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李镇西老师教育著作《爱心与教育》,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的教育故事让我既感动又震撼。李老师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怎样地爱他,让人很感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尤其是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生动故事深深地吸引震撼着我。在“手记一”里,李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令我感动,学生生日时亲手送上的一本书、一张贺卡、几句诚心的祝福,为学生办生日晚会,跟学生一起举行篝火晚会,……这些都折射出了李老师崇高的师德风范。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而李老师时时都在收获,他对学生们的关爱收获了学生们的尊敬与爱戴。当一个教师能够真正的与学生的交流,获得学生们的认可,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李老师就是这样的幸福者。

        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的万同的故事。万同是书中的一个典型的后进生的形象,在李老师关于他所写的近五十页的教育手记中,我深深地感到转化一名后进生到底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与耐 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也不断反思自己:假如万同是我的学生,我能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他?我想我肯定做不到李老师的耐心坚持,绝不放弃每个学生。我会向李老师学习,坚信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不仅知道了怎样跟学生怎样相处,怎样教育学生,我也学到了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具备的“三心二意”。三心指爱心、信心、耐心;二意指善意和诚意。我会好好反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向李老师学习,把教育工作认认真真的做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