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周二晚饭时,奶奶说闺女早上回幼儿园体检,校医说喉咙有点红,多喝点水就会没事。
我心里有点忐忑,想立马就找吴医生看看是不是喉咙发炎了。可是,由于我不能坚持自己想法,我信了奶奶的的话,多喝水就没事,没什么大碍。
给闺女喝了小柴胡,还叫她多喝水。那天晚上睡梦中,她总是吞口水。以我的经验,她喉咙不舒服。那晚,我没睡好。
第二天也就是周三,我起床前预想,白天时候让先生抽时间带闺女去找医生看看的。
早上出门的时候,我就跟孩子奶奶说,闺女昨晚整晚吞口水,肯定是喉咙不舒服,孩子回幼儿园时问问校医什么情况,还叫奶奶给她冲半包小柴胡。
回到单位,大概9点多的时候,我给孩子奶奶打电话询问闺女情况,奶奶说校医说闺女喉咙没红了,早上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叫我放心上班。我说闺女昨晚睡着了吞口水,整晚没睡好,闺女看的是不是同一个校医,她说是,没有不舒服。
虽然我很想先生抽时间到幼儿园把闺女带去给吴医生诊断,但我再一次相信孩子奶奶的话。
晚上回来的时候,闺女就有些咳嗽了。我打了吴医生的电话,他说第二天才在医院,并把情况都告诉了他,他说没发烧的话,那多喝水先,第二天去医院找他。
我太担心病情会严重,那天晚上我又给中医苏老师打电话,并带闺女去看了。苏老师说是热气,开了一剂中药。我去药店买了两剂中药回来。
闺女好不容易喝了一剂中药,有那么一点的效果吧,那晚我还是睡好了,闺女只咳了一次。
( 2 )
想着中药应该还是有点效果的,周四的白天我也一直忙。想着孩子最后两天上学,还是要让她坚持,就没给她请假,给她挂了病号餐,听说早上也没怎么咳,也忘记提醒先生带她找吴医生。
周四的晚上,我去了同学家吃宴酒,还回了一趟单位值班,回到家已经10点30分了。闺女已经睡着了。我在吃饭的是,先生给我打电话说闺女还咳嗽,问我找吴医生看病可好,我说吴医生早上才上了班,晚上不在。便再喝了前一晚的中药。
周四晚上,半夜咳嗽得有点频,我想着第二天是最后一天上学了。也希望她能坚持,周五也就没让她请假。
早上,班群里老师说吃的是自助餐,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的,也没叫老师提供病号餐,也就让她尽情的吃。
周五快下班的时候,先生说奶奶接孩子放学时候,孩子比昨天咳嗽得厉害了,要不要去看医生。我说今天吃的自助餐,那是意料之中的,提议先生给吴医生打电话,可是吴医生要周六早上才上班。
先生建议先在楼下的诊所看病,先吃药缓解病情,明天再去找吴医生。奶奶带闺女到楼下的诊所拿了药。
晚上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我还是发现闺女很咳。过了一会吃了第二次药,敷了眼之后,孩子睡得沉了,我以为大家都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 3 )
可是到了1点多的时候,闺女还是咳醒了,咳得十分厉害。我和先生逼她喝了止咳糖浆,她还特委屈的哭了。
虽然停止咳嗽了,可过了一会,又继续咳,因为鼻塞了。我们起来用感冒膏给她搓热了脚掌,她呼吸顺畅了,过了一会又开始咳嗽。
这一连串的闹腾,我也没了睡意,起来写这样的文字。其实,这也是我的反省,因为我的疏忽,孩子受罪了,然而大人也没能睡好。
周二的晚上,我就应该带她去看医生,即使是吴医生不在,我也要随便找个医生先看了喉咙是怎么回事再说。
即使周二晚上不去看医生,周三白天就应该坚持让先生带她找医生,而不是相信奶奶那些报喜不报忧还十分隐瞒病情的话。那时候及时制止很大的可能是不会造成咳嗽的。
周三晚上发现咳了,我就后悔死了,即使找不到吴医生,我也带闺女赶去找中医了,可是中医不一定每次都能对症下药,很多时候效果不明显。
周三晚虽然喝了中药,周四总是要找吴医生了吧?可是,我忙碌,我先生也忙碌。我以为中药有了效果,没有坚持找吴医生。又拖了一天,周四晚上发现比周三晚上要咳一点,晚上吴医生不在医院,我也不在家没继续找中医把脉,只能继续前一晚的中药。
周五放纵了她吃了一天,其实是可以下午约吴医生的,我又错过了时间,忘记提醒先生,我又拖了一天。现在看着女儿整晚的咳我什么也做不了,我真的很愧疚。
等会天亮了,一定带她找吴医生,一定要把病情控制住,让闺女早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