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马上被吸引了,直接下了单。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如何让自己活得有趣?有趣是否等于幽默?我迫切的想从书中找到答案。要知道,被称赞为一个有趣的人,是一个多么大的褒奖!
这本书我没有全部看完,只选择了其中几个章节。从书中我明白了,有趣是一个技能,既然是技能,就能习得。怎么习得?获得知识储备。最主要三个渠道:历练(最基本)、阅读(最经济)、交友(高成本高回报)。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你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收获。知识储备的构建就等于投资。松散的知识点再多,也只是一盘散沙。你是愿意做一个“知识分子”,还是“知道分子”呢?
你是个“有聊”还是“无聊”的人,关键在于知识的“广度”,“肤浅”和“深刻”的关键在于知识的“深度”。而“深刻”与否,正是“有趣”和“逗逼”的核心区别。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知识深度的人。不仅要知道“这是什么”,还要知道“这为什么是”,“之间的关联”,“在我的知识结构里处于什么位置”。知识的广度是碎片化的,而深度确是系统化的。
有趣除了要有知识储备,还要有想象力。想象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来自对生活的认知,它就是“有逻辑”的扯淡。知识越多,想象力越丰富。
有趣是一个态度,不同的人对有趣有不同的感知。要有同理心,才能感同身受。
很多觉得生活无趣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没有爱好。很多被人觉得无趣的人有另外一个共同点:没有特长。每个人都需要有爱好或特长。爱好就是个人的兴趣所在,特长就是个人的能力所在。要想让自己觉得生活有趣,就要去发展爱好,要想让别人觉得自己有趣,就去发展特长。
“人无癖不可与交,人无疵不可与交。”拥有一个或多个“癖”,拥有“人味”,会让你显得更有趣。没有棱角的模糊,很难让人记住。看似随和,实则无担当。
让人觉得你有趣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学会“自嘲”。自嘲除了示好外,还有另一种作用:为了自保。自嘲要注意分寸,切不可妄自菲薄,让人误以为真,也不可下手太重,伤了自己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