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4日读书笔记

❤️注意运用“层次期望”。所谓“层次期望”,就是把期望分成若干层次。一般分为基本期望和争取期望。在具体做法上,要有先有后。如“从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也同样包含了“层次期望”的道理。

❤️努力寻找心理上的“合理化”。所谓“合理化”,就是寻找影响情绪的“合理”原因,以补偿和减轻心理上的损伤。

❤️“合理化”的标志在于有利于调整情绪,激发起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调动人的积极性。

❤️学会缩小双方的情绪差距。这种方法习惯上也叫作“冷处理”。具体方法是;在双方情绪指数差距较大时,高的要让低的,心情好的要让心情不好的;在双方情绪指数都低时,要注意寻找能使双方情绪指数提高的事情,以增加共同语言;如果双方的情绪比较对立,则以暂时脱离接触为宜,等一方或双方冷静下来,自我克制能力提高以后再解决。

❤️学会硬着头皮听气话。所谓“气话能消气”,就是气话说过之后,情绪就可能慢慢好起来,这也是心理上的一种平衡。所以,与其压火、不如诱发,使其一吐为快,然后再钝化矛盾。然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自身的情绪应该是高涨的,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当我们面临生活事件时,该高兴就高兴,该生气就生气。我们不能过分张扬,也决不能过分压抑自己。但是应该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有了情绪就要表现出来,但要看场合、情境,在行为的内容和强度上要表现适度。

❤️对已经发生而无法挽回的事实,只能坦然接受,懊悔已于事无补,只有积极转念,正向思考,这才是把控人生的正确之道。

❤️美国认知行为学派的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对人、事、物如果有错误的“认知”,比如以偏概全,或夸大严重性,则有可能造成情绪困扰。所以,如果一个人从“认知”就开始去觉察和改善,接着在“行为”上做调整,那么,被负面情绪影响的程度就大大降低了。

❤️当我们被别人“说”的时候,通常会有些反应,要进入“解读”对方话语的管道。如果从我们的“认知”来“解读”对方的说法,包括语词、态度、口气,解释为“批判、责难”,那么,我们已经为对方贴上标签,认定“对方在找我麻烦”。如果我们的“认知”更有弹性和冷静,我们可以解释为他是好意,只是说话的语气或方法让人受不了。他的建议,我愿意接受并据以改进自己。至于他的语气和态度,等找对时机,我再好好跟他沟通。或是对方可能有压力了,才会这样说话,我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冷静下来。一转念之间,我们“认知”的领域扩大了,就不会在别人身上贴标签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工作上或生活中遭遇困难,或对人生感到失望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