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箭法?
每次谈起对冲,我就会想起一个词,锯箭法。
这个词来自李宗吾《厚黑学》: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下就了事。
这个人问医生为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看内科好了。
说起来是个笑话,但你想想,医生许多时候就是这么看病的对不对?
听过好多次医生对我说对症治疗,最后终于忍不住问对症治疗什么意思。
一位好心医生告诉我,就是对症状治疗的意思,针对症状用药,减轻症状。
至于造成症状的内因,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即使知道也没什么好办法。
对症治疗岂不就是锯箭法?锯箭法治标不治本,把露在外面看得见能下手的箭杆锯掉,里面看不见的箭头随他去。表面症状缓解,至于疾病,交给时间和命运。
对冲也是锯箭法。
大千世界深不可测,好在总有一些确信度比较高的东西升到表层。它们往往来自比较、配对。
比如说,你要是问我孙杨下次能不能突破自由泳世界纪录,这个怎么说得清呢;但我确信他在任何一场比赛中都比我游得快。
这个世界绝大多数高确定性知识,是相对的,来自比较,而不来自事情本身。如果能找到恰当的工具,精确地表达出这个比较关系,从而过滤到我们对其无知的其他因素,就是对冲。
选择作什么对冲,是你对真实世界的特定看法在金融世界里的投射和表达。
比如说,单独讲怎么配置资产,大多数人都比较茫然,但如果结合他们自己的收入周期来考虑,路线就清楚多了。年轻时多配股,年纪大了多配债,因为你创造现金和你需要使用现金的周期,跟你的投资要匹配。工作稳定要多配股,工作不稳定要多配债,等等。无论是规划投资,还是规划人生,你都用得上锯箭法。
使用锯箭法,我有两点提醒:
首先,必须多元视角跟集中聚焦兼备。
一方面,多元视角产生比较,比较带来对冲机会。
另一方面,对冲机会只有在聚焦中才能兑现。
你放弃掌握不可掌握的整体,对可掌握的局部则要深切掌握。搞不明白的让它去,能搞明白的一定要搞到比别人都明白。
你要是买通用卖福特,那得确实是通用比福特管得好才行,否则你不过是犯下了一个精确的错误,还不如模糊的正确呢。
其次,永远不要忘了里面还有个你不了解的箭头。
我们确信度很高的那些对冲策略、人生规划,说到底只是针对外面的箭杆,如果锯箭有用那就继续锯,本来也没更好的办法,只是千万别锯着锯着得意忘形,忘掉了里面还有个箭头。
投资历史上有过许多人,锯箭有了成绩于是宣布箭头不存在,最后死在箭头手上。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给你介绍了一种思维方式,锯箭法;也给你介绍了一种锯箭法的应用,对冲。
管不了的我们可以选择不管,聚焦在我们能管的那一部分。
这个方法能帮你缓解眼前的问题,只要你别忘了问题还在就行。
这一讲的灵感来自塞巴斯蒂安·马拉比(Sebastian Mallaby)的书《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英的崛起》(More Money Than God: Hedge Funds and the Making of a New Elite)。这本书是关于对冲基金最好的一部全景式介绍,想要进一步了解可以找来读。
思考题
我给你留一个思考题:
极早期投资有一种做法叫作投赛道,就是一个新兴领域普遍撒下去,其实不怎么看每个投资的具体情况,这是不是锯箭法?它对冲掉了什么风险?它选择聚焦的风险是什么?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1、今天的“锯箭法”让我回想起十年前放弃继续学医的职业选择上,父亲是当地的名医,自小就教育我说:治好三分之一的疾病,你就能成为一代名医,我就好奇的追问剩下的三分之二怎么办呢?父亲的答案是无解。
由于年少对完美的追求,在临床的实习过程中看到很多无解的病痛,只能看着他们在缓解的拖延中慢慢失去失去生命,束手无策。于是选择了放弃医生这个职业。
2.这些年 连续创业的过程中也饱经失败,最终选择了学习,来寻找生命的终极解决方案,在学习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在生命的长短周期里,自己能解决的事情连三分之一都不到,于是才知道了,很多的成功人士都会把自己聚焦到享受做成一件最想做成的事情的愉悦上,来对冲掉其他的无知,和不确定性。
3、今天的学习总结,所谓的“锯箭法”,并不是知道终极问题之后的自暴自弃,所谓的治标疗法,是明白了最后人生方向之后,更好的聚焦,和指导当下应该完成的事情上,来对冲掉未来的不确定性。
终极问题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