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

内容简介

4岁就会弹奏小提琴,童年时代写出多部名曲,只用一根弦也能弹完一首曲子,

瞬间记住几百个*数字,开平方比计算器还快,一秒内说出某个日子是周几,

入行1年就获得世界跳高冠军,同时和26人下  盲棋,14岁即成为世界象棋大师


所有人都以为“杰出”源于“天赋”,

“天才”却说:我的成就源于“正确的练习”!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克森在“专业特长科学”领域潜心几十年,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国际象棋大师、*小提琴家、运动明星、记忆高手、拼字冠军、杰出医生等。

他发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他将这种通用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

对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个人,刻意练习是黄金标准,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强大的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

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

(Anders Ericsson, Phd)

“刻意练习”法则研创者,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他是该领域世界*研究者之一。

艾利克森博士曾出版过这一主题的几部学术专著:《从平凡到卓越:前景与局限》《通向卓越之路》《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等。《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他于2016年出版的畅销书,首次向大众读者普及“刻意练习”法则,这也是他首次出版的中文书。



目录

推荐序

作者声明

引言 天才存在吗  //001

我们的大脑拥有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相同的适应能力,“天才”只是更多地利用了这种适应能力。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002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007

本书将告诉我们什么  //010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而且还会缓慢退化。有目的的练习则更加有效。

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  //018

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  //022

从有目的的练习讲起  //028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033

遇到瓶颈怎么办  //038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  //043

第2章 大脑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遇到的挑战越大,大脑的变化就越大,学习也越高效,但是过分逼迫自己可能导致倦怠。因此,处在舒适区之外却离得不太远的挑战,能使大脑的改变最为迅速。

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大脑  //049

大脑拥有无限的适应能力  //055

走出舒适区的重要性  //060

练习改变大脑结构  //065

潜能可以被构筑  //071

第3章 心理表征

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技能与心理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良性循环:你的技能越娴熟,创建的心理表征就越好;而心理表征越好,就越能有效地提升技能。

偶然的盲棋大师  //076

大师比新手强在哪里  //080

心理表征是什么  //085

心理表征有助于找出规律  //090

心理表征有助于解释信息  //093

心理表征有助于组织信息  //095

心理表征有助于制订计划  //100

心理表征有助于高效学习  //105

第4章 黄金标准

刻意练习与一般练习的区别十分关键:首先,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能够布置训练作业的导师。

从音乐领域开始  //114

最杰出的人,练习时间最长  //121

刻意练习是什么  //127

如何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131

1万小时法则的错与对  //141

第5章 在工作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培养以练习为导向的心态,即不再认为工作日只能用来工作,练习只能在特殊时刻、特定场合才能进行,而是将日常商业活动转变成练习活动,将练习变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王牌训练计划  //150

让练习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154

用王牌训练方法训练医生  //159

致力于传授知识的传统方法  //167

致力于改进技能的新方法  //175

第6章 在生活中运用刻意练习原则

刻意训练针对的是每个有梦想的人,可以帮助每个想学习怎样画画、编程、变魔术、吹萨克斯管、写小说的人。它针对的是所有那些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不甘心于现状的人们。

首先,找位好导师  //185

专注和投入至关重要  //189

没有导师,怎么办  //194

跨越停滞阶段  //201

保持动机  //206

第7章 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杰出人物拥有相同的成长路线:一,产生兴趣;二,变得认真;三,全力投入;四,开拓创新。

三位女性象棋大师  //225

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228

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234

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238

年龄与适应能力的关系  //240

成年人也可培养出完美音高  //246

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250

第8章 怎样解释天生才华

自闭症奇才并不是天生拥有某种神奇的才能。相反,他们和其他任何人一样,是通过练习来练就那些本领的。

破解“帕格尼尼奇迹”  //256

破解“莫扎特传奇”  //260

破解“天才跳高运动员的神迹”  //265

破解“自闭症奇才”  //270

“缺乏”天生才华的人  //273

训练VS“天才”  //277

换个角度看基因差异  //286

相信天生才华的危险性  //292

第9章 用刻意练习创造全新的世界 

我们可以给孩子留下的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发现自己能够掌控自身潜能,也知道要使自己的梦想成真,需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用刻意练习原则教物理  //300

刻意练习的前景  //304

创造全新的世界  //313

参考文献和注释



前言

◆ 推荐序 ◆

在提升自己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练习的作用。但1万小时定律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作者艾利克森的本意是什么?人们如何更好地学习?

超越1万小时定律

如何习得专业技能,没有人能否认熟能生巧的意义。生性懒惰的我们总在寻找借口,试图回避练习。有一天,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无论天赋、无论出身。你是不是怦然心动—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立即购买格拉德威尔的图书,并且报名参加各类1万小时练习小组。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1万小时定律,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诺奖得主西蒙那里。

1973年,即将在 1978 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与合作者威廉 "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 与 5.3。

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移民美国,他就是本书作者艾利克森。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  

随着西蒙老去,艾利克森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多。1993 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到 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丝毫没有提及西蒙的贡献,是故意忽视还是真的没有读到?从论文标题到实际内容,艾利克森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也仅仅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而已,而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2012年10月,艾利克森在捍卫刻意练习观念时,提到了格拉德威尔的演绎,这一错误的演绎使得自己的研究经常被当作一个稻草人,遭受心理学界的批评。对于格拉德威尔没有提及刻意练习,他也略有微词。

1万小时定律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 3500 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

Hacker News网站的读者们已经整理出的证据表明,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同样不是1万小时。在本书中,艾利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1万小时定律,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样,1997 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一些体育项目更是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类身体特点上的差异,更不是时间和简单的练习可以弥补的。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艾利克森就在书中举到很多例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练习时,我们是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还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1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其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胜任者和专家的区别。

最后,驳斥1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Eubulides)提出的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粒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粒沙和10 001粒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

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1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了。正如真实的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的专业技能领域而变化。

刻意练习的本质

熟悉写作技巧的畅销书作者常常会用一个清晰的行动规则,如“练习1万小时成为专家”“21天养成好习惯”等来激发你的行动。但是对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1万小时,1万小时是否真的引向成功,坚持1万小时的关键节点,以及1万小时练习的本质是什么却置之不理。这些畅销书作者略过不谈的细节,恰恰是科学着墨最多,也是对人们提升自我最有帮助的地方。

事实上,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在进行钢琴、象棋等自身熟悉的专业活动时,能够调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如同西蒙等在 1973 年那篇开创性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存储了5万~10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

如果说专家和准专家们已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工作记忆内存条可以同时调用一块SSD硬盘来当虚拟内存用,那么那些专业领域的新手们往往还是在使用小内存跑。

幸运的是,进化给一般人留了条路。这种长时记忆能力,艾利克森认为是与具体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只要你努力,经过几十小时到成千上万小时不等的艰苦努力,就能买来那款可以被工作记忆内存条调用、当虚拟内存使唤的SSD硬盘,即长时记忆。

一般人怎样才能买得起那块硬盘?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并不是刻意练习,因为它们没有激活长时记忆能力。比如,下象棋的次数毫无作用,10个1万小时,也成不了国手。但是,如果看着已经发表的棋谱,然后推测国手下法,这种刻意练习方式,就是往长时记忆硬盘里面攒 SSD 硬盘:存储关于象棋棋谱的组块。

在本书中,艾利克森在辩驳1万小时定律时同样提到:

随着训练方法的改进和人类的成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任何一个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都在持续不断地出现变得更加卓越的办法,以抬高人们认为可以做到的“门槛”,而且,并没有迹象表明这样的“门槛”将不能再抬高。每当人类发展至新的一代,潜力的界限也随之扩张和提高。

长时记忆的培养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准)专家们能非常快地明白自己领域的单词与术语,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采取元认知的各项加工策略。

◆    提取结构或模式:往往需要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取结构或者模式以更好的方式存储。比如,专家级的开发者善用设计模式。

◆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专家在编码与提取过程方面比新手都快很多,增加了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通路。

所以,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去买 SSD 硬盘,而不是纯粹卖苦力,更不是帮畅销书作者们营销,喊喊热血口号: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吗?

隐性知识

目前对刻意练习最大的批评是,艾利克森关于刻意练习的证据多是来自“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销售、管理等作用有限。怎样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名卓越销售或卓越CEO,从哪里练起?怎么练?练什么?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低的学习活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隐性知识需要在情境中去寻。

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你建构“客观”世界的能力。认知复杂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复杂化的思维能力,更善于同时使用互补与互不相容的概念来理解客观世界。真实世界中,黑白对错并非截然分明。

仍然是西蒙,他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情境理性”—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 GitHub 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 GitHub。又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中的。

刻意练习并没有否认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些畅销书中,那些已经被学习科学证实的主流方式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隐性知识被忽略了。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这就是学习科学日益主流的观念: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它的要点有以下几个。

◆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在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 GitHub 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

◆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被称为策略知识。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例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

小结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哈明(Richard Hamming)谈到如何变得卓越时认为,练习时间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无法精确和明示,他写道:

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通向伟大。

即使是格拉德威尔拿来当作1万小时定律例子的比尔"盖茨也谦虚地谈道: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The 10000 hour rule helps. But to be achieved, it needs persistenceand passing through a lot of cycles.)

这或许才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对我们真正的启发: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文库出品人

阳志平

{作者声明}

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科学作家。10多年前,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刻意练习”这个主题,并在5年前开始认真地围绕这个主题写书。在那段时间,本书在我们两人的思想碰撞中慢慢成形,以至于我们现在都难以分辨,书中的哪一部分观点由谁提出。我们只知道,本书由我们两人合写,比由我们单独去写要好得多,也完全不同。

不过,尽管本书是合写的,但其中讲述的故事,只是我们中一个人(艾利克森)的故事,他长大后一直在潜心研究杰出人物。因此,我们选择从他的视角来写这本书,书中出现的“我”这个人称,应当指的是他。但不管怎样,本书是我们描述这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及其含义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2015年10月



媒体评论

没有勤奋就没有一切!至于天才,我将其理解为一种无限的伸展性,也许一个人只要具备一丁点儿天才,就可以扩展成很大。

—— 郎朗(国际著名钢琴家)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那不是靠讲故事或者喝鸡汤得来的,关键是“平时的训练”。

—— 郎平(中国女排教练)

杰出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技巧;这种技巧,你我都可以掌握。

—— 姬十三(分答&在行、果壳网创始人)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

——比尔·盖茨(微软创始人)

比1万小时理论更合理!想要成为任何一个行业的专家,你都需要刻意练习!

——樊登(樊登读书会创办人)

古人倡导“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就是要求去实践,学以致用。在我采访过的包括马云等上百位卓越企业家中,我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其中有目的的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去刻意地练习与实践,都与本书有深度的契合之处。

——刘世英(财经作家、总裁读书会发起人)

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错误概念:1万小时定律。它是如此深入人心,然而,它真的错了!“刻意练习”概念的原创者、心理学家艾利克森首部中文图书问世,告诉你如何从新手到卓越专家。

——阳志平(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文库出品人)

*近几年1万小时这个概念非常热门,但实际1万小时并非是一条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有很多的限定条件,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刻意练习”下的1万小时才有用。但对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一直缺少系统的阐述,很多书籍都说得比较简单,而本书就是专注于这个话题的。刻意练习是一种更高阶的学习方式,能让你在*短的时间内提高学习效果并缩短学习时间,让你走向通往卓越之路。

——战隼(知名自媒体“warfalcon”、100天行动发起人)

把现在的日常事务努力重复1000天,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只会让你在现状中陷得更深。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熔铸心血研究的“刻意练习”原则,让我们刷新了对学习与练习、知识与技能、

1万小时与成功……的认知。更宝贵的是,书中着力阐释了如何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实践“刻意练习”,只要加以应用,必可锻炼出1000天后杰出的自己。

——赵周(拆书帮创始人)

如何进行高效的学习?我认为需要好的方法,坚持刻意练习,保证足够的强度,加上有效的教练为学习提供反馈。这本《刻意练习》为你提供了有效的指南。

——秋叶(秋叶PPT创始人、知识型IP训练营创始人)

对于每一个教育领域,*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员创建有效心理表征的目标,这也是刻意练习方法比传统学习方法有效的地方。本书以多个真实人物的成长案例阐释了刻意练习的前景,让人耳目一新。

——邓斌(书享界发起人)

“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阅读《刻意练习》,你会发现提升努力效果的秘诀,让同样努力的你走出事倍功半的泥潭。

——郭成(众阅读书会发起人)

我发现身边的高人,他们有两项高于常人的本领:一是洞察问题的本领,二是解决问题的本领。对于大多数人,很努力,却得不到希望的结果;很多事,有态度,却茫然于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这个社会大发展、信息大爆炸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够通过一些碎片化的信息点迅速构建起有效的知识体系,更是摆在我们当代人面前一个绕不开的竞争技能。《刻意练习》和《学习之道》是我们提升练习效果的不错的两本书籍。

——王海龙(吴晓波苏州书友会)



刻意练习: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Expertise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王正林 译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美)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美)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著;王正林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0

书名原文: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ISBN 978-7-111-55128-7

I. 刻… II.① 安… ② 罗… ③ 王… III. 人类-能力–研究 IV.B84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39175号


本书版权登记号:图字:01-2016-2202

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 PEAK: Secrets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Copyright ?2016 by K. Anders Ericsson andRobert Pool.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only) TradePaperback Copyright ?2016 by China Machine Press.

This edition arranged with Elyse CheneyLiterary Associates, NY through 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Inc. This editionis authorized for sal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ly, excluding HongKong, Macao SAR and Taiwan.

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publisher.

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中文简体字版由Elyse Cheney Literary Associates, NY通过Big AppleTuttle-Mori Agency,Inc. 授权机械工业出版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国台湾地区)独家出版发行。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复制或节录本书中的任何部分。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出版发行: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责任编辑:朱婧琬

责任校对:董纪丽

印  刷:中国电影出版社印刷厂

版  次:2016年1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开  本:147mm×210mm 1/32

印  张:10.625

书  号:ISBN 978-7-111-55128-7

定  价:39.00元

凡购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由本社发行部调换

客服热线:(010)68995261 88361066     投稿热线:(010)88379007

购书热线:(010)68326294 88379649 68995259         读者信箱:hzjg@hzbook.com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封底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本书法律顾问: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韩光/邹晓东





{致读者}

无论是学习小的生活技能,如打球、开车、弹琴、烹饪,

还是提升关键的工作能力,如写作、销售、编程、设计,

都离不开大量的练习。

但是,我们通常对练习有很多误解—

练习就是不断重复吗?

不是。

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

“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有反馈……

我现在已经成年了,练习什么都已经晚了吧?

不是。

无论你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否有“天赋”,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你的梦想都可以实现。

如果你相信“21天学会C语言”“3天学会弹钢琴”,

那么本书不适合你。

如果你不满足于自己的能力只是“足够好”,一直在追求“非常好”,

那么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

放弃一切错误方法,从今天开始“刻意练习”,

因为这是最强大的,也是唯一正确的学习方法。


{推荐序}

在提升自己技能、不断精进的道路上,没有人能否认练习的作用。但1万小时定律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作者艾利克森的本意是什么?人们如何更好地学习?

超越1万小时定律

如何习得专业技能,没有人能否认熟能生巧的意义。生性懒惰的我们总在寻找借口,试图回避练习。有一天,畅销书《异类》作者格拉德威尔告诉你:“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只要练习1万小时,就有了成为领域内领先者的希望,无论天赋、无论出身。你是不是怦然心动—平凡的人生终于可以开始逆袭:立即购买格拉德威尔的图书,并且报名参加各类1万小时练习小组。

然而,真相是,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1万小时定律,它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让我们回到诺奖得主西蒙那里。

1973年,即将在 1978 年拿到诺贝尔奖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与合作者威廉 "蔡斯(William Chase)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的比较论文。在这篇论文中,西蒙他们发现,通过长期训练,虽然工作记忆容量相差不大,但是国际象棋大师在摆盘、复盘等实验上都显著强于一级棋手和新手。其中,国际象棋大师、一级棋手、新手三类人能记忆的组块分别是:7.7、5.7 与 5.3。

西蒙在文中首次提出专业技能习得的十年定律(10 years rule),西蒙推测,国际象棋大师能够在长时记忆系统中存储5万~10万个棋局组块,获得这些专业知识大概需要10年。

这就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当时间来到1976年,一位瑞典心理学家移民美国,他就是本书作者艾利克森。艾利克森参考西蒙论文的十年定律,两人在国际象棋的专业技能习得领域再次合作发表论文。  

随着西蒙老去,艾利克森在专业技能习得领域积累的证据越来越多。1993 年,他发表论文,阐释了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以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到 20岁的时候,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与这些卓越者相比,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

有趣的是,格拉德威尔丝毫没有提及西蒙的贡献,是故意忽视还是真的没有读到?从论文标题到实际内容,艾利克森的研究报告强调的也仅仅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而已,而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心理科学史上从来不存在一个所谓的1万小时定律。2012年10月,艾利克森在捍卫刻意练习观念时,提到了格拉德威尔的演绎,这一错误的演绎使得自己的研究经常被当作一个稻草人,遭受心理学界的批评。对于格拉德威尔没有提及刻意练习,他也略有微词。

1万小时定律究竟有哪些问题呢?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 3500 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

Hacker News网站的读者们已经整理出的证据表明,不少互联网公司创始人专业技能的习得同样不是1万小时。在本书中,艾利克森使用的数据也非1万小时定律,从事音乐教育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天赋虽然在其中不起决定性作用,却也会是一大影响因子。如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指出,优秀科学家的平均智商在125以上。同样,1997 年一篇研究报告表明,医生、律师、会计的智商多数位于中上水平。一些体育项目更是会对身高和身材有要求,这类身体特点上的差异,更不是时间和简单的练习可以弥补的。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艾利克森就在书中举到很多例子,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其实没有成就的人。练习时,我们是采取阶段性进步,随时间和效果调整策略,有针对性和技巧性,还是机械地每日花上几小时,只为达成“1万”这个目标,却始终没能发现更为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辨别并弥补练习中的漏洞,以取得进步?其间的差别,最终便是“高级新手”、胜任者和专家的区别。

最后,驳斥1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Eubulides)提出的沙堆悖论(Sorites paradox):

1粒沙子不是堆。如果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粒沙子不是堆,那么3粒沙子也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粒沙子还不是堆。

“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1万粒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粒沙和10 001粒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1万粒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就被削减了。

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1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了。正如真实的心理科学研究表明,成为专家的时间往往随着不同的专业技能领域而变化。

刻意练习的本质

熟悉写作技巧的畅销书作者常常会用一个清晰的行动规则,如“练习1万小时成为专家”“21天养成好习惯”等来激发你的行动。但是对于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坚持1万小时,1万小时是否真的引向成功,坚持1万小时的关键节点,以及1万小时练习的本质是什么却置之不理。这些畅销书作者略过不谈的细节,恰恰是科学着墨最多,也是对人们提升自我最有帮助的地方。

事实上,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的核心观点是,那些处于中上水平的人们,拥有一种较强的记忆能力: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那些卓越的专家,能够将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对接起来,在进行钢琴、象棋等自身熟悉的专业活动时,能够调用更大容量的工作记忆。如同西蒙等在 1973 年那篇开创性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国际象棋大师在长时记忆这款硬盘中存储了5万~10万个关于棋局的组块。

如果说专家和准专家们已将自己的大脑升级了,工作记忆内存条可以同时调用一块SSD硬盘来当虚拟内存用,那么那些专业领域的新手们往往还是在使用小内存跑。

幸运的是,进化给一般人留了条路。这种长时记忆能力,艾利克森认为是与具体领域相关的,并且通过他所说的刻意练习可以习得。只要你努力,经过几十小时到成千上万小时不等的艰苦努力,就能买来那款可以被工作记忆内存条调用、当虚拟内存使唤的SSD硬盘,即长时记忆。

一般人怎样才能买得起那块硬盘?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

其中,多数不靠谱的成功学选择了错误的练习方式,虽说喊的口号是刻意练习,但实质并不是刻意练习,因为它们没有激活长时记忆能力。比如,下象棋的次数毫无作用,10个1万小时,也成不了国手。但是,如果看着已经发表的棋谱,然后推测国手下法,这种刻意练习方式,就是往长时记忆硬盘里面攒 SSD 硬盘:存储关于象棋棋谱的组块。

在本书中,艾利克森在辩驳1万小时定律时同样提到:

随着训练方法的改进和人类的成就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任何一个人类付出努力的行业或领域,都在持续不断地出现变得更加卓越的办法,以抬高人们认为可以做到的“门槛”,而且,并没有迹象表明这样的“门槛”将不能再抬高。每当人类发展至新的一代,潜力的界限也随之扩张和提高。

长时记忆的培养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     赋予意义,精细编码:(准)专家们能非常快地明白自己领域的单词与术语,在存储信息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采取元认知的各项加工策略。

◆     提取结构或模式:往往需要将专业领域的知识、提取结构或者模式以更好的方式存储。比如,专家级的开发者善用设计模式。

◆     加快速度、增加连接:通过大量重复的刻意练习,专家在编码与提取过程方面比新手都快很多,增加了长时记忆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各种通路。

所以,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去买 SSD 硬盘,而不是纯粹卖苦力,更不是帮畅销书作者们营销,喊喊热血口号:1万小时,今天,你坚持了吗?

隐性知识

目前对刻意练习最大的批评是,艾利克森关于刻意练习的证据多是来自“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如象棋、钢琴、篮球、出租车驾驶、拼写,但是,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如销售、管理等作用有限。怎样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名卓越销售或卓越CEO,从哪里练起?怎么练?练什么?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低的学习活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隐性知识需要在情境中去寻。

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你建构“客观”世界的能力。认知复杂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复杂化的思维能力,更善于同时使用互补与互不相容的概念来理解客观世界。真实世界中,黑白对错并非截然分明。

仍然是西蒙,他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情境理性”—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 GitHub 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 GitHub。又如,你要学习讨价还价的技巧,就应该在实际的销售场合学习,因为这一技巧最终是用在销售场合中的。

刻意练习并没有否认情境的重要性,但是在一些畅销书中,那些已经被学习科学证实的主流方式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隐性知识被忽略了。学习科学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这就是学习科学日益主流的观念:从“情境学习”出发,当一名“认知学徒”,它的要点有以下几个。

◆     找到学习共同体:因为大量知识存在于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不是在书本中,所以有效的学习不是关门苦练,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如程序员在类似于 GitHub 这样的网站练习编程。

◆     隐性知识显性化:隐性知识是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一般也被称为策略知识。

◆     模仿榜样:榜样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导师,也可以是网上的导师。

◆     培养多样性:在多种情境中实践,以此强调学习广阔的应用范围。例如,裁缝出师并不是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而是能够缝制出足够好的衣服。

小结

图灵奖得主理查德·哈明(Richard Hamming)谈到如何变得卓越时认为,练习时间并没有那么重要,也无法精确和明示,他写道:

在许多领域,通往卓越的道路不是精确计算时间的结果,而是模糊与含糊不清的。没有简单的模型通向伟大。

即使是格拉德威尔拿来当作1万小时定律例子的比尔 "盖茨也谦虚地谈道:

1万小时定律是有帮助的,但真正实现,还需要坚持不懈,并练习上很多个周期。(The 10000 hour rule helps. But to be achieved, it needs persistenceand passing through a lot of cycles.)

这或许才是西蒙的十年定律对我们真正的启发:耐心地、谦虚地保持大时间周期的刻意练习。


安人心智科学总监&开智文库出品人

阳志平





{作者声明}

本书是两位作者合作撰写的,一位是心理学家,另一位是科学作家。10多年前,我们开始经常探讨杰出人物和“刻意练习”这个主题,并在5年前开始认真地围绕这个主题写书。在那段时间,本书在我们两人的思想碰撞中慢慢成形,以至于我们现在都难以分辨,书中的哪一部分观点由谁提出。我们只知道,本书由我们两人合写,比由我们单独去写要好得多,也完全不同。

不过,尽管本书是合写的,但其中讲述的故事,只是我们中一个人(艾利克森)的故事,他长大后一直在潜心研究杰出人物。因此,我们选择从他的视角来写这本书,书中出现的“我”这个人称,应当指的是他。但不管怎样,本书是我们描述这个十分重要的主题及其含义的共同努力的结晶。


安德斯·艾利克森(Anders Ericsson)

罗伯特·普尔(Robert Pool)

2015年10月


引言

天才存在吗

为什么有些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此擅长,擅长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不论你观察哪个行业或领域,从竞技体育、音乐表演,到科学界、医学界和商业界,似乎总有几个非同凡响的人,让我们对他们能做的事情以及杰出的程度感到炫目。当我们遇到一个如此非同凡响的人时,往往自然而然地认为,这个人生来就比别人优秀。我们经常说,“他真的很有天赋”,或者“她是真正的天才”。

但现实的确如此吗?对这些在其各自行业或领域表现优异的人,比如运动员、音乐家、棋手、医生、商人、教师,等等,我研究了30多年。我深入细致地研究了他们的许多细节,包括他们所做的事情,以及怎样做事情。我暗中观察他们、采访他们,而且测试他们。我探索了这些杰出人物的心理状态、生理机能以及神经解剖学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懂得,没错,这些人的确有着卓越的天才,它们深藏于他们的能力之中。但是,他们的天才,并非人们通常假定的那种,而且,甚至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大。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与生俱来的才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也一样可以充分利用。

莫扎特的完美音高

1763年,年轻的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计划环欧洲旅行演出。正是这次演出,铸就了他的传奇。那一年,莫扎特仅仅7岁,身材矮小得只能勉强看到大键琴的顶部,但他用自己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的技能,深深地迷住了家乡萨尔兹堡的观众。他演奏的乐器,看上去让人不敢相信,如此小的孩子居然能演奏。但莫扎特还留有另外一手,甚至让他那个时代的人更加感到震惊。我们知道他的这种更令人震惊的天才,是因为在莫扎特及其家人离开萨尔兹堡开始旅行演出之前不久,莫扎特父亲的故乡奥格斯堡的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写给编辑的信,信中谈到了年幼的莫扎特。

信的作者写道,年幼的莫扎特听到某种乐器演奏出来的调子时,不论是哪种调子,马上便能准确地辨别出来:是高于中央C音的第二个八度音的升A调,还是低于中央C音的降E调。莫扎特甚至能在某个房间里听得出另一间房间里的人弹奏的调子,而且,他不但能分辨小提琴和古钢琴演奏出来的调子,还能分辨任何一种乐器的调子。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音乐教师。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只要是大家可以想象到的,几乎应有尽有,而且不仅仅是乐器。莫扎特这个小孩,还可以分辨任何足够像音乐的声音的调子,比如时钟的报时、大钟的鸣响,以及人们打喷嚏的声响。在当时,大多数已成年的音乐家,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也无法与莫扎特匹敌。他在这方面的奇才,甚至比起他在钢琴和小提琴上的才华,更能表现出他天生就有的那些神奇才能。

当然,如果放在今天,这种能力并非如此高深莫测。比起250年前,今天的我们,不但知道的东西更多,而且大多数人,至少都听过那些音调。在音乐上,“绝对音高”(absolute pitch)是个技术术语[更多的人称之为“完美音高”(perfect pitch)]。它异常罕见,大约在每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在世界级的音乐家之中,比在我们普通人之中更加罕见,甚至在乐器演奏名家中,也非同寻常:人们认为,这种能力,贝多芬有,勃拉姆斯却没有;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有,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却没有;弗兰克·辛纳屈有,迈尔斯·戴维斯却没有。

简而言之,这似乎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证明某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往往只有少数一些幸运的人才会天生拥有,其他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事实上,至少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普遍是这么认为的。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如今,人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直指我们人类另一种不同的才华,而不是纯粹音乐方面的才华。


  获得完美音高的关键

从这种观察中浮现出来的第一条线索是,获得了这种“天才”的人们,也在他们孩提时代的早期接受过某种音乐训练。特别是,大量的研究表明,几乎每一个拥有完美音高的人,都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开始接受音乐训练,通常在三四岁的时候。但如果说完美音高是一种天生的能力,要么你生来就具备它,要么不具备它,那么,无论你是否在儿童时代受过音乐训练,应当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应该说,重要的只是你在人生中的任何时间段里获得足够多的音乐训练,学会了那些音调的名称。

研究人员注意到,完美音高在那些讲声调语言的人中常见得多,比如汉语、越南语,以及其他几种亚洲语言。在这些语言中,词的意思取决于它们的音调。如果说完美音高确实是一种遗传的才能,那么,解释它与声调语言的关系,唯一能说得通的是,亚洲人的后代更有可能比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后代(如非洲或欧洲)拥有完美音高的基因。但那很容易测试出来,只需招募一些带有亚洲血统、长大后说英语或者其他非声调语言的人,看一看他们是否更有可能具有完美音高。有人做过那样的研究,结果发现,带有亚洲血统、长大后不再讲声调语言的人,具有完美音高的可能性并不会高于其他种族的人。因此,更有可能的是,决定是否具有完美音高的因素,并不在于是否带有亚洲血统,而在于是否学习过声调语言。

直到几年前,我们才知道,从小就学习音乐,是具有完美音高的关键要素,而在长大的过程中说声调语言,增大了具有完美音高的可能性。科学家不能确定地说完美音高究竟是不是一种天生才能,但他们知道,如果它是一种天才的话,那么,只有在孩提时代就接受了某些音高训练的人之中,才有可能显现出来。换句话讲,它可能是那种“长期不用便会作废”的才华。甚至那些幸运地拥有完美音高这种才华的人,也必须做某些事情,才能不断发展这种才华,特别是在年幼时接受某种音乐训练。现在我们知道,也并非这么回事。

2014年,东京的一音会(IchionkaiMusic School)开展了一项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在《音乐心理学》科学杂志上发表,揭示了完美音高的真正特性。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Ayako Sakakibara)招募了24个年龄为2~6岁的孩子,组织他们进行长达数月的训练,目的是教他们如何通过声音来辨别钢琴上弹奏的各种各样的和弦。这些和弦全都是带三个音高的大和弦,比如带中央C、E和G音符的C大调和弦,后两者的音高,高于中央C。

研究人员给孩子们上了四五节时间较短的训练课,每节课仅持续几分钟,一直训练到孩子们能够辨别榊原彩子选择的所有14首和弦为止。有些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练习,另一些则花了一年半时间。然后,一旦某个孩子学会了辨别那14首和弦,榊原彩子便会对他进行测试,以观察他能否正确说出单首和弦的音高。完成了训练之后,参与研究的每个孩子都被培养出了完美音高,并且可以辨别出在钢琴上弹奏的单曲的音高。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尽管在正常的条件下,每万人中只有1人具有完美音高,但参加了榊原彩子研究的那些孩子,却个个都拥有。这显然意味着完美音高根本谈不上是只有幸运的少数人才拥有的天赋,而是一种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这项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对完美音高的理解。

  人人都可成为莫扎特

那么,怎么来解释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呢?只要对他的背景稍稍进行一下调查,就很好理解了。莫扎特的父亲名叫列奥波尔得·莫扎特,是一个具有中等天赋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从来没有达到自己渴望的成功,因此开始把心血倾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力求使他们成为他自己一直渴望成为的音乐家。父亲首先从莫扎特的大姐姐玛丽亚·安娜开始培养。安娜当年11岁,同时代的人称她为钢琴演奏家、大键琴演奏家和职业音乐家。莫扎特的父亲还专门撰写了一部用于发掘孩子音乐才华的培训书籍,并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莫扎特。莫扎特4岁时,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以及更多其他乐器。尽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的父亲究竟用什么样的练习来训练儿子,但我们知道,莫扎特六七岁的时候受过的训练,和通过榊原彩子的培训课来培养和发展完美音高的24个孩子相比,不但强度更大,时间也更长。所以,回想起来,对于莫扎特的完美音高,我们应当不用感到那么惊奇了。

那么,7岁的莫扎特是否具有完美音高的天赋呢?既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他是不是生来就有某些罕见的基因遗传,使他能辨别钢琴的音调或者吹口哨、烧水壶的响声的调子呢?根据科学家们对完美音高的研究显示,并非如此。实际上,如果莫扎特小时候并不是在如此浓厚的音乐氛围中长大,或者说,如果他没有足够多地接触音乐,肯定不可能培养出那种能力。不管怎样,莫扎特其实是有天分的孩子,而且,参加榊原彩子的培训课的那些孩子们也有天分。他们全都具有如此灵活的头脑,再加上接受了适当的培训,培养和发展出了让不曾拥有那些才华的人们感到十分神奇的能力。

简单地讲,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天才,但是,发展出完美音高的能力,反倒是一种才华,同时,我们几乎都可以分辨出,差不多所有人都具有那种才华。

这是一个美好而令人震惊的事实。数百万年来,人类从无到有,从原始人进化为现代人,几乎可以肯定,我们会喜欢那些能够辨别小鸟歌唱的准确调子的人们。尽管如此,我们今天还是能够通过相对简单的训练来培养和发展完美音高。

“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只是在最近,神经系统科学家才开始懂得,为什么存在那样的才华。数十年来,科学家相信,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带有一些极其固定的回路,而这些回路决定了我们的能力。你的大脑,要么对完美音高十分适应,要么不适应,而且,你没有太多的办法去改变它。你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训练,将那种天生的才华充分提升,而且,如果没有获得这样的练习,你的完美音高也许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但人们一般认为,如果你天生就不具备适当的基因的话,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大脑的研究人员开始意识到,大脑(甚至是成年人的大脑)比我们想象的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大脑能做的事情。特别是,大脑采用以各种方法“重新布线”的方式,对适当的触发因子做出响应。神经元之间构成了新的连接,同时,现有的连接要么得到强化,要么被弱化,在大脑的某些部分之中,甚至还可能生长新的神经元。这种适应能力,解释了榊原彩子的研究对象以及莫扎特怎样培育和提升完美音高:他们的大脑通过发展特定的、能够拥有完美音高的回路,对音乐训练做出响应。迄今为止,我们尚不能辨别那些回路都是些什么回路,也不能说它们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或者它们到底在做些什么,但我们知道,它们一定在那里,而且知道,它们是训练的产物,并不是某些天生的基因。

在完美音高的案例中,当孩子过了6岁以后,大脑的必要的适应能力就会消失,因此,如果完美音高必备的重新布线还没有出现的话,那么,它将永远消失。(不过,正如我们将在第8章描述的那样,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人们如何充分地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这种消失,是一种更宽广现象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年轻人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更强,因此,有些能力只能在6岁、12岁或18岁之前培养,或者在这些年龄之前更容易培养。尽管如此,在我们整个成年时期,身体和大脑依然都保留着极大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能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力。

  天才更懂得利用大脑的适应能力

牢记这一点,让我们回到我在开篇时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对他们所做的事情如此擅长,擅长到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我在对各个不同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进行的多年研究中发现,他们全都以和榊原彩子的学生同样的方式培养了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专注的训练促使大脑改变(有时候根据人们的能力不同,还可以促使身体上的改变),那些改变使得他们能够做到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做不到的事情。

没错,在某些案例中,基因遗传确实也很重要,特别是在身高或其他生理因素十分重要的领域或行业。比如,某位男性的身高基因为165厘米左右,那么,他可能发现自己很难成为一位职业篮球运动员;同样,一位身高接近183厘米的女性,将会发现自己事实上不可能成为一名具有较高水准的艺术体操运动员。同时,如我们将在本书后面的内容中讨论的那样,基因可能还以许多其他的方式影响着某人的成就,特别是那些影响着某人有多大的可能勤奋并正确地练习的基因。但从数十年的研究中发出的清晰信号是:不论基因遗传可能在“天才”取得的成就中发挥着什么作用,这些人拥有的重要才华,与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才华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他们和我们一样,大脑和身体都具有适应能力,只是比我们更多地利用了那一能力而已。

如果和那些杰出人物交谈一番,你会发现,他们全都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这一点。他们也许对认知适应的概念不太熟悉,但很少接受这样的观点:他们在自己行业或领域中达到巅峰,是因为他们遗传了优秀的基因。他们知道,培养卓越的技能,是因为他们首先就具有了那些方面的丰富经验。

在这个主题上,我最喜欢的证据是曾十次入选NBA全明星阵容、联盟历史上最伟大三分射手的雷·阿伦(Ray Allen)。多年前,ESPN评论员杰奇·麦克马兰(Jackie MacMullan)曾写过一篇关于雷·阿伦的文章,那时,后者即将创造三分篮的历史纪录。在说到雷·阿伦的故事时,麦克马兰提道,另一位篮球评论员曾说,雷·阿伦天生就是三分王。换句话讲,他具有三分射手的天赋。但雷·阿伦并不赞同这种说法。

他告诉麦克马兰,“我和身边的许多人围绕这个话题争论过。当人们说,上帝赐予我杰出的禀赋,让我在比赛中完成漂亮的三分跳投时,那真是气死我了。我告诉这些人,‘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天两天,是每一天。问一问我曾经的队友,哪个人在训练投篮的时候最为刻苦。回到西雅图和密尔沃基,问一问那些球员们。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我。”事实上,正如麦克马兰说过的那样,如果问过雷·阿伦高中篮球队的教练,你会发现,雷·阿伦在高中时代的跳投,并不比其他队友更出色;事实上,他的表现还很差。但他不向命运低头,而是掌控着自己的命运,一直在心无旁骛地刻苦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自己的三分跳投训练得如此娴熟自然,动作优美,以至于人们以为他天生就是个杰出的三分射手。他只是利用了他的天才,他真正的天才。

本书将告诉我们什么

本书描述莫扎特、榊原彩子的研究对象以及雷·阿伦等人共同拥有的才华,也就是说: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才华,只有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可能拥有。此外,本书还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为了提高人们在选择的行业或领域中的表现和水平,每一个人能以怎样的方式将其才能发挥出来。最后,本书最广泛的意义在于,它介绍了一种关于人类潜力的新思考方式,提醒着我们:我们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通常以为,某个人在任何特定行业或领域内的潜力,不可避免地受到天生才能的限制。上钢琴课的人很多,但只有那些有着特殊天才的人们才可能成长为真正伟大的钢琴家或作曲家。每个孩子在学校里都上数学课,但只有少数一些人长大后能成为数学家、物理学家或工程师。根据这种观点,我们每个人一生下来,都具有一些固定的潜力,有的具有音乐潜力,有的在数学方面有天赋,有的生来就适合体育运动,有的天生精于商道,我们可以选择发展(或者不发展)那些潜力中的任何一种,但不可能填补那些特定的“缺陷”。因此,教育或训练的目的变成了帮助人们发挥他的潜力,以便尽可能充分地填补那些缺陷。这意味着,可以采用一种特定的方法来进行那种假设了预定极限的学习。

但我们现在知道,这种预先确定的能力并不存在。大脑是可适应的,而训练可以创造一些我们以前并未拥有的技能(比如完美音高)。这是具有颠覆意义的观点,因为如今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创造能力的方式,而不是使人们能学会充分利用他们的内在才华。在这个全新的世界,认为人们天生就具有一些固定潜力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了;相反,潜力好比可延伸的血管,能够通过我们一生中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创造。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发展这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无论我们的目的是成为钢琴家,或者只求自娱自乐,能弹得一手漂亮的钢琴,是加入美国职业高尔夫巡回赛,或者只为了能打几个好球,都是这么回事。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做到?我们怎么充分利用这种才华,并在我们选择的行业或领域中塑造我们的能力?过去几十年间,我的大部分研究一直致力于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致力于辨别和理解提高我们在某种特定活动中表现和水平的最佳方法。简单地讲,我一直在问,哪些方法管用?哪些方法不管用?为什么?

令人震惊的是,绝大多数曾围绕这个普遍主题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评论的人,几乎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过去几年里,许多作者在他们写的书中认为,我们一直过于高估了天生才能的作用,低估了诸如机会、动机和努力的价值。我十分同意这种观点,而且,让人们知道他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一定十分重要。否则,他们可能连试一下的动机都没有。但有些时候,这些书籍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光靠真诚的愿望与刻苦的努力,就足以提高了,“只要你努力朝前奋进,终将达到目标”。但这也是错误的。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进行正确练习,可以实现改进。再无其他。

本书详细地描述了“正确的练习”是什么,以及可以怎样发挥它的作用。我们从一个相对较新的心理学领域中找到了涉及这种练习的细节,最好是将这个领域描述为“专业特长科学”。这个新的领域着眼于理解“杰出人物”的能力,所谓“杰出人物”,就是那些在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或领域中表现最突出的人们,以及那些登上了巅峰的人们。同时,我还发表了关于这一主题的几本学术专著,包括1991年出版的《从平庸到卓越:前景与局限》(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Expertise: Prospects and Limits),1996年的《通向卓越之路》(TheRoad to Excellence),以及2006年的《剑桥专业特长与杰出表现指南》(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等。

我们中那些在这一专业领域(指前面提到的“专业特长科学”的领域)从事研究的人,调查了是什么因素使这些杰出人物从其他人中脱颖而出。我们还尝试着逐步研究这些专家级的杰出人物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他们的表现和水平,以及他们在提高的时候,其心理和生理能力出现了怎样的改变。20多年前,在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之后,我的同事和我开始意识到,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表现与水平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我们把这种通用的方法命名为“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如今,对于在任何一个行业或领域中,希望充分利用人们的适应能力这种才能来学习新的技能与能力的所有人来讲,刻意练习依然是黄金标准,而且,它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刻意练习是什么,为什么管用,以及杰出人物如何运用它来发展杰出的能力。为了做好这些,我们必须研究各种不同类型的练习,从最简单的到最复杂的,并探索它们之间的差别。不同类型的练习的关键差别在于,它们对人类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的利用程度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将花一些时间来探讨那种适应能力,以及是什么触发了那种能力。我们还探究,到底我们的大脑发生了哪种变化来响应刻意练习。

获取专业特长,很大程度上是改进人们的心理过程(在某些行业或领域中,还包括改进那些控制着身体运动的心理过程),而且,人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身体功能的变化(比如力量增大、柔韧性增强、耐力增强等),因此,本书着重阐述杰出人物的心理层面,尽管在体育项目以及其他运动项目之中,人们专业特长的提升一定有着明显的体能要素。在进行了这些探索之后,我们将研究,所有这些要素是如何在杰出人物的身上融合到一起的。这种融合是个漫长的过程,通常需要10年之久,甚至更长的时间。

接下来,在简短的插曲中,我们更仔细地研究了先天禀赋的问题,以及这个问题可能怎样限制了有些人在追求卓越时走得多远。我们有些生理特征确实是天生的,比如身高和体形,它们可能影响在各个体育项目以及其他体育活动中的表现,而且无法通过练习来改变。不过,更多的特点在杰出人物的卓越表现中发挥着作用,而它们是可以通过正确的练习来改变的,至少在人们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可以改变。更一般地讲,遗传因素与练习活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织,而我们才刚刚开始了解。有些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投入到持久的刻意练习之中去的能力,例如,遗传因素有可能限制某人每天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相反,进行大量练习,可能影响到身体中的基因怎样打开和关闭。

本书的最后部分,让我们从对杰出人物的研究中受益,特别是对刻意练习有了深入的了解,并解释了这对我们其他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围绕怎样将刻意练习应用到专业组织中的工作,以提高员工的绩效,我提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同时还建议个人可以怎样进行刻意练习,以便在他们感兴趣的行业和领域中变得更加优秀,甚至还就学校可以怎样在课堂中应用刻意练习提出了建议。

尽管刻意练习的原则是通过研究杰出人物发现的,但这些原则本身,可以由任何立志于改进任何事情的人们所使用,即使只是稍稍改进也无妨。想提高你的网球水平吗?刻意练习。写作水平?刻意练习。销售技能?刻意练习。由于研发刻意练习是专门用于帮助人们变成他们行业或领域中的世界最杰出人物,而不仅仅是变得“足够好”,因此,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强大的学习方法。

你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假设你想去爬山,你不确定你想爬多高,山路看起来蜿蜒曲折,令人望而生畏,但你知道,你想比现在所处的位置爬得更高一些。你可以简单地选择一条看起来很有希望的路径,并期望是最好的,但你可能走不了很远。或者,你可以依靠一个曾登上过顶峰、并了解最佳路线的向导,不论你决定自己要爬多高,这会保证你以最有效的方式登山。这种最佳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而本书就是你的向导。本书将向你显示登上巅峰的路径;至于在那条路径上能走多远,则取决于你自己。


第1章

有目的的练习

我们刚刚进行到第四次练习,史蒂夫·法隆(Steve Faloon)似乎开始泄气了。那是我做的一个实验刚刚进行到第一个星期的星期三时的情形。我起初预计,实验将持续两三个月之久。但从史蒂夫对我说的话里,我能感到这个实验似乎没什么太大的意义进行下去了。他对我说:“我的极限似乎在8个数字或者9个数字。”我当时对他说的话录了音,并且在我们每次上课的时候都会播放。他继续说,“特别是9个数字,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来记,都很难记住。你知道,我有我自己的方法。但无论我用什么方法,似乎都不重要了—太难了。”

史蒂夫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生,我在那里教书的时候,曾聘请他参加这个实验。他一星期和我见几次面,任务很简单:记住一串数字。我以大约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读出一串数字,“7…4…0…1…1…9”,诸如此类,史蒂夫则努力记住所有那些数字,并在我念完之后,把数字背给我听。实验的目的是看一看史蒂夫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练习来提高记忆。现在,我们进行了四次练习,每次练习1小时,他能稳定地记住7个数字了,也就是说,能够记住当地的一个电话号码。通常情况下,他也可以记住8个数字,但如果是9个数字,就有些记住不了。他还根本没去想记住10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此刻,鉴于他在前几次练习里已经倍感失败,他十分确定,他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提高了。

史蒂夫的超强记忆力

史蒂夫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认为,他说的是对的。根据数十年的研究成果显示,人们可以保留在短时记忆中的事物数量,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也正是大脑用来在短时间内记住少量信息的那种类型的记忆。如果某个朋友给你他的地址,在你把它写下来之前,你的短时记忆只能记住一段时间。

或者,如果你在心里将好几个两位数的数字相乘,你的短时记忆就是你能保持追踪所有中间片断的位置:“让我们来看:14乘以27……首先,四七二十八,因此,个位是8,十位是2,然后,二四得八……”,依此类推。这就是它被称为“短期”的原因。除非你花时间一遍一遍地对自己重复,并因此将其转移到你的长时记忆之中,否则,过了五分钟,你不会记得住朋友的地址或者那些中间的数字。

短时记忆的问题,也正是史蒂夫面临的问题,那便是:我们的大脑对于可以将多少事物立即保存在短时记忆中,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一限制通常约为7件事物,也就是说,大脑足以记住一个当地的电话号码,但记不住社会保险号码。长时记忆则不存在这些限制(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发现长时记忆的上限),但它要花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如果给你足够长的时间来记,你可以记住十几个甚至数百个电话号码,但我和史蒂夫进行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快速地说出数字,迫使他只能运用短时记忆。我在读那些数字的时候,是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使得他很难将其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去,因此,在记到大约8位数字或9位数字的时候,他觉得再也记不住了,这一点儿也不足为奇。

尽管这样,我仍希望他能做得更好一点儿。我之所以要进行这次研究,是因为我在搜索一些古老的科学研究时,发现了一篇默默无闻的论文。论文发表在《美国心理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1929年那一期上,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两位心理学家保琳·马丁(Pauline Martin)和萨缪尔·费恩伯格(Samuel Fernberger)撰写。

马丁和费恩伯格指出,他们的实验对象,即两名大学生,在经过4个月的练习之后,能记住的数字数量增多了,即使他们听到的数字大约是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读出。经过长期练习之后,他们能记住更多的数字。其中的一个学生将平均9个数字增加到13个,另一个学生则从11个数字增加到15个数字。

一直以来,心理学研究界忽略或遗忘了这一研究结果,但我马上关注起来。这种提高真的可能吗?如果可能,怎样变成可能的?马丁和费恩伯格并没有提供任何细节来描述那两位学生究竟如何提升他们对数字的记忆,但恰好是这个问题,引起了我最大的兴趣。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时,我刚刚从大学毕业,当时最感兴趣的是,当人们在了解某些事情或提升某项技能时,其心理过程会发生什么。为了写好我的毕业论文,我精心准备了一个被称为“有声思维协议”(the think-aloud protocol)的心理学研究工具,它专门用于研究那些心理过程。因此,在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知名心理学教授比尔·蔡斯(Bill Chase)合作时,我开始重新进行马丁和费恩伯格的研究,这一次,我打算观察,假如我们的研究对象真的提升了的话,他到底怎样提升了对数字的记忆。

  持续练习,突破极限

我们招聘的实验对象是史蒂夫·法隆,在我们期待着找到他时,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那时他刚念完大三,主修心理学,对儿童早期发展感兴趣。他的学业测试上的成绩与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其他学生相差无几。他个子瘦高,长着浓密的深棕色头发,待人友善、性格活泼、热情四射。此外,他还坚持长跑。这一事实,当时似乎对我们的实验没有任何意义,但后来证明却至关重要。

史蒂夫第一天来参加记忆力的实验时,表现完全是正常的水平。他通常可以记住7个数字,有时候是8个,但不会再多。如果你从街上随便找个人来做实验,可能他的表现和史蒂夫第一天的表现一模一样。到了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他稍稍好一些了,平均恰好能记住9个数字,但依然不比普通人优秀。史蒂夫说,他觉得后面这几天和第一天相比,主要的差别在于,他知道自己可以预料到记忆测试会是什么结果,因而感到更加舒服。到了星期四的训练结束时,史蒂夫向我解释了为什么他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有所提高了。

接下来,星期五发生的一些事情,改变了一切。史蒂夫找到了突破的方法。我和他练习的方法是这样的:我首先从一个随机的、有5个数字的数字串开始,如果史蒂夫记住了(他做到了这点),我会读6个数字。如果他又记住了,我再增加到7个数字。依此类推。每次给数字串上增加1个数字,他都可以记住。如果他记错了,我会将数字串的长度缩短2个数字,然后再继续。史蒂夫时刻都在以这种方法接受挑战,但挑战难度并不是太大。我给他念的数字串,恰好处于他能记住与不能记住的界限。

到那个星期五,史蒂夫就越过了他原本以为的自己的极限。在此之前,只用训练几次,他便能正确记住9个数字的数字串,但他从来没有正确无误地记住过10个数字的数字串,因此,一直没有机会去尝试记住11个或更多数字。但他在第五次训练时,开始超常发挥。我们首先试了三次,分别记住5个、6个和7个数字,没有一点儿问题,到第四次的时候,也就是8个数字的时候,他记错了,然后再返回来:6个数字,对了;7个数字,对了;8个数字,对了;9个数字,也对了。然后我读出10个数字的串,5718866610,他也记住了。等到我念出11个数字时,他没能记住,于是又从9个数字开始重来。他记住了9个数字和10个数字,我再次给他读出了11个数字的数字串,90756629867,这一次,他毫不费力地把整个数字串背了下来。那比他之前能够记住的数字多了两个,尽管另外增加两个数字,看起来似乎不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但实际上,考虑到史蒂夫在过去的几天里确定自己已达到了只能记住8~9个数字的“自然”极限,这已经是巨大的成绩了。他找到了突破那一极限的方法。

那只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段最令人惊奇的旅程的开始。从那时起,史蒂夫开始缓慢而稳定地提高着记住数字串的能力。到第16次练习时,他能稳定地记住20个数字了,远远超出比尔和我对他能力的想象。练习了一百多次以后,他的记录达到了40个数字,比任何人都多,甚至专业研究记忆术的人,也达不到他的水平。而且,他还在不断进步。史蒂夫和我一同进行了二百次练习,所有这些练习结束时,他能记住82个数字了。82!思考片刻,你会意识到,这种记忆力到底有多么不可思议。以下是史蒂夫记住的82个随机的数字:

0326443449602221328209301020391832373927788917267653245037746120179094345510355530

想象一下,在听到别人向你以每秒一个数字的速度念出这82个数字,然后你能把它们全部记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但是,在我们的实验持续两年左右的时间后,史蒂夫达到了这样的水平。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可以做到所有这些,只是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地持续练习罢了。

各领域的杰出人物都靠大量练习

1908年,约翰尼·海耶斯(JohnnyHayes)夺得奥运会马拉松冠军,当时的报纸把这场比赛描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比赛”。海耶斯不仅夺冠了,还创造了马拉松世界纪录,成绩是2小时55分18秒。

如今,距离海耶斯夺冠一个多世纪以后,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已经刷新为2小时2分57秒,比他创造的世界纪录快了近30%,而且,如果你是年龄为18~34岁的男性,想参加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那么,只有成绩不低于3小时5分,才可能获得参赛资格。简单地讲,海耶斯在1908年创造的世界纪录,如果换到今天的波士顿马拉松比赛中,只够刚刚赢得参赛资格。要知道,这项比赛吸引了大约3万名长跑者参加。

同样是在1908年的夏季奥运会上,在男子跳水比赛中,几乎出现了一场灾难。其中一位跳水运动员在尝试空翻两周这个动作时,差点儿身受重伤。几个月后发布的官方报道认为,跳水是项危险的运动,建议未来的奥运会禁止该项目。

如今,空翻两周已成为跳水项目中的入门级动作,即使是10岁的孩子参加的比赛,也必须会这个动作,到了高中,最佳的跳水运动员可以完成空翻四周半的动作了。世界级运动员甚至可以做更加高难的动作,比如回旋,也就是说,向后空翻两周半,再加两周半转体。我们很难想象,20世纪初期那些认为空翻两周属于危险动作的专家,会怎样看回旋这个动作,但我猜,如果当时有人具有这样的想象力,猜测到今后的跳水运动会出现类似回旋的高难度动作的话,那些专家一定会认为这是个笑话,绝不可能做到。

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阿尔弗雷德·柯尔托(Alfred Cortot)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古典音乐家,他演绎的《肖邦24首练习曲》被认为是权威的演绎。而如今的音乐导师们往往把类似的表演作为反面教材加以批判,批评家们抱怨柯尔托采用的那种粗心大意的弹奏方法,而且,每一位职业钢琴家在弹奏同样这些练习曲时,有可能运用比柯尔托娴熟得多的技能。事实上,音乐批评家安东尼·托马西尼(Anthony Tommasini)在《纽约时报》上一度发表评论,认为自柯尔托的时代以来,人类的音乐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以至于柯尔托当时的水平,如果放在今天,可能连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入学考试都通不过。

1973年,加拿大人大卫·理查德·斯宾塞(DavidRichard Spencer)背诵圆周率小数点之后的数字时,创下了前无古人的纪录:511位。五年之后,好几个人在一系列比赛中争着创下新纪录,结果,这个纪录最终属于一位名叫大卫·沙克尔(David Sanker)的美国人,他背诵了圆周率小数点之后的1万个数字。2015年,该纪录被尘封了30多年之久以后,来自印度的拉吉维尔·米纳(Rajveer Meena)夺得了冠军,再度创下纪录,背诵了小数点之后的7万个数字,这使得他花了整整24小时零4分钟来背诵。不过,一位名叫原口证(Akira Haraguchi)的日本人声称背诵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10万个数字,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来想,这一纪录是42年前的世界纪录的近200倍! 

这些例子都不是唯一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许多人拥有着超常的能力,那些能力胜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们所拥有的能力,如果“穿越”到以前的时代去,都会被当时的人们认为不可能。想一想罗杰·费德勒(Roger Federer)在网球项目中的神奇表现,或者想一想麦凯拉·马罗尼(McKayla Maroney)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惊人一跳:先是一个踺子翻,翻到木马上方,而后在拱顶处一个后手翻,接着,麦凯拉在木马的上方高高地、呈弧线地飞起来,完成了两圈半的转体,再稳稳地落地,并且完全控制住了自己的身体。有一些著名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能同时进行几十场比赛,还蒙眼进行;而且,似乎总能源源不断地涌现一些年轻的音乐神童,他们既能弹钢琴、拉小提琴和大提琴,还能吹长笛,各种乐器信手拈来,如果放到100年前,一定会让音乐迷们瞪大了眼睛,感到无比震惊。

  他们练习,大量地练习

尽管这些能力非常卓越,但关于这些人如何开发这些超常能力,却并没有秘密可言。他们练习,大量地练习。在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并不是因为人们天生就具有长途奔跑的基因而提高了30%。20世纪下半叶出生的人们,也不是因为突然之间拥有了一些天赋,就能弹奏肖邦的曲子或拉赫马尼诺夫的曲子,或者记住数十万个随机的数字了。

相反,在20世纪下半叶,我们看到的是,不同行业或领域的人们投入训练的时长在稳定地增长,同时,训练方法也日益高级。在许多行业或领域之中尤其如此,特别是那些高度竞争性的领域,比如音乐演奏和舞蹈、体育运动中的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以及其他的竞赛。这种在训练的数量与精细程度上的与时俱进,使不同行业或领域中的人们的能力稳定提高,这种提高,如果逐年来看,并非总是显而易见,但跨越几十年的时间,便十分惊人了。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中,你可以看到这种训练的结果,有时候甚至让你感到无比奇特。翻开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或者访问其在线版本,你会发现一些世界纪录保持者的神奇表现,比如美国教师芭芭拉·布莱克伯恩(Barbara Blackburn),她能以每分钟212个单词的速度打字;斯洛文尼亚的马可·巴罗什(Marko Baloh)曾在24小时里骑单车905千米;而印度的维卡斯·沙马(Vikas Sharma)只用了仅1分钟时间,便计算出了12个大数字的方根,每个数字的长度介于20位到41位数字之间,求出的方根从17次方到50次方不等。最后的那次计算,也许是所有计算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因为沙马能在仅仅6秒钟内进行12次连续而艰难的心算,这甚至比许多人把数字输入到计算器中并读出计算结果的时间还要短。

  最有效的练习形式

我收到过一封由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鲍勃 J. 费舍尔(Bob J. Fisher)写来的电子邮件,他一度在篮球的自由投篮项目中保持着12项不同的世界纪录。他的纪录包括:在30秒钟之内实现最多次数的自由投篮(33次)、在10分钟之内最多次数的自由投篮(448次)以及在1小时之内最多次数的自由投篮(2371次)。鲍勃在邮件中告诉我,他看过我撰写的关于练习效果的研究成果,并将他从那些研究中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以提高自己自由投篮的能力,这使得他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投得更快。

那些研究,全都以我在20世纪70年代末与史蒂夫·法隆所做的实验为基础。自那以后,我呕心沥血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以理解练习到底可以怎样帮助我们创造新的能力和拓展已有的能力,同时特别关注那些运用反复不断的练习,最终成为他们所在行业或领域中世界最佳的人。在对这些优中再优的人们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之后(为运用精确的术语,我们把他们叫作“杰出人物”),我发现,不论什么行业或领域,音乐也好,体育也好,象棋也好,其他任何行业或领域也罢,最有效的那些练习,全都遵循同样一些普遍原则。

那些用来将前途看好的音乐家培养成音乐会钢琴家的教学方法,与将一位普通舞蹈演员培养成芭蕾舞团首席女演员所采用的方法,或者将一位国际象棋棋手培养成大师所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都有关联呢?答案是: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的和最强大的那类练习,都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地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你希望发展一种真正有效的练习方法,比如打造世界级的体操运动员,或者是教出一些能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医生,那么这种方法需要考虑到在促使身体和大脑的改变上,哪些可以奏效,哪些无法奏效。因此,所有真正高效的方法,基本上都以同样的方式起作用。

这些见解全都是相对较新的,而且并非所有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发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超常表现和取得令人不可思议的进步的导师、教练和选手,都运用了这些见解。相反,他们的进步,都是通过反复试验才取得的,参与这些试验的人们,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某种特定的练习方法可能有效。此外,在各个不同行业或领域中的从业人员,只是各自对他们自己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了解,并不知道所有这些都相互关联,比如,全心练习三圈半跳跃的滑冰运动员所遵循的一系列普遍原则,与专心练习莫扎特奏鸣曲的钢琴家所遵循的原则其实是一样的。因此,设想一下,如果清楚地了解了培养专业特长的最佳方法,可以鼓舞和引导人们怎样付出努力去追求卓越。

同时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在体育、音乐和国际象棋等领域中被证明十分有效的方法运用到其他行业或领域中那些致力于学习和提高的人们身上,从在校学生的教育,到医生、工程师、飞行员、商界人士,以及各种各样的员工的培养和提升,等等,可以取得怎样令人咋舌的卓越业绩。我相信,如果我们对有效练习原则进行研究,并且运用从这些研究中得到的经验,那我们完全可以实现我们曾见证过的、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之中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的人们取得的令人惊叹的进步。

某种程度上,各种各样的练习都可能有效,但其中一种特殊的形式则是黄金标准,我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称之为“刻意练习”。这是我们知道的最有效和最强大的练习形式,而且,对刻意练习原则的运用,是为任何行业或领域策划和设计训练方法的最佳方式。

从有目的的练习讲起

本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将探索刻意练习是什么、它为何如此有效,以及怎样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中运用它。但在我们深入研究刻意练习的细节之时,最好是稍稍花一些时间来了解某些更为基本的练习,也就是大多数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经历过的那种练习。

  学习新技能的一般方法

让我们首先来看人们一般是怎样学习某种新技能的,比如开车、弹钢琴、做长除法、画人物画、编写代码,或者许多其他事情。为了列举一个特定的例子,让我们假设你在学习打网球。

你一定在电视上看过网球比赛,看起来很有趣,或者说,你的一些朋友喜欢打网球,你也想加入他们的行列。因此,你买回了一些网球装备,包括球鞋、防汗带、球拍以及球,等等。现在,你决心开始学习,但你不知道打网球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什么,你甚至还不知道怎么握拍,因此,你得花钱去上一些课,听网球教练进行讲解,或者请某位朋友告诉你一些基本知识。你可能还会花一些时间去练习发球,一遍一遍地练习朝墙上击球,直到你非常确定你可以对着墙来“打比赛”了。

在那以后,你再回头找你的教练或朋友,请他们再教你一次,然后你再花更多时间训练,之后再上课、再训练,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自己可以和别人一起打了。你依然不是很优秀,但你的朋友有耐心,每个人都在帮你提高和进步。你不断地一个人练习,并且经常吸取一些成功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犯那些真正让你尴尬的错误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比如击不中球,或者在双打时直接把球打到队友的后背上,等等。你对每一次击球都越来越熟练,甚至还可以背后接球了,有时候,当你面对对手凶狠的接球时,能像职业球员那样漂亮地把球回过去(或者,你对自己说,你感觉就像是职业球员)。你已经达到了一种舒服的境界,可以外出和别人打上几盘,并且即使是比赛,也感到很有趣。你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每一次击球,都变成了自然而然的动作。打球的时候,你不必想太多了。所以,随着每个周末都和朋友打球,你开始喜欢比赛和训练了。你变成了一位网球运动员。那也就是说,你已经在传统意义上“学会了”打网球,你的目标就是练到这样的水平:在球场上,你的所有动作都是自动做出的,你的表现也被人们所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如此一来,你可以真正在球场上放松,享受比赛。

到这个时候,即使你对自己打球的水平并不是彻底满意,但你的进步是实实在在的。你已经掌握了容易的技能。

但你很快便会发现,你依然有一些弱点,不论你多么经常地和朋友打球,这些弱点总是暴露出来。比如,也许每次用反手来接那种直奔你胸前、稍稍带点旋转的球时,你总是接不到。你知道这个弱点,而对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每次都有意打出这种球,逼你失误。对此,你感到挫败不已。不管怎样,由于这并不会经常发生,而且你永远不知道对手什么时候打出这种球来,因此,你没有机会继续去改进,每次面对这种球,你总是以几乎一模一样的方式漏接这种球。

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时,从烘饼干到写一段说明文,我们全都遵循很大程度上相同的模式。首先,一般性地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导师、教练、书籍或网站上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这种方式并没有错。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只需要我们达到中等水平便可以了。如果你想把汽车安全地从甲地开到乙地,或者在弹钢琴时能熟练弹好《献给爱丽丝》这首曲子,那么,你只需要采用这种办法就行了。

但在这里,你要理解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旦你已经达到了这种令你满意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做到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你的水平,无论是开车、打网球还是烘焙饼干,你就已经不再进步了。人们通常错误地理解这种现象,因为他们自以为,继续开车、打网球或烘焙饼干,就是一种形式的练习,如果不停地做下去,自己一定能够更擅长,也许进步较为缓慢,但最终还是会更出色。人们认为,开了20多年车的老司机,一定会比只开了5年车的司机更擅长开车;行医20年的医生,一定会比只行医5年的医生更优秀;教了20年书的老师,一定会比只教了5年书的老师能力更强。

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研究表明,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甚至说,在本行业干了20年的医生、老师或司机,可能还稍稍比那些只干了5年的人差一些,原因在于,如果没有刻意地去提高,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地退化。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再念给我听等,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9个数字。但他并没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迫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史蒂夫·奥尔(Steve Oare)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关于练习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地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只是埋头干!我刚刚挥起球拍,努力去击球。我刚刚听到了那些数字,想办法去记住。我刚刚看到了那些数学题,正试着解答。有目的的练习这个术语,意味着要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特别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我们假想的音乐学生如果确定了类似下面这样的练习目标,可能会比他漫无目的的练习要成功得多:“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如果不制订这样一个目标,就没有办法判断练习是不是成功了。

在史蒂夫·法隆的案例中,我们并没有制订长远目标,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他可能记得住多少个数字,但他有一个极具针对性的短期目标:每次都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他好比一位极具竞争力的长跑选手,而且,他把长跑的态度带到了实验之中,即使他只是在和自己竞争。从一开始,史蒂夫就逼着自己每天都增加一个数字,使自己能够记住。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如果你平常周末都去打一打高尔夫球,而你想将你的差点降低至5杆,那么,这对总体目标十分有益,但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挥拍动作。诸如此类。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法隆不同于奥尔描述的那位音乐学生,而是一开始就非常专注于他的任务,随着实验的一步步进行,记住越来越长的数字串,他的注意力也更集中。你可以听一听他在第115次训练时的录音带,就可以对他的专注有所感受。第115次练习恰逢我们的实验进行到一半。当时,史蒂夫一般能够记住接近40个数字的数字串了,但还不能稳定地记住40个数字,而他真的很想在这一天做到。我们首先从35个数字开始,那对他来说已经很容易了,于是,他开始迫使自己增加数字串的长度。在我读出39个数字的数字串时,他对自己说了一句鼓舞士气的话,听起来跟他正接近完成的任务没有什么关系。他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完成突破!……我不会错过这次突破的机会,不是吗?当然不会……这将是转折的时候!”我花了40秒读出那些数字,他一直保持沉默,但那时,随着他仔细在脑海中回顾那些数字,记住它们不同的分组以及出现的不同顺序,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了。好几次,他大声地拍着桌子,还经常拍手,显然是在庆祝他记得这一组或那一组数字,或者记得它们在数字串中处在什么位置。他一度大声喊出来:“绝对正确!我很确定!”当他说出最后一个数字时,回头看我。我告诉他说,他真的背出来了。于是,我们接下来开始背40个数字。这一次,他又开始自言自语:“这次,大任务来了!如果我过了这一关,就全都结束了!我必须过了这个关卡。”在我读数字的时候,他再度保持沉默,接着,轮到他背诵时,他又发出兴奋的嘈杂声,并且在他想出来之后,大声地欢呼:“哇……来吧!……好的!……继续!”他又一次背出来了,事实上,这一次的练习已经成为他能够经常背出40个数字的练习了,尽管他再背不了更多。

如今,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一条重要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了。在奥尔的例子中,音乐学生在学校的表演测试上得了个C,这是一种迟到的反馈,但他在练习时,似乎没有人给他提供任何反馈,也就是说,没有人听他练习并指出他的错误,而这位学生看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练习是不是出了错。(“你有多少次正确地弹奏了曲子?”“唔,我不知道……一次或两次吧……”)

在我们的记忆研究中,每次尝试之后,史蒂夫便会得到简单而直接的反馈,如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是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最为重要的反馈,也许是他自己给自己提出的。他密切关注那些他记不住的数字串。如果把这样的数字串背错了,他通常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以及他漏背了哪些数字。即使最后他终于背出来了,他事后也会告诉我,哪些数字让他感到难以记住,以及哪些数字完全没问题。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便可以适当地转变他的关注焦点,并提出新的记忆方法来弥补那些弱点。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也许是有目的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尔的音乐学生并没有逼迫自己走出熟悉和舒适的区间。相反,学生的话似乎表明,他在练习中,只是毫无条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没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仅仅是做那些他已经感到很容易的事情。而这种方法是不管用的。

我们的记忆实验在设计之初就避免让史蒂夫感到太舒服。随着他增强自己的记忆能力,我会用更长的数字串来挑战他,以便他总是能在离自己的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发挥出自身的能力。特别是,每次他背出来了,我便增加数字的数目;他没背出来,我便减少数字的数目。这样一来,我把数字的数目恰好保持在他能够背得下来的程度,同时也总在促使他记住只比之前多一个数字的数字串。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他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得更差。

同样,这种现象放在医学上,也是这个道理,而且,我们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研究界对许多专家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已训练三四十年之久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的测量上,比那些刚从医学院毕业两三年的医生更差一些。这表明,那些医生中的大多数在他们的日常练习中并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或者也没能保住他们的能力;他们没有给自己设置太大的挑战,或者没有将自己推出舒适区。出于这一原因,我在2015年参加一个共识大会时,辨别了一些医学继续教育的新类型,这些教育将给医生出难题,并帮助他们保持和精进他们的技能。我们将在第5章详细探讨这一话题。

关于这一点,我最喜欢的例子也许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国际象棋棋艺。富兰克林是美国第一位著名的天才。他是一位科学家,因其对电的研究而名声远扬;又是一位受欢迎的作家和出版家,出版了《穷理查智慧书》(Poor Richard抯 Almanack);还是美国第一家公共借阅图书馆的创始人、卓有成就的外交家、发明家等,我们还知道跟他有关的事物是双焦眼镜、避雷针和富兰克林火炉。但他最痴迷的是国际象棋。他是美国第一位国际象棋棋手,曾参加过最早的国际象棋比赛,并在那里广为人知。他下了30年国际象棋,老了的时候,他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下棋上。他在欧洲的时候,和当时最著名的棋手下过棋。尽管他曾给大家提过“早睡早起”的建议,但他自己下起国际象棋来,往往下到早上6点,直到太阳升起。

因此,本杰明·富兰克林那么聪明,而且又花了数千个小时来下棋,有时候还和当时最佳的棋手过过招。他是不是让自己成了最伟大的国际象棋棋手?没有。他的水平只能说是中上等,从来没有强大到能与欧洲优秀棋手相提并论的地步,更别说最优秀了。在国际象棋上的失败,令他感到异常气馁,但他从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棋艺无法精进了。如今我们都明白了其中的原因,那便是:他从来没有逼一逼自己,从来没有走出过舒适区,也从来没有进行数小时的刻意练习,而那种练习正是提高棋艺所需要的。他就如同一名在30年的时间里一直以同样的方式弹同样一些曲子的钢琴家。这种做法,是使自己停滞不前的“诀窍”,而不是使自己技艺精进的秘诀。

遇到瓶颈怎么办

走出舒适区,意味着要试着做一些你以前没做过的事情。有时候,你也许发现,做一些没做过的事情,相对较为容易,然后你会继续逼迫自己。但有时候,你偶然碰到了那些让你感到很难做好的事情,似乎你永远也做不了。想办法去逾越这些障碍,是通向有目的的练习的隐藏钥匙。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这种解决方案并不是“试着做更难的事情”,而是“试着做不同的事情”。换句话讲,这是一个方法问题。在史蒂夫的案例中,当他背诵到22个数字时,碰到了一个障碍。结果,他把它们分为四个组,每组四个数字,运用各种不同的记忆窍门来记住这些数字组,然后再加上一个包含6个数字的排练组,放在最后,以便他可以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至能借助数字的声音来记住这个组。但他没能搞懂怎样记住这22个数字,因为当他在脑海中把它们按一共五个组、每组四个数字来排列的时候,他对数字的顺序有些混淆。最后,他突然想到一个主意:同时使用三个数字一组和四个数字一组的两种组合,这样一来,他终于取得了突破,使自己运用了四个数字组、每组四个数字,以及四个数字组、每组三个数字、再加个六个数字的排练组,最多记到了34个数字。然后,一旦他达到那一极限,就必须再想其他办法了。这就是史蒂夫在我们的整个记忆研究中一种常规的模式:首先取得进步,然后到了一个瓶颈,被困住了,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最后找到了这种方法,然后又稳定地提高,直到下一个障碍出现。

不管什么障碍,越过它的最好办法是从不同方向去想办法,这也是这种方法需要导师或教练的一个原因。有些人已经熟悉了你可能遇到的障碍,于是,可以为你提供克服障碍的方法。

事实证明,有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障碍。著名小提琴导师多萝茜·迪蕾(Dorothy DeLay)曾描述过,有一次,她的一位学生前来找她,请她帮他加快在某首曲子上的演奏速度。原来,根据时间安排,他要在一个音乐节上演奏该曲。学生对多萝茜说,他演奏得不够快。多萝茜问他,到底演奏得多快?他回答说,他想和世界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Itzhak Perlman)一样快。于是,迪蕾首先录下了帕尔曼演奏的那首曲子,并记下了时间。然后,她设置了一个节拍器,以减慢速度,让她的学生根据减慢的速度来演奏,这当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她让他一遍遍地演奏,每次都稍稍加快一点节奏。于是,学生每次都能演奏好。到最后,等到学生可以分毫不差地演奏这首曲子后,多萝茜告诉学生:他实际已经演奏得比伊扎克·帕尔曼更快了。

比尔·蔡斯和我两人对史蒂夫采用了好几次相似的方法,当时,史蒂夫遇到了一个障碍,认为他可能无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了。我一度稍稍放慢了读数字的速度,使得史蒂夫有更多时间来记住明显多得多的数字。这让他确信,问题并不在于那些需要他记住的数字有多少,而在于他能多么迅速地将数字编码到记忆中去,也就是为构成整个数字串的各组不同的数字找到记忆术,如果他可以加快速度将数字放到长时记忆中去,那么,他就有可能提高自己的表现。

另一次,我给史蒂夫的数字串,比起他在那个时刻能够记住的数字串长了10个数字。结果,他记住了那些数字串中更多的数字,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特别是,尽管记得并不太完美,但他记住的数字总数,已经打破了此前的记录。这让他确信,事实上他完全有可能记住数字更多的数字串。他意识到,他的问题并不是自己已经抵达了记忆力的极限,而是他在整个数字串中漏掉了一组或两组数字。他认定,继续前进的关键是更加仔细地将数字的小组进行编码,于是,他又开始提高自己的水平了。

  并非达到极限,而是动机不足

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在努力提高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都会偶然碰到那些障碍,也就是说,在某些时刻,似乎你不可能再取得任何进步了,或者,至少你根本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才能提高水平。这是自然而然的。不自然的是那种真正让你完全停下脚步的障碍,那种不可能逾越的障碍。在我多年的研究中,并没有找到任何清晰的证据来证明,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人们真的会遇到绩效和表现完全不变的极限。相反,我发现,人们通常会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时候放弃并停下。

这里有一条注意事项:尽管我们总能继续前进和不断进步,但要想做到,并不见得总是轻而易举。保持专注并继续努力,是很难做到的,而且通常没有趣味。因此,动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浮现出来:为什么有些人愿意进行这种练习呢?是什么使他们继续下去呢?我们将在本书中一次又一次地回顾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史蒂夫的案例中,有几个因素在发挥作用。首先,他是有报酬的。不过,他本来可以总是参加我们的练习,却在记住数字时不做格外的努力,依然能拿到他的报酬,因此,尽管获取我们支付的报酬,是他的一部分动机,却一定不是全部的动机。那么,为什么他要如此狠逼自己进步呢?我和他交谈过,我认为,他的动机更大程度上因为在开始了前几次练习之后,他开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他确实乐于见到自己的记忆力得到强化。这种感觉很好,他希望一直有那种感觉。此外,在他的记忆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之后,他某种程度上成了名人;关于他的故事开始出现在报纸和杂志上,他还在许多电视节目中亮相,包括《今日秀》(Today)节目。这为史蒂夫提供了另一种正面反馈。一般来讲,有意义的正面反馈是保持动机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反馈可能是内部反馈,比如满足于看到你自己在某件事上的水平提高,也可能是由其他人提出的外部反馈,但它们对某个人是否能够在有目的的练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努力以提高自己的水平十分重要。

另一个因素是:史蒂夫乐于挑战自己。从他以前参加过越野赛跑,而且是田径赛场上的活跃参与者,便可明显看出。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告诉你,他只要一参加训练,就会和别人一样刻苦,但他的这种动机,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表现,并不一定是为了赢得比赛。此外,他从自己多年的奔跑经历中了解到,定期的训练,一周接一周、一月接一月的训练意味着可以有效地提高表现,而且,对他来说,每周三次、每次只进行一小时训练,也不是一件格外艰难的任务,因为他经常参加长达三小时的跑步。后来,在结束了与史蒂夫和其他一些学生的记忆研究之后,我只招聘一类研究对象:运动员、舞蹈家、音乐家或歌手等曾接受过大量培训的人。他们中没有人中途退出实验。

因此,我们在这里简单地总结有目的的练习:走出你的舒适区,但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哦,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对想要提高自己的每个人来讲,这些是让你有一个卓越开端的秘诀—但依然只是开始。

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

尽管比尔·蔡斯和我依然与史蒂夫·法隆一起进行着我们为期两年的记忆研究,但在史蒂夫决定用他那得到了强化的记忆去从事别的事业时,我们决定寻找另一位乐于接受相同挑战的研究对象。我们不相信史蒂夫天生就是具备能够记住数字的天赋,而是假定他提升的这些技能,完全归功于他经历过的这些培训,而最佳的证明方法是与其他的研究对象一起,再进行同样的研究,看一看我们是否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第一个自愿参与研究的是一位研究生,名叫雷妮·艾里奥(Renée Elio)。在开始前,我们告诉她,她之前的那位研究对象能够记住的数字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了,因此,她知道,那样的进步是可能的。这样一来,她比史蒂夫刚开始参与实验时,知道的东西更多一些。不过,我们没有向雷妮透露半点史蒂夫的表现。她必须想出自己的办法来记忆。

她开始练习时,进步的速度与史蒂夫非常接近,在进行了50个小时左右的练习后,她也强化了自己的记忆,能够记得住接近20个数字。不过,和史蒂夫不同的是,到这个时候,雷妮好比碰到了一堵无法逾越的墙。后来,她又花了5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因此决定退出培训。她将自己记数字的记忆能力强化到了远比任何未经训练的人强大的地步,并且能够与某些记忆术专家媲美,但她感觉与史蒂夫取得的进步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差距在哪里

差距在哪里?史蒂夫成功地构建了一系列的心理结构,使自己能够使用长时记忆来回避短时记忆通常的局限,并且记住长串的数字。那种心理结构,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记忆术(许多的这些记忆术,以运行的时间为基础,再加上一个用于追踪记忆术次序的体系)。例如,当史蒂夫听到数字907时,他将它们想象成很好记的概念,9:07,或者说9分7秒,这些便不再是必须用短时记忆来记住的随机数字了,而是他已经熟悉的概念。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那样,改进几乎各种类型的心理表现,至关重要的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这样便可以避免短时记忆的局限,并且马上就能高效地处理大量信息。史蒂夫做到了这一点。

而雷妮并不知道史蒂夫是怎么做到这样的,于是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方法来记数字。史蒂夫主要基于运行的时间,将数字分成三个和四个一组。他记住了那些组的时候,雷妮却采用一系列深思熟虑的记忆术,它们得依靠天数、日期和一天中的时间,等等。史蒂夫和雷妮之间的重要差别在于,史蒂夫总是在记住数字之前,事先决定采用什么模式来记忆,将数字串分解成三个或四个数字的数字集,到最后再加上一个由4~6个数字组成的数字串,然后,他把最后那个数字串一遍一遍对自己重复,直到他能在记忆中记住它的声音了。例如,对于27个数字的数字串,他会把数字整理到三个组中,每组四个数字,然后再整理到三个组中,每组三个数字,最后留一个由六个数字组成的组。我们把这种预先固定的模式称为“检索结构”(retrieval structure),它使得史蒂夫可以着重记住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的数字组,一组一组地记,然后在脑海中记住这些单个的组适合放在检索结构中的哪个位置。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强大的方法,因为它使得史蒂夫能将每组数字(由三个数字或四个数字组成)作为运行时间或其他记忆术加以编码,放入其长时记忆中,然后,他不必再去想它们了,而是直到他最后回忆数字串中所有数字时才再度回顾。


相反,雷妮设计的记忆术是:根据她听到的数字是什么,再决定使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例如,对于4778245这一串数字,她可能把它记成是1978年4月7日2点45分,但如果数字串变成了4778295,她必须采用1978年4月7日的方法,然后加上一个新的日期:2月9日……由于这种方法不具备史蒂夫采用方法的那种一致性,因此,她没法记住超过20位数字。

  建立检索结构

比尔和我有了那次经验后,决定再找一位研究对象,要求他尽可能采用与史蒂夫相似的方法来记住数字串。因此,我们招聘了另一位跑步者,名叫达里奥·多纳泰利(Dario Donatelli)。达里奥是卡内基梅隆大学长跑队的一名成员,也是史蒂夫的训练伙伴。史蒂夫告诉达里奥,比尔和我正在寻找一位研究对象,要求该对象能够长期参与记忆训练的研究,达里奥同意了。

这一次,我们没有让达里奥自己去思考怎样记这些数字,而是让史蒂夫把他的方法教给达里奥。有了这个开始,达里奥的进步速度比史蒂夫快得多,至少是刚开始时快得多。他经历的训练次数明显比史蒂夫少得多,便能记住20个数字了,但从那以后,他的速度开始放缓,一度达到了能记住30个数字的水平,但似乎史蒂夫的方法对他没有太大的好处了,而且,他的进步开始消失。这时,达里奥开始琢磨着改编史蒂夫的方法。他提出稍稍不同的方法来编码三个和四个数字的数字组,更为重要的是,他设计了一个明显不同且非常适合他的检索结构。尽管如此,当我们测试达里奥怎样记那些数字时,发现他在依靠一些心理过程,它们与史蒂夫开发的心理过程十分相似,运用长时记忆来避开短时记忆的局限。经过几年的训练,达里奥最终能记住100多个数字组织的数字串,或者说,大约比史蒂夫多记了20个数字。此刻,和之前的史蒂夫一样,达里奥变成了这个世界上这种特殊技能最优秀的拥有者,一下子声名远扬。

这里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尽管我们通过专注的训练和走出舒适区,一般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自己做某件事的能力,但那并不是全部。刻苦努力还不够。逼迫自己超越极限,也不够。人们通常忽略了训练与练习中的其他一些同等重要的方面。学术界对一种特定的练习与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已被证明是提高人们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的能力的最强大和最有效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我们会马上进行详尽描述。但首先让我们更加密切地观察,在这种令人称奇的改进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原因。

正版图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才真的存在吗? 1763年,7岁的莫扎特开始了他的环欧洲演出,成为一代传奇人物。莫扎特年纪很小时就能准确辨识任何...
    丹菡阅读 8,881评论 4 106
  • 荐语 打小时候,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灌输了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
    奕博作品阅读 365评论 0 0
  • 打小时候,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灌输了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他们既...
    AKE训练营阅读 615评论 0 1
  • 我就给宇宙哥哥写了一封信,内容是:宇宙哥哥,现在他们一共欠我450万,我有点儿拉扯,也不享受。我也特别的想我的钱宝...
    方丽雅阅读 335评论 0 0
  • 半梦半醒的时候领悟到的。记下来,别忘了。 拿muji to sleep 做例子: 催眠的需求,决定了其”播放优质催...
    喵在野阅读 494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