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拥挤的地铁,嘈杂的早晚高峰,有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工作。
这里也有让梦想实现的可能,有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宽容,有难以预料的神奇爱情。
这里是北京,一个注定有故事的城市。
我是这城市万千人海中一个渺小的存在,我在这里奔忙,记录下遇到的每一个故事和人。
希望这些小小的故事,能让你心有触动,认识北京。
地铁1号线—碎花书皮姑娘
在地铁上用手机或者kindl看书的人不少,真正捧着本纸质书看的人却不多见。
有一次,地铁1号线,上来一个姑娘,早高峰拥挤的人群里,姑娘淡定从包里拿出一本书,旁若无人的看起来。
我在旁边,没太看清楚书的内容,只被书皮深深吸引。
是那种兰色洒满小碎花的手制棉布书皮,非常恰当的包裹着书,大概使用时间过久,棉布泛出旧旧的温暖感。
姑娘面庞清秀,架着一副圆框银边眼镜,地铁封闭空间里的嘈杂仿佛都与她无关,她只专注在自己的世界里。
可以这样生活的姑娘,真好。
地铁1号线—带孩子求医的父亲
大概是因为地铁里太嘈杂,那位中年男子打电话的声音特别大。
听得出来,电话那头也是一位父亲,他们的孩子得了同样的疾病,打电话的目的是讨论在哪家医院做什么样的治疗更加有助于孩子康复,在说了好一会自己孩子的病情之后,这位父亲问了一句:你家孩子现在怎么样?
1秒停顿之后,接着说,怎么去世了呢,怎么就去世了!
又一个短暂的停顿之后,他们继续投入激烈的讨论。
我想,电话那头的那位父亲应该是很伤心的吧,自己的孩子经过治疗,依然无法康复,去世了,一次次回忆起治疗经过就像一次次揭开伤疤一样痛彻心扉,但应该也是因为他失去过孩子,懂得失去孩子的痛苦,所以才会对这位病友有着如此热情的帮助之心。
但愿,这位积极求医的父亲最终能够迎来自己孩子的康复。
长椿街地铁站—白发老人
我在朝阳区住的时候,每天都要换乘2号线,地铁里一直会循环播放一个视频,一位患有老年痴呆的阿姨每天到地铁站等国外的儿子回家,后来被地铁工作人员发现,通过北京地铁的一个app 找到了阿姨的儿子,儿子回国,带阿姨回家,这是一个温馨圆满的故事。
那时候,我每天早晚都要从地铁长椿街站经过,早上八点多一点,地铁口总会迎面有一位白发的大叔,用特别急切和渴望的眼神望向每个从地铁站出来的人,大叔很有特征,除了头发是白的,皮肤还有白斑,有时候手里会拿份报纸,大多数时候,只是站在原地,眼神从人群里搜索着什么。
我每天早上从那里经过,这位白发老人都保持着同样的姿势站在同样的位置。
后来,跟同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我说哪天问下这位老人,到底怎么回事,每天早上在那里等什么,同事说你一个小姑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乱问。
我想,但愿那位白发老人每天等的人都能来吧,不要重复地铁视频里老年痴呆阿姨的故事。
朝阳门地铁站—腿脚不便的阿姨
忘了是朝阳门地铁站哪个口,进站口没有电梯,只能走长长的深深的楼梯。
有一次,我出站,迎面是两位老人进站,阿姨很明显半边的腿脚和手都不是很利索,下楼梯只能用手扶着栏杆,一步一步艰难的往前迈,同行的大叔显然是他老伴,只在刚开始的时候,扶着走了大概十级台阶,然后就不耐烦的骂骂咧咧,扬长而去。
大叔一面急匆匆的往前走,一面回头数落自己的老伴,能不能快点,慢吞吞的,语气里全是责怪和不耐烦。
大叔很快就消失在进站转弯处,被他抛在身后的阿姨才走了整个楼梯的四分之一,正在努力的艰难的往前迈。
我想,当初他们结婚的时候,还是小姑娘的阿姨应该怎样都不会想到眼前的这一幕。
两个人一起共度一生,应该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到了晚年,走的快的那个人依然不愿意停下脚步,等一等那个腿脚不便走的慢的人,这样的一生,也是令人唏嘘的吧。
北京郑州高铁—羊皮卷姑娘
去年,郑州北京往返太多次,某次高铁上,旁边坐的姑娘抱着一本厚厚的《羊皮卷》,姑娘长的好好学生的样子,戴着厚重的眼镜片,埋头在同样厚重的书里。
途中,旁边的陌生男子跟她搭讪,一来二去的聊天里,姑娘透漏的信息量异常丰富,在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目前大四,此去北京为了实习,要在哪里实习,实习做什么,自己的毕业打算是什么,当然还包括姑娘的年龄和目前处于单身。
很快,他们就交换了手机号码和微信,男子说自己正在创业,可以邀请小姑娘到自己公司实习,待遇很好,小姑娘一脸崇拜,继续爆出自己更多的私人信息。
到站的时候,男子帮着小姑娘拎行李,两个人有说有笑一起下了车。
我一时有点恍惚,难道是我经常一个人往来,戒备心过强了吗?
佩服现在小姑娘对陌生人搭讪的信任程度,希望这位羊皮卷姑娘实习顺利,毕业顺利,人生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