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纪三(公元前320-公元前298年,共23年)。 主要的历史事件:
1,秦国兼并巴蜀
2,千金买骨
3,张仪连横失败
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5,魏冉崛起
6,鸡鸣狗盗
02,关于孟子的王道思想。 战国时候,天下诸侯都推行军国主义,互相征伐兼并,老百姓困苦不堪。孟子就说,王天下易如反掌,就是不要战争,自己行仁政。 你行仁政,大家愿意做你的臣民,大家愿意移民到你这里来,如果有外敌来欺负,大家众志成城,誓死抵抗,外敌就打不进来。 如果哪个国家君王作死,天下就可以传檄而定,你看商汤、周文王都是这么夺得天下的。 孟子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
第一,能这样做的人,基本上是要有长远的打算,或者讲有长远战略格局的王。 但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短期利益者。 看到有利就出兵,抢占几座城池,受到压迫不利了在割地求和,今天甲乙丙联合攻打丁 ,明天乙丙丁联合攻打甲。 真正有长远的战略格局的国家,是范雎来到秦国,为秦昭襄王(秦始皇的曾祖父)制订了远交近攻的战略,秦国才有目的的攻伐兼并。
第二,曾仕强教授曾讲过易经里面的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顺取或者逆取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但是,成功之后要做到“顺守”才行。 那么孟子推行的仁政应该是统一天下之后才做,这一点相当于就是时空错乱,不匹配。
孟子见魏襄王,魏襄王问他天下怎样才能安定,他说统一了就能安定。 魏襄王再问,谁能统一天下呢?孟子讲,不爱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
孟子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是讲得上面这番话,可结果却是最能杀人的秦国统一天下。但秦朝的天下,十四年就灭完了。 后面就是项羽爱杀人,刘邦不爱杀人,刘邦得了天下,开创400年基业。 刘邦是建立在有人统一天下之后的基础上的。
这就好比一个方案,必须等到那个节点,出现了那个条件,才能发挥它的威力或者作用。过早了没有用,别人听不懂。 比如战国时期的这些大王,境界没有孟子高,看不到这个本质,听不大懂他讲的话。 当年卫鞅跟秦孝公见面,第一次讲儒家王道,别人都打瞌睡了。
再比如,我们在给企业做股权激励方案的时候,对一些规模不是很大,尤其是老员工不多的情况下,在第一次搞股权激励的时候,一定是先超额激励,再在职激励,第三步就是注册股激励,或者是合伙人激励。 第三步是要员工交钱的,但是有些老板一开始直接跨到第三步。最后一导进去,高管就选择离职了。什么原因呢? 是信任度没有建立起来。 不要以为员工在公司干了4-5年就有信任度了,这些人你的行为,品格,格局是怎样的,对方心里有谱的。 员工对你,对公司都没有信心的情况下,谁会愿意与公司绑在一块呢,万一你老板本人卷款跑路了咋办,或者原本有负债,现拉人下水?
就像后面历史上的一些变法, 有些是很有用的,但在当时的环境有点过猛,别人不能理解或者接受不了。
03,关于起兵伐蜀,张仪主张东周和西周郊野的城市 ——新城、宜阳。 以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九鼎重器,成帝王之业。 争名就争于朝廷。 另一边司马错认为这个虚名没啥用,还可能是个危害。 而只要做到三先,就能自然缔成王业:
第1,先要土地广阔,要国富。 第2,要人民富裕,要强兵 。 第3,先要广施恩德 秦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伐蜀,取得胜利。
张仪的做法有点类似于 定位,从名和势的角度,占领至高地。 司马错比较务实,脚踏实地,先把容易的搞到手再说。
到了秦王嬴政兼并六国,这个蜀国的战略要地是个取胜的关键因素, 没有这个天府之国提供粮草,怎么能长远奔袭作战。
当年如果没有“打土豪分田地”独立自主的解决好经济问题,那时革命能不能进行的下去还不一定。
另一个例子就是,解放战争时期,土改运动的成功是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