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独运:探寻老面馒头的复兴之路》
望星空/文
在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我完成了日常DG,带着一份神秘的期待,出了南国香榭小区,前往合川东津沱寻找那久违的传统老面馒头味道。阳光滴落,秋风拂面,我神清气爽脚步轻快地向由抗越老兵陈传平老师经营的老面馒头店进发。这家店铺不仅以其传统老面发酵的手工馒头闻名,更因其店主陈传平老师的多重身份而引人注目。
店主陈传平老师不仅是位英勇的抗越老兵,还是合川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一位才华横溢的业余作家,他的作品广泛发表于各大刊物,多次获奖,深受读者喜爱。
然而,生活的不易使得这位多才多艺的他,为了支撑家庭,担当起家庭的生活重担,陈传平老师选择回归传统,重拾家族近三十年未经营的老面馒头事业。这对于他来说,既是对手工技艺的一种传承,也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抵抗和勇敢的尝试。
沿着熟悉的街道,来到陈传平老师的私人作坊老面馒头店。尽管时间尚早,但是店面外已是顾客盈门,陈老师的妻子独自忙前忙后。我递上两个大大的芒果作为问候,并告知她我是陈老师的朋友,特意来品尝你家的老面馒头。
坐在滨江路旁的椅子上,我慢慢品尝着手中的馒头和花卷。馒头个头饱满,松软适度,富有弹性、慢慢咀嚼,唇齿留香,一股淡淡的麦香和微微的甜味在舌尖蔓延开来,仿佛带我回到那个简单的年代,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于传统味道的记忆。这样的美味,不仅来自于陈老师对传统工艺的坚持,更来自于他对生活和文化的深刻理解。这种纯老面发酵的手工馒头,世面上基本绝迹,陈老师重拾传统技艺 发扬光大的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正当我大快朵颐,沉浸在美妙味觉的体验中,手机响了起来。是陈老师在微信群里的致歉信息。他因为没能亲自接待我而感到抱歉。我赶紧回复,告诉他不必介意,我对他深夜两点多钟就要起床,发面,揉面,切馒头做花卷等复杂工序,辛勤操劳,深表敬佩。
细细品味着手中的馒头,让我深有感触:在这个追求效率和便捷的快节奏社会,传统的手工作坊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机械化生产固然提高了效率,但却难以复制手工艺品的独特性和人文情怀。每一件手工作品都蕴含着匠人的精神和心血,这是流水线生产无法比拟的。
像陈老师这样坚守传统手工技艺老面发酵馒头的人已经越来越稀缺。他凭借着对童年记忆中馒头味道的执着追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终于找回了那种久违的传统风味。这其中的艰辛和挑战,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深有感触和体会。
陈传平老师的故事,让我想起了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匠心精神。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今天,他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家乡父老乡亲带来了久违的传统的老面馒头味道。
陈传平老师的故事,让我看到一个老兵、一个作家、一个手工艺人的多重身份在现实生活中丝滑的交织和融合。他的努力和坚持,不仅是为了家庭的生计,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一种精神和情怀。
陈老师的经历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的手工作坊面对网购效率、快捷性和方便性的冲击,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如何保持小店的生机和实力?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课题。
像陈传平老师靠纯手工的传统老面发酵馒头,费时费神劳心劳力而且效率不高,虽然得到百姓的认可与交口称赞,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既有传统风味又能满足现代人口味的产品,这才是寻求新奇的出路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像陈传平老师这样的手工匠人和文化传承者。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道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这些传统手工艺和个体小店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和传统味道,续写辉煌。
2024年10月19日写于合川南国香榭
2024年10月21日上午修改于合川南国香榭下午再次修改于合川到成都的动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