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乐就会常乐吗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可又为什么呢,长大出名就不好了吗?不是的,是因为人的那份野心,那份追求。知足未必常乐,追逐才是给我们带来精神动力的源泉。


知足未必常乐,是因为个人未来。


日本著名作家曾写下《我的百分百女孩》,那是使他成名的一个关键点。但是谁可曾想过,他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是在完全没接触过写作的情况下,每天清晨四点起来锻炼自己。为了养成写作的习惯,他甚至还跑马拉松,最后还得了马拉松冠军。这是村上,这个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作家。他写作是业余,是为了提高个人情操,但他也没有知足常乐。写作业好,知足不常乐,因为他要做到更好,要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未来。


知足未必常乐,是因为文化情操。


林徽因曾面对饥荒,面对重病,面对死亡,但她能面对着雪白的墙壁,眼神坚定地写下《中国建筑史》,她从不会满足于有一个好家世,好丈夫,好儿子,而是不断地与自己作斗争。爬到楼层顶修复建筑也好,不顾梁思成劝阻,一边咳嗽一边写作也好,都是不知足常乐。


因为她懂得,只有挑战自己,战胜自己,才是最大的乐趣。不仅是林徽因,梵高也是这样,史铁生也是这样。这些著名人物不就在告诉我们,知足未必常乐吗?


知足未必常乐,是因为家国情怀。


竺可桢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气候研究条件,在听闻祖国需要后毅然回国,他完全可以知足自己的成就,知足祖国的独立,但是他没有。如果让他袖手旁观祖国的挣扎生死,满足于自己,他会快乐吗?可想而知,不会的。今人如此,古人又何曾少呢?李白诗仙的名号也让许多人艳羡,但何曾看他曾满足过自己的现状?《独坐敬亭山》中他感慨自己的命运,感慨家国的情怀。他担心国家,希望自己受到重用,而不仅仅在“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不仅仅是“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知足常乐是好事,但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所有有志气有成就的人,以不知足常乐。


知足未必常乐,我们只有拥有属于我们的野心,属于我们的追求,我们的大志,才能让心底之花,向阳而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0.9.6 佳豫 《知足常乐》(解读论语第203天) 日经第528篇(子路第十三) 经典原文:子谓卫公子...
    你好佳豫有约阅读 3,408评论 0 1
  • 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这是关于《羊皮卷》的第7篇文章,话题是“知足”。 一、不知足可能会失去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程子良阅读 3,480评论 2 4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2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6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2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