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的行程比较悠闲,不禁开始期待着本次的重头戏——富士山和京都的旅程。冬日的富士山让人神往,而京都号称为小长安,所有建筑都是仿唐风格。这不仅让从长安城出发的我们充满好奇……
伊豆的温泉
去富士山的前一晚上入住伊豆,让我不禁想到了那部很有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不过到达温泉酒店已经是傍晚了,没有看到舞女,倒是典型的日式传统温泉民宿的感觉。
换好浴衣,迫不及待地去感受一下日本的泡汤文化。日本汤池的规定:穿着浴衣去泡汤,泡汤前,一定要将自己从头洗干净,然后再进温泉池泡汤、解乏。
这一次终于明白为何日本的汤池总是那么清澈见底,浴室也是一尘不染。因为每一位服务人员都非常礼貌地在向客人提醒要保持浴室的卫生,并且一丝不苟地打扫地面、汤池的卫生。
在那里,汤池的地板没有任何污垢和头发,而每一位泡汤的客人也明白要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成果。日本的汤池做了很好的一个范例,告诉我们:共享的东西、尤其是公共场所,需要每一个人对自我的规范,这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尊重。
酒店的卧室就像动漫《小丸子》和《机器猫》中的房间那样,有推拉橱柜,有铺好床褥的榻榻米。每一个房间都备好了泡茶的茶具,可以在客厅泡茶闲聊,天气好,在阳台还可以看到富士山的轮廓。内心一片幽静……
富士山下
本次行程非常令人期待的就是富士山啦!日本人称富士山是“母亲山”,因为日本文化中蕴含着一种伤逝美。一些日本人,来到富士山会纵身一跃,将自己完全投入到“母亲山”的怀抱。当然也是因为快节奏的工作,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一些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唤起了他们最初对于自杀文化的尊崇,而富士山无疑是这些人理想的归宿——美丽地离开……
富士山,它虽然没有我们五岳的巍峨壮丽,但是这个处于休眠的活火山,却是日本的一个典型象征。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频发地震的国家,地震的发生也会影响火山的活动。可以说,富士山也代表着一种危险。而日本人生来就要面对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地震、火山……他们体悟着危机之美,正是因为这些危机的推动与紧逼,他们才会不断要求自己奋斗,不断创造和利用有限的空间。富士山告诉日本人要敬畏自然 也要坚强地生存……所以日本有传承至今的工匠精神,他们对于事物有着极致的执着与努力。
冬日的富士山银装素裹,因为前几日日本也是暴雪,富士山已经封山,只能在和平公园、忍野八海和山脚下,瞻仰一下。
日本设计师和工匠的巧思,利用大巴车轮胎音频震动的原理,在通往富士山的道路上,通过道路的凹凸与轮胎的摩擦,让坐在车上的人居然可以听到《富士山之歌》的音乐旋律……所以这一段也被称为富士山音乐之路。
另一个有趣小测试,利用富士山磁场,将钱币平放到手心,如果血液循环好的人,钱币居然可以自动卷起来。
顺带说一下,日本的纸币,有人物画像的1000元、5000元和10000元,全都是医学、文学、思想教育等领域的杰出人物,如1000元纸币是日本的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对于黄热病和梅毒等病的研究有突出贡献;5000元纸币印的是日本女性小说家樋口一叶,她的作品《青梅竹马》和《浊流》为人们所欣赏;10000元纸币上印的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著有《劝学篇》等著作。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位名家均出身于贫苦家庭,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能取得了成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对于推动科学、文化进步人物的尊敬,并且推崇个人奋斗的精神。
因为天气好,我们运气不错,看到了富士山比较难得的戴帽云。云雾中的富士山更显平静与纯净,希望下次可以夏日去登富士山。
急行京都
此行最遗憾的要属京都的行程太快了,最多只有2小时。
清晨就开始下大雨,先去童年动画片一休哥的金阁寺。金阁寺原名为鹿苑寺,因为外面包有金箔所以称为“金阁寺”。
金阁寺拥有日本平安时代的建筑特点,也就是贵族建筑风格。住宅建筑与佛堂建筑相结合,风格清幽。因为金阁寺四周多柱而少墙,远远看过去像是一艘船。而下面的池塘就承载着这艘船。因为大雨,金阁寺在雨中仿佛一艘行驶的金色大船……
当然还是很喜欢金阁寺的门票,是一张祈福签。上面的书法、篆刻都很漂亮!时间太短,还没有在里面好好转悠,就急急忙忙地赶回团队大巴车。
日本旅行团的大巴车一直秉承着准时的原则。就算游客没有到齐,司机一样会直接开车走人,因为他们只服务于准时的客人……
没想到,一行到了袛园町花间小道已经是瓢泼大雨了!袛园町是日本艺妓演出的地方,而花间小道是她们经常出现的小路。但是因为下雨,遗憾没有看到穿着和服美丽的艺妓。不过在湿漉漉的花间小道走走也是另一种静谧的感觉。
至此,京都之行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很是遗憾,没有好好在京都城里转转,看看我们唐长安城精致的缩小版城市是怎样的。只能期待着下次完整的京都之行啦!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邂逅日本 之 游玩篇(下)——奈良与大阪的静与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