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蕴含着强大的信仰力量。为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探韵古恩,寻忆硒施″队于2024年7月9日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叶挺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对叶挺纪念馆进行了全方位的参观,深入认识和了解叶挺将军的生平事迹,同时,实践团队也在叶挺纪念馆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学习叶挺将军的革命精神。
实践团队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起,一股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便笼罩全身。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斑驳地洒在展厅内,与纪念馆内静谧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在为参观者铺垫一条通往历史的道路。 首先铜像,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仿佛正凝视着远方,展现了他作为一位革命军人的无畏与坚韧。铜像下方,简短的生平介绍让人瞬间对这位传奇人物有了初步的了解,也激发了进一步探索其生平事迹的兴趣。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文献以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叶挺将军从青年时期投身革命,到领导北伐战争中的“铁军”名震天下,再到参与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后来不幸被囚、坚贞不屈,最终重获自由并继续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的光辉历程。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们被叶挺将军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深深打动。尤其是当他身处逆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态度,这种精神力量让实践队员们深感敬佩。那些普通士兵和民众的故事所感动,他们与叶挺将军并肩作战,共同书写了革命胜利的壮丽篇章。 实践团队还一同观看囚语并在叶挺将军的墓碑前吟诵以纪念叶挺将军,囚语往往伴随着囚禁、苦难与失去自由的背景,因此,在吟诵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会油然而生。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自由被剥夺的深切感受。如果囚语出自一位具有高尚品格或坚定信念的囚犯之手,那么吟诵时的心情还会包含敬畏与敬仰。这种情感源于对主人公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尊严、坚持,在吟诵囚语的过程中,自由的珍贵与向往之情会愈发强烈。
实践队员们在叶挺纪念馆内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实践队员们帮忙打扫卫生、帮助游客进行登记等,实践队员们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深入了解叶挺将军的生平和事迹,铭记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杰出贡献。叶挺将军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年轻一代,激励他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志愿服务活动为叶挺纪念馆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纪念馆的服务内容,还提高了服务质量,增强了纪念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综上所述,在叶挺纪念馆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推动纪念馆发展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
叶挺将军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鼓舞着青年人要勇于担当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叶挺将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品质,也启示着青年人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断学习和进步。叶挺精神对青年人的启发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激励青年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还鼓励青年人在实践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并具备批判精神财富将对我们的人生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讯员 叶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