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部电影,还是在工作日的下午场,差点因为突然的降温放弃了。最后还是因为舍不得那三十五块一张的电影票在开场前赶到了电影院。谁知道还得搭上了一包纸巾的钱。《红海行动》一部正经的军战片,怎么就干起催泪的勾当呢?
开场不到5分钟吧,电影标题还没有从海面升起,就听到附近有低低的啜泣声。真的,电影一开始就感觉有什么击中了我,泪腺就开始莫名其妙地预热。我内心一紧,不妙,我可是只做了让肾上腺狂飙的标准来看电影的,最多再跟旁边的老婆科普一些军事常识,压根没想到要过来哭一把呀!这才哪到哪呀,怎么就感动上了?
感谢电影院在看电影时全场熄灯的设计,不然我一个大老爷们看着电影眼泪动不动就不自控地滚下来着实有点难为情。全场电影没有一个地方故意煽情,也没有在卖泪点的戏份,就连爱情线也尽乎没有,仅有的那一点点的暧昧也是硬邦邦地在写实的风格,甚至不如现实中的甜蜜。
这是一部表面上没有主角的电影,直到看完也没有看出它的故事是围绕着哪一个人展开的。但是电影的背后却有一个核心的主人公,那就是我们国家奋战在护民卫国前线的军人。电影里的撤华行动,维和行动都是现实中真真切切在发生的事,就是有了这一份联想,再加上“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种悲壮的开场,整部电影的基调就有了。这样的基调让它明显不同于只顾卖流量的“鲜肉”特贡片,卖笑却不幽默的恶俗搞笑片,烧钱图热闹的真人秀大电影,卖腐卖肉的小心眼时代片,飞来飞去没剧情的仙妖片。。。。。。
总是有一个贯穿全剧的情怀在不停地拨动着我的心,是英雄主义吗?不同于好莱坞以一敌百无所不能就是死不透的超级英雄,红海行动展现的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会为命令和职责牺牲的民族英雄主义。当蛟龙队的女队员在枪林弹雨中打空最后一个弹夹,把防弹背心脱下让解救出来的人质穿上时,我内心就一个声音“没错,这TM就是现实中的中国军人!”然后眼泪就瞬间连成一条线,我也顾不上去擦了。像这样直击心灵的点太多了,为了不剧透,我也不好多说。
还有一个让人难受得想落泪的点,就是战争的残酷。好的艺术作品总会让人思考,我们处在一个和平年代,却总有一群键盘侠不停地叫嚣着要让国家跟这个开战和那个火拼,总希望国家用武力去解决问题。希望这群大脑先天发育不足的家伙凑点钱也去电影院看看正版的《红海行动》,看看战争是多么残酷和可怕,收起你们的无知和自以为是,像正常人一样活着不好吗?在军人的职责里,一个国家公民都不能放弃,而我想说在我们百姓的眼里,任何一个军人的性命也都像自己的一样珍贵!
最后说一句大俗话,《红海行动》绝对全程无尿点。你都快哭脱水了,还哪里需要上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