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因为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赋予人的本性。在上一本书《异类》中,我们已经知道要成为任何一个行业里的专家必须持续训练一万个小时,达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10000小时定律指出了人们奋进的方向,但如何落地,则要靠本书给出的刻意练习黄金法则。
《刻意练习》是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研究几十年的巅峰之作,是一本教授从平凡到超凡方法的教科书。这一著作影响了数千万人的行动。
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天的共读,建议读本书引言——第1章
莫扎特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天才,4岁就能作曲,6岁就掌握了小提琴和各种键盘乐器的演奏技能,7岁就开始多国巡演,并大获成功。
让人叹为观止的不只是他的这些成就还有他的“完美音高”。听到任何一支曲子,他都能准确判断出其音调,这被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少数音乐家诸如贝多芬才有的罕见才能,他小小的年纪就拥有。
毋庸置疑,他就是被老天偏爱的极少数人,他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现实世界果真如此残酷,那么普通人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才能天赋论遭到了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的质疑,他选中24个2——6岁的孩子进行完美音高的训练,一年半后,每个孩子都发展出了完美音高。
榊原彩子这一颠覆性认知得到了本书作者艾利克森的高调支持。
艾利克森在对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深入研究数十年得出结论:天才是训练的产物。任何人通过正确地训练,都可以获得和天才一样的才能。而这一正确的训练方法就是“刻意练习”
●01●
刻意练习VS天真练习
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吗?
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吗?
教了二十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吗?
事实还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样。
有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个人的能力一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
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刻意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退化。
由此可见,时间的长短并不是决定一个人优秀程度的主要因素,刻意练习才是。这也就解释了,一个在家做了一辈子饭的家庭主妇,她做的菜不如一个只从业三年的饭店厨师做的菜好吃的原因。
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号称有二十年经验的司机、医生、教师,不过是把三年的经验用了二十年,这种不过脑的原地打转式的天真练习,都是伪努力。
套用雷军的话来说,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这不过是自戕时间,而对精进能力毫无益处。
一旦一个人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不再满意,想要做点什么,那就进入了刻意练习的状态。
比如一位工作了十年之久的老师,每天上完课后都琢磨怎么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更感兴趣,怎么样让课堂更高效,该做些什么?
一个广告公司的打字员,想让自己的打字速度令别人惊叹,该怎么办。
这种有目的性的,针对领域核心问题进行的练习就抓住了刻意练习的本质。
●02●
刻意练习四要素:
(1)鲜明的目标。
给练习设定目标,就是给练习一个明确的方向,免得练习因没标准而陷入混沌中,草草了事。浪费了时间和精力,还没效果。就拿练琴来说,每次练习前都对标上次练习,给自己设定一个本次要达到的水准。
如果上次练习的曲子偶尔还会出错,那么本次练习的标准就是实现完全不出错,流利地弹奏。有了这个目标就有办法判断练习是不是有效的了。
(2)在拉伸区进行练习
练习无效的根源就在于总在舒适区打转,这个舒适区就是指自己已经能做好的区域。在这样的区间练习确实轻松省力,但却不会有效果。练习久了,不但不会进步,反而还会倒退。
有效的练习就要走入拉伸区,就是那种介于舒适区和困难区之间,既不能轻易达到,又能努努力就能够得到的难度。
比如作者在对一名大学生进行记忆力训练时就很好地把握住了练习的难度。人的正常记忆数字串的范围在7—9个。当大学生记住9个数字串的时候,下一次训练就给增加两个数字。
加大难度后,如果总是出错说明难度过大了,就给降下一个数字,如果顺利通关,就把减下来的数字再给加上。
每次训练都是如此。这样逐次递增难度,始终让受训者保持在拉伸区进行训练,两年后,受训者居然记住了随机出现的80多个数字。这大大出乎了作者的预料。
(3)有效的反馈
不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不足。知道不足才能对症下药,找到弥补不足的方法。如果没有反馈,就不能搞清楚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练习就会陷入没有方向的状态。
(4)保持专注力
专注力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根本保证,要想在训练中取得进步,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这是任何一个高手晋级之路的基本能力。
一个人如果在练习某项技能时,严格按照刻意练习的四要素设计训练计划,那么他就踏上了晋级大师之路。即使不能成为顶级高手,也能达到优秀级。
今天我们开始了《刻意练习》这本书的共读。了解了什么是刻意练习,以及与天真练习的区别,也知道了刻意练习的四要素。
今日的话题是你为了实现理想都做了哪些努力,它们是有效的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