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5日《林妈妈父母课堂线上公益课程第二十期 · 如何造就有出息的孩子》收获
我想,这节课是所有爸爸妈妈最爱听的课了。谁不望女成凤,谁不望子成龙?
记得求学时期,妈妈常常讲,“看人家谁谁谁家孩子多有出息”,到我自己有了孩子,在他不想学习的时候,我也会唠叨,“你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当林老师在课堂上提出“到底什么是有出息的孩子”这个问题时,我一边听,一边在想,不同的人答案一定不同,那里面掺杂了太多大人们的功利思想与补偿心态,有的人甚至让孩子去实现他当年没能实现的愿望,从孩子身上追寻他自己圆满的人生。
林妈妈课堂是站在正常人的角度、以健康孩子为前提而给出的答案,不以财富为衡量,不以职位为标准,而是多元人格魅力:
什么是有出息的孩子?
1.身体、心理健康(前提)
2.能独立、自主(不过分依赖、被动)
3.有责任感(对学习、对言行、对托付的事物)
4.受人欢迎(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礼貌与爱心)
5.能力强(多元智能开发,优势培育)
6.有追求(有理想,不混日子)
7.爱学习、善学习(有阅读习惯)
8.意志坚强(自律、自觉)
课堂互动中,林老师提出问题:以上8条你最看重哪几条,平时强调最多的又是哪几条?我的回答是:最看重:身心健康、独立自主、有责任感。强调最多:人际关系、有追求、爱学习和善学习。
课后,我好好反思了一下互动答案与现实存在差距的原因:现实中,我看重的那几条,孩子做的还不错,但我强调最多的,他却做的都不怎么样。原因在哪儿?我看重的,虽然也讲一些道理,但更多是以身垂范,教会他做一些事情,并且鼓励他自己决定、自己做事情。而我强调的,真的是止于唠叨,像有追求、善学习,我自己也没有做到,光强调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在这几方面,我们做父母的也要示范,而不是自己消遣时光,却指责孩子没有好好利用时间。
我记得樊登读书曾邀请到《人生效率手册》作者张萌,她考取名校读到博士而后创业,可谓成功人士。但初中以前,她学习很差,以致父母因为谁去开家长会而吵架,但她一直记得每晚一家三口共同读书,探讨《资治通鉴》等著作的情形。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吧。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有了目标,就会爆发出强大的冲击力。
林老师后面讲到了一些具体方法:高峰体现、培育自信、表扬艺术、给孩子尝试的机会,道理我都懂,但践行却很难,发生类似情况时,往往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被情绪带向了偏离之路,把老师讲的也抛在脑后。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正是我目前追求的境界,希望通过自我的不断修行,管理好情绪,将林老师的理论真正实践到亲子教育当中去;同时,少唠叨少说教,多让孩子亲自去体验、去试错。各自在实践中获得快乐,问题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