初心。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在从此岸前往彼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环境总是会变来变去,在这个变来变去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然而,有一样,那是不能变的,那就是初心。如果心乱了,就会迷失在过程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迷茫。
心定了,也就拥有了安定的力量。安定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威力要大的多。最接地气的作用,莫过于给自己的家人足够的安全感。
那么,我们就要谈到这本《安定的妈妈有力量》了。安定的力量去哪里寻找?安定的力量就在我们身边。蔡老师在这本书里写的很是详实,她将众多的大道理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的厨房中去。在教育孩子方面,跟孩子直接讲大道理,这是讲不通的。因为孩子的特性决定了大人跟孩子的沟通方式与大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那是不同的。家长只能通过日常的“身教”“食育”“行导”“言谕”,利用家事生活来培养孩子的性格。润物细无声的日常滋养,才能让孩子们将父母的教导时时记在心间。蔡老师在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与我们的孩子沟通,更重要的是告诉了我们,一个妈妈要想更好的教育自己孩子,那么,足够的耐心和安宁的情绪是关键。
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情绪安定的妈妈,就要尽力提升生活中的质量。一个家庭的质量跟金钱的多少关系并不大。生活的质量,就藏在衣、食、住、行、育、乐中。在这本书里,蔡老师甚至将生活的质量和孩子的教养完全的放到厨房里来说。将抽象笼统的鸡汤内容落实到每一顿饭的制作过程中,每一次家庭聚餐中,甚至,书内还自带了一些亲子活动的实施方式。让妈妈们慌乱的心变得安定下来,从摆好每一束花,跟孩子一起过个有意义的节日开始。
百事待做的忙碌,每个妈妈都深有体会,然而在忙碌之中选择一样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方式,忙里偷闲,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偷来的。因为妈妈得到了滋养,而妈妈的营养又滋养了孩子。就像一片土地,不断的施肥,在肥沃的土地上总能结出不错的果实。
如果你想看看幸福的家庭日常点滴是什么样的,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想看看天使宝宝是怎么培养出来的,也要看看这本书。
“如果,一位忙碌的母亲还想要把一道菜为孩子烧得特别好,或摆的特别漂亮,相信她的心情大概不会是紊乱不平的。那种稳定,决定了一个家庭和乐的气氛与心灵的安全感。”这是每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欠缺的,面对天赐的宝贝,我们也要做好天赐的妈妈的角色。
与诸位妈妈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