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争论的故事》教学实录片段1: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刚才说的是书上的四种观点,你们以为谁说得对呢?
生:我支持第四种观点: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前面的三种说法太浅显了,最后一句话才是总结道理。
生2:这句话放在最后,又最深重,是整个故事的总结。所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真正告诉我们的是道理。
师:有不同意见吗?(生都满意地点点头,没有一个表示有异议)
师:(总结)是啊,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光说不做是不明智的,这样只能浪费时间,贻误时机。
《争论的故事》教学实录片段2:
师:听了这个故事,和课文中这些学生的感想。你又是怎么想的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生交流)
生1: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生2: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生3:他们的争论,白白浪费了时机。
生4: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先做起来。
生5:我以为兄弟俩的争论都在说死话,结果大雁飞走了,告诉我们人不能说死话,要相互谦让一点。
生6:我奶奶常跟我说,“好猫不叫”叫得最响的猫不一定是捉老鼠最多的猫,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大家交流了许多观点,更多的是支持:“不管做什么,关键要做起来”)
师:课文中的盛老师支持哪一种观点呢?
生:课文写“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那么盛老师对所有的观点都赞同肯定。
师:你们对盛老师的态度满意吗?
生:不满意,盛老师对什么观点都“赞许”,那我们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学生大多数不满意,部分学生表示满意)
师:同学们,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其实,是很正常的。只要你说的有道理。说兄弟俩很笨,我觉得有理;说他们白白浪费时间也是事实;说没抓住时机也对,说做事关键先做起来也行…… (课堂上叽叽喳喳,议论纷纷)
【分析】这两个案例片段,都抓住了《争论的故事》的主旨设置问题,然后引领学生讨论。片段1,本质上并没有真正进入讨论状态,只是复核文本的语句或观点,学生的理解仅局限于字面意思。片段2,在复核文本观点之后,能够就某一观点进行类比论巧,具有讨论的性质。而且教师的引 领也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征,给各种观点以平等展示的机会,同时展现开放性讨论的提示,将课堂讨论引向课外,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阅读效果。
进行课堂讨论,首先需要确定讨论专题。好的讨论专题,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把握教学重难点,从中提炼既能够牵引文本知识网络的节点,又能够引发学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次需要搭建讨论平台。平台的构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一是民主平等氛围,二是环境场地,三是人员组合搭配。最后是选用讨论方式。诸如自由式讨论和小组讨论,集中讨论和任务分工式讨论,口头讨论和书面讨论,还有竞赛式讨论等等,教师从中选用适宜的方式,尽量发挥讨论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