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前,儿子要去一个较远的地方拿自己落下的暑假作业,让我一起陪同,说要在来回的路上看手机视频,想着好长时间没有摸过手机就答应了他。昨晚亲戚接吃饭,儿子答应一起前去,但在临走之前说要在去的路上看手机视频,想着前两天他的不如意表现,并且违反了约定好的拿手机原则,我就直接拒绝了他。他有了不满的情绪,在家不走,我就提醒如果不走就自己在家待着,我关门走了。没想到我到站台两分钟后,他从后面跟了上来(应该肯定他顾全大局),看看公交车没来,路上又堵车,他说自己有钱要打的,我也顺应了他的情绪一起打车走了。
同样的要用手机一事,儿子想上一次我答应了他,这一次也会给他,没想到我拒绝了。后来想想,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中我遵循了温柔而坚定的原则。接纳了他的情绪,但不接纳他的行为,把情绪和行为分开。在情绪级别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允许他有有暂时的情绪,不用过多的照顾他,情绪会来,但也会随着时间而离去,在我们下车时,他的不满情绪基本上就消失了。
在他说要用手机时,我没有说过多的话语,而是直接拒绝,后来才想到应该用语言表达出来会更好:“我接纳你的不满和生气,因为你违背了用手机的约定,我不能满足你,我不接受你的要求”。这样的说法会让他明白我的想法,要比直接拒绝的效果要好。我只能是后知后觉,还不能当知当觉,还要继续带着觉察,努力做到先知先觉,这样在以后处理问题才会游刃有余。
在遇到问题时我要学会把情绪和行为区分开来,不否定孩子的情绪,让他的情绪得到尊重和认可,让他逐步的转化,告诉他我们的原则是什么,让他学会在规则和底线之中行事。我也在这个事件中温柔而坚定的坚持了原则立场,虽然是不知不觉的,但相信在实践中会慢慢的来到当知当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