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朋友分享的来自《疯狂成瘾者》的片段,很喜欢,也契合主题:
“动机也就是所谓的意义(Mean-ing)。意义是关于世界与我们如何联系起来的独特的个人见解。但意义不是凭空产生的,我们要培养它:
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需要什么,了解现实中的每一个变化对我们的目标、喜好、恐惧和欲望有何启示。
我们从生命的最初就在学习意义——比如母亲怀抱的好处与安全——直到青少年和青年时期趋于稳定,通常变为对爱、尊重、成功的追寻。”
意义是每个人的生命的主旋律,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感知到,它却是经典的哲学问题之一。
培养意义的过程,便是一系列的哲学思考:我是谁?我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在心里暗暗翻个白眼,多无聊的问题。想想希腊德尔斐神殿入口处的神谕吧,认识你自己。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
在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尝试了各种哲学类的经典书籍,从《中国哲学简史》到《苏菲的世界》,坦白说,都没读完就放下了。这本书是我看到现在最通俗的哲学式小说,看得出来作者尽了很大的努力,将每个登场的哲学家的形象塑造得生动、有趣、又符合他们各自的特点。可惜,如果对这些哲学家没有一定的了解,恐怕get不到里面的笑点。我能get到的也仅仅是关于苏格拉底的那一小部分。
故事以苏格拉底和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赌局开始,莉娜是苏格拉底的秘书,如果她和苏格拉底可以使一个“人间世界”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哲学而改善了生活,进而爱上哲学,那么苏格拉底就赢了,可以继续担任“精神世界”的总统。于是,莉娜找到了本·华纳,带着本参与了几场哲学家之间的辩论、参加了精神世界的聚会。其间夹杂着若有似无的情愫,同时伴随着不断的困惑,不断的思考。最后自然以哲学成功改变了本的生活为结尾。
哲学究竟怎样改变了生活呢?这是这本书想要突出的地方。
傅佩荣老师说过,离开生活,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生活是盲目的。
我将莉娜和本参与的关于几个经典的哲学问题的辩论做了个简单的归纳如下:
第一个主题,我们感觉到的就是真实的吗?
我们通过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感知世界,我们获取的信息都是真实的吗?为什么会有海市唇楼?为什么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色泽?
不妨思考一下,在我们生活中,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每个人的解读方式不一样、切入角度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心里下评断之前是不是该多问个为什么,多了解一下对方?这样的话,是不是可以互相理解、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改善人际关系?
第二个主题,我们该如何看待死亡?
不论是因为死亡的发生夺走了生命的意义,还是因为死亡的存在凸显出了生命的意义,各种争论最终都导向——生命的意义。我更倾向于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局,人生何其短,生命弥足贵。
如果可以放下对死亡的恐惧,那么在面对人生中的大大小小的磨难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更淡然些?
第三个主题,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活动吗?
这部分是个二元论者和唯物主义者之间的辩论,看得我云里雾里,直到最后莉娜的总结帮我拨开了云雾。这是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二元论者从内在的、主观的视角,从对我们内在体验的知觉出发;而唯物主义者从外在的、客观的视角,从对大脑的科学研究出发。心灵和身体可以关联起来吗?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关注的“身心问题”。
第四个主题,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我们遇到的一切都是注定的吗?我们有选择权吗?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如果都是注定的,我还要那么努力吗?面对选择,我们会各种纠结、茫然。
我想起来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一位经历了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的心理学家。他强调了意义对生命的承载,并且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换一种角度面对。
也许,大家会觉得上述的内容没什么特别的,不就是平时的说来说去的那几套说辞吗?都已经朗朗上口,可以张口就来了。可是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呢?
大道至简,然而我从没想过那些“大道”是怎么来的,就算出自某位大师,那么TA又是如何得出的?
初步接触哲学的短短几个月,我发现这一切来源于观察,也许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花一世界,对身边的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再通过理性分析思考得出结论。这其中必然会存在问题,哲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的辩论和迭代,在这过程中,宗教淡化了、科学登场了。来自生活,用于生活,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所处的世界,由此不断的改善我们的生活。这大概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未经反思的生活不值得过”的意思吧。
很高兴遇见这本书,它让我看到哲学和生活之间的关联,并且发现哲学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高冷。很多结论也许看起来很平常,但却是那些畅销的方法论书籍的底层逻辑,不然怎么说哲学是学科的学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