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每天再度战胜生活并夺取自由的人,才配享受生活的自由。
我觉得自己近半年稍微战胜了一下自己,高三的节奏不适合我,我老公不在身边,我是家里顶梁柱,我的心被孩子牵扯的厉害,所以我申请不上高三。也非常感谢亲爱的领导理解,我如愿来了高一。
而高一的领导,是我的好朋友,我们每天一起共事,一起拉呱,感觉特别爽,工作一样不落,在心情愉悦的大前提下。我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这算是战胜自己吗?于我而言,是。过去,我是不敢有自己想法的,我是随大流的。和我一起来的小伙伴都上高三了,就我自己留下来了,这是需要勇气的。
而且这学期我把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剥离得比较彻底,工作只占我生活的一部分。下班时间,一定是我自己的,双11那天敞开了卖货,一天赚了15000.这份喜悦延续了一个月哈,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我好好工作。我相信我的学生感受的到我的变化,老师是敞开的,是奔放的,是激情四射的,课堂能量也是正向的。
今天,周末,开会,我没有去,因为我笃信这个会,于我而言,没有一点价值。我何苦搭上我宝贵的周末时光呢?
圆圆突然一下子就长大了,每次我离开她几天,再见时,这种感觉特别明显。她会说很多话了,会表达自己的意图,会提要求。是个活泼开朗调皮可爱的孩子,也特别懂事,任何事情,只要我好好跟她讲,她都是可以听懂并理解我的。
关于语言表达,我想试着整理一下我的一些思路,反思不足。
做的比较好的,从出生到现在,我都很在乎她的表达意图,在她很小的时候,当她有需求的时候,我是第一时间回应她的,语言也好,手势也好,眼神也好,做到了及时关注。对话的时候,蹲下来微笑着说。
但是,对于哭,我觉得个别时候我是没有耐心等待孩子哭完的,她一哭我就会焦虑,冲上去就安抚,然而这样,并不好,孩子也许会晕圈。难道我哭是不对的?我有需求,妈妈你没有看见我。
可以这样回应:“妈妈听到你哭了,你想告诉妈妈什么呢?你希望妈妈为你做什么呢?那么,以后你可以这样表达。”这样呢,就做到了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后安抚,给与方法。
还有一点,我脾气比较急,平时和朋友交流也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听不完对方把话说完就打断对方。在对待孩子上也是,所以,我需要修炼的一点就是耐心平静地说话,慢慢的等孩子把话说完,我再回应。
那天在早教机构,齐老师和圆圆玩抛球游戏,圆圆乐得嘎嘎笑,回到家,我也和圆圆还有奶奶玩抛球,我抛给圆圆,然后让圆圆再给奶奶,奶奶再给我,抛之前,把口令说出来,孩子就听懂了口令,并学会了等待。再大一点,就可以玩萝卜蹲了。
圆圆喜欢布娃娃,为了训练语言发展,睡觉前,我让她和娃娃对话,创造情景,引导对话,让她自己展开话题,最后结束话题。这个角色扮演的游戏小女孩特别喜欢。
吃饭的时候,我也会和她聊天,吃的什么,香不香啊,奶奶吃的什么,问问奶奶,香不香啊。吃完饭要刷牙呀。学会听学会提问学会等待学会回答,其实就是在这些日常里。
晚上睡前洗脚,也是按流程,语言刺激,该洗脚啦,她就会自己搬凳子,然后等待我给她倒水,然后自己脱鞋子,自己洗脚,自己擦,自己送凳子。这中间,也是不断地和她互动。
去超市的时候,遇见她感兴趣的东西,就反反复复跟他讲,这是什么,反复说,慢慢说。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心陪,杜绝人在心不在。有效时间内做到用心陪伴,这个就足够了。回到家,扔掉手机,给孩子一点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