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开车,你变换车灯的远光和近光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没错,远光模式下光束紧密而集中,穿透力强,照射区域小;而近光模式下光束分散不刺眼,但照亮的范围更大。人脑的专注思维模式和发散思维模式像极了汽车的远近灯光。
一、什么是专注思维模式和发散思维模式。
自21世纪初以来,神经学家就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网络模式间的互相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式,我们将其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Focused mode):注意力高度集中,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它与大脑前额叶皮层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关。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放松注意力,大脑处于松弛状态,思维处于宏观视角,为我们提供灵感的一种模式。它跟任何一个特定脑区的关系都不太密切,更像是“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
这两种模式对学习都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中,大脑会频繁地在两种模式间不停的切换,他们像执勤的士兵,一个上岗,另一个就稍息了。
二、为什么需要两种思维模式
我们总是强调聚焦和专注,人们总是认为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才是好的。但真是如此吗?事实往往是反直觉的,说得严重一点,如果只有专注思维模式,很多物种可能早就灭绝了。
一只非洲草原上的羚羊正在吃草,但你仔细观察,他会频繁抬头张望,竖起耳朵倾听。吃草的羚羊是专注的,但为了生存,它不得不切换到张望的发散思维模式上来,以尽早发现危险信号。经过漫长的生物演化,羚羊可以让一个大脑半球集中注意力找食物吃东西,另一个则集中注意力巡视周围环境的潜在危险。当两个大脑半球倾向于处理不同类型的任务时,生物生存下去的几率大大增加。
人类大脑的运转方式也大致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大脑的左半球与慎重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项联系更紧密,更擅长于处理连贯性的、富于逻辑性的思考:上一步推导出下一步,诸如此类。而与大脑的右半球相关的,则更多的是向四处扫视环境、与他人互动或是处理情绪之类的活动。同时,应对即刻发生的活动或是宏观问题的处理,也与大脑的右半球相关。
专注模式固然非常重要,但发散模式也必不可少,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
一个苦思冥想而不得解的问题,可能在你下班回家的路上,答案忽然就从脑袋中跳了出来。这就是发散思维的威力。通常,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之后,发散思维的灵感才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
三、如何合理使用两种思维模式
拿到一本内容比较陌生的新书——比如我看这本《学习之道》——如果一上来就专注死磕概念,试图彻底理解吃透,往往会陷入困境。如果我们掌握了两种思维模式的使用技巧,拿到一本新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翻阅一遍,用发散思维的广角镜头扫描一遍,锁定重难点后,再专注攻关。
首先,我们来看看如何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对大部分人来说,进入发散模式很简单,只要做点放松的事情转换下心情就可以办到了。创造力研究专家霍华德·格鲁伯提出3B方法:睡觉(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三者任一即可。除此之外,还有参加运动(慢跑、散步、游泳等)、跳舞、涂鸦、听音乐、演奏乐器、和朋友聊天等等。我个人的习惯是站起来,喝杯咖啡或泡一壶茶。不同的人适应的方式也不同,可以将这些方法都试一下,并且把你体会到的放松程度排序,这样在你需要放松的时候就能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让自己进入发散思维模式。
从发散模式进入专注模式可能会困难一些,特别是现代人的专注力被手机的抖音、快手等APP内容侵蚀的软弱无力,像吸了大麻,又亢奋又失控。快速进入专注模式有两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一是番茄工作法,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番茄工作法就是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休息5分钟,每4个番茄时段休息多休息一下。
前一段时间我一口气买了五个番茄钟,家里、办公室随手都有。儿子女儿人手一个,就是要培养他们迅速进入专注思维模式的习惯。
第二个方法是“触发扳机”,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些进入专注状态的触发点。比如晚上一上床就触动检视全天工作的扳机,一上厕所就看书,一坐飞机或高铁就写简书等等。
其次,两种模式分别该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呢?
这个问题有点像鸟类学家教鸟如何飞行。我们大多时候就像非洲草原上吃草的羚羊,何时使用两种模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归纳一下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专注模式是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也就是“走老路”;发散模式具有更为开阔的全局视野,适合学习新的知识。
2.解决问题的路径应该是发散——专注——发散——专注,也就是先发散接纳新概念,再专注形成思路,再给注意力放个假,让它从眼前的问题上溜开一会儿,去创造奇迹,最后再专注彻底解决问题。
3.具体到阅读一本书上,应该是先快速翻阅,大概了解内容。然后再读细节,对重点内容专注死磕,但不一定按顺序阅读,重要部分可能需要反复阅读。如果还是有疑问,就要更加发散思维,去读相关主题的其它书籍,让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火花。
总之,我们应该清楚,发散与专注同样重要,就像睡眠和工作同样重要一样,不能正确对待、不能合理调节,都将是吃力不讨好的“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