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我们在给别人解疑答惑的时候常常口若悬河思路泉涌,无论是观点还是论据论证简直叫无懈可击,讲到激动处总能生出恨铁不成钢的惋惜!
可是当我们遇到同样的困惑迷茫的时候别人如果用同样的方式方法来给我们讲隔靴搔痒的大道理,是不是特想跳起来喊一嗓子:滚犊子!
这就是韩寒说的:知道那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怎么解?知行合一?是啊是啊,就这么简单,可是,为什么还是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啊!那是因为知道与践行中间还有一步:怎么行。只讲道理不说行动方案的出谋划策都是耍流氓!
好好学习,听了几十年吧,到底怎么学叫好好学习,具体怎么学!
库博认为,一个完整的学习,是“行动->经验->规律->行动”的四步大循环,缺一步,就是假学习。
第一种“假学习”,是缺了“规律”,形成“行动->经验->行动”的“经验主义”小循环。
前天你狠狠骂了一顿员工,员工今天努力工作了。昨天又骂了一顿,今天更努力了。“骂员工”,就变成你的“经验”了。你没有思考中间的“规律”,你就在企业家论坛到处讲“好人不要做老板”。
这两天你挖了个牛人做CEO,总觉得应该先要骂他一顿。刚骂完,他不来了。
第二种“假学习”,是不但缺了“规律”,甚至还缺了“经验”,形成“行动->行动”的“行动派”。
“别听理论家胡说,他们要是有本事,自己早赚钱了”,“什么理论?行动就是理论”,“多学无益,干起来,创业路上的坑,一个都少不了”。
可是,行动派真的没有理论支撑吗?
为什么你要在商业街开店,而不是无人区?为什么你要卖漂亮的衣服,而不是丑衣服?你说这是“常识”啊!所谓常识,就是你认为必然正确的规律。很多人用行动掩盖懒惰,只是不想积累新经验、不想学习新规律而已。
从行动到经验,从经验到规律,从规律再到行动,一个不落,才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运用:如何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
第一、从行动归纳出经验。
经验有两种,第一种是自己的直接经验,第二种是别人的间接经验。
直接经验,感受最深。被信赖的伙伴坑过一次,你会痛彻地得出“谁也不能相信”的经验;勒紧裤带、苦苦支撑三年,终于渡过难关,你会刻骨铭心地得出“今天很艰难,明天更艰难,但是后天很美好”的经验。
但是,人的生命有限,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直接经验”一次,所以和有经验的人沟通、学习,建立圈子、成立学习小组,让一个人活出经历了三生三世的感觉。
第二、从经验升华出规律。
库博说:知识的获取,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可是,从经验升华和理论化到规律,有一道巨大的鸿沟。跨越这道鸿沟的方法,是“反思和验证”。
比如,“今天很艰难,明天更艰难,但是后天很美好”这条经验,是规律吗?反思一下,有没有一些企业,今天不难,明天也不难,第一天就成功的呢?还有没有一些企业,今天很难,明天更难,后天就终于死掉的呢?为什么?经过深刻反思后,也许你会得出一个更加接近规律的结论:“在那些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及早布局的企业,成功概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反思之外,就是验证。
行业数据支持这个结论吗?这是大概率事件,还是偶然事件?我身边的人有亲身经验吗?验证后,也许你会进一步修正你的结论:“在那些处于上升期的行业,踩准时间点(而不是及早)布局的企业,成功概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布局太早,冻死;布局太晚,饿死。”
除了利用反思和验证的方式,自己把经验升华和理论化为规律外,还要懂得学习前人已经升华好、理论化好的,“被验证的规律”。这就是为什么刘润说: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你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第三,用规律再指导行动。
规律没有作用于行动,就是没有价值的。企业家不能仅仅沉迷于规律之美,千万不要忘了:行动!行动!行动!
总一下结:一个完整的学习,是“行动->经验->规律->行动”的四步大循环。一步都不能少,否则就会犯经验主义,或者行动派的错误。
具体怎么做呢?从行动归纳出经验,把经验升华为规律,用规律再指导行动。尤其是“把经验升华为规律”这一步,是学习的核心。
各位大湿,以上是好好学习的理论方法、行动步骤。耍没耍流氓?!
狗尾续貂一个,四岁儿子有次摔坏玩具,立马承认错误,我突然臆测到小孩也懂得犯错不挨骂的套路啊?!于是我亲授犯错后怎么办的正确步骤:第一,承认错误;第二,纠正错误;第三,反思错误。经过反复练习,儿子一旦犯错重点不再是讨巧地平息家长怒火,而是正确面对错误挽回损失并且反思如何下次避免同样的错误,简直So eas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