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大家好!
这是关于《羊皮卷》的第7篇文章,话题是“知足”。
一、不知足可能会失去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离印度河不远的地方住着一个波斯人,叫阿里·哈菲德。他拥有农场、田地和花园,还借钱给别人,并收取利息。
那时的他,因富裕而知足,也因知足而富裕。
直到有一天,一位来自东方的智者拜访阿里,给他讲述世界形成的过程,并提到了钻石。他告诉阿里,每块钻石就是一束凝固的阳光。智者说,如果阿里拥有一块拇指大的钻石,就会富可敌国。
听到钻石的价值后,那天晚上,阿里辗转反侧,之前的富足感和满足感一扫而空,他感觉自己已经是穷人了。
第二天早上,阿里问智者在哪里能找到钻石。智者说,如果你能在两边是高山的地方找到一条河,河水从白色的沙子上流过,你就能在这些白沙子里找到钻石。
于是,阿里卖掉农场和花园,索回贷款,将家人托给一个邻居照管,在一个迷蒙的清晨就上路去寻找钻石了。
他途径巴勒斯坦、欧洲各国,身无分文,衣衫褴褛。直到有一天,他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海湾的岸边,悬崖峭壁,大浪无情。面对这样苍凉的景象,他跳进了大海。
而买下阿里农场与花园的人,却在自家的花园里找到了钻石,戈尔康达钻石矿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二、人为什么会不知足
有人说,阿里为什么舍近而求远呢?
第一,阿里遇到智者之前,他的意识形态和认知体系中还不包括钻石这个事物,因此他认为自己是富足的。
而当智者告诉他世界上存在珍贵的钻石的时候,他的认知得到了突破,与拥有钻石相比,他拥有的农场、田地与花园显得很羸弱。
强烈的对比和利益的驱动,引发了他的行为。
第二,人们有时候会忽略当下,一个普通人很难想到在自己的家里能挖出矿来。
故事中,农场与花园的买家也不是因为知道花园里有钻石才买的,能发现钻石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对于第二点,我也深有感触。
记得在2015年春天,我第一次来到北京,就去逛了颐和园,后来我问一些本地的朋友有没有去过,结果居然有好几个说没去过。我说这不是很著名的景点吗?
但转念一想也很正常,故乡的很多著名的景点我也都没去过,反倒是去了远方的很多地方。
可能是因为觉得故乡的景点离自己都很近,随时都可以去,但日子久了,就淡忘了这件事。
我想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吧。
三、知足而常乐
远方可能有宝藏,也可能满是荒芜。未来可能有机遇,但你笃定能抓住?
因此,要保持平常心。
不安于现状、憧憬远方与未来,是很好的追求。但也要适当收敛自己的野心,知足常乐,善于发现当下的快乐与机遇。
也许你没有钻石,但你可能拥有更为珍贵的东西。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出席活动的时候,没有衣着华丽,有的甚至就是偏运动风格的T恤。
但即便是这样平凡的穿着,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良好的社会形象,反倒是平添几分亲和力。
这就是人格魅力。
同样的,我们也会看到甚至是经历过一些衣着华丽的人插队、“口吐芬芳”、傲慢无礼。在种情形下,我想作为旁观者也很难去欣赏他们华丽的外表吧。
所以,外在的物质财富虽然很重要,但是未必能带来快乐,也未必能真正赢得他人的认可。
内心的安定与富足才是幸福的源泉。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并能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点,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