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已经40岁,从来没有想过中年来的那么快,昨天在公司开晨会的时候,听小伙伴们说80后的那些老人客群,当时我简直惊呆了,我们80后怎么就变成了老人了?我内心从未承认自己是一个中年人,何况是老年人,心里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青年人。
可拿出身份证,然后看着镜子里那个皮肤松弛,有着卡姿兰大眼袋的一张脸,不得不面对现实我确实已经进入了中年。
回过头,看见抽屉里那一本本学生时代的照片,思绪一下被拉回到了年轻时代。
小时候,大人们总会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有一份体面而稳定的工作,在他们眼中好的工作就是吃国家粮就比如说老师,医生,公务员这样的职业。
那时的我也天真的坚信自己将来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2003年我考进了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顺利拿到了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同学们纷纷考进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老师梦。我也参加了教师招编的考试,笔试成绩很理想,顺利进入面试环节,陪我备考的老师说按照我的成绩应该是100%可以进的,但是没有想到最后一个面试出来的人出来后,过了20多分钟公布成绩时我竟然与第一名0.2分的差距被刷下来,后面才得知原来第一名(面试最后进去的那位对手)其实是已经内定的,我们这些没有背景和资源的人只不过是陪跑当炮灰的。
一下觉得所有的努力在这些手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心中有百般的怨气和不服,可是我能怎样呢?那时候年轻心高气傲,心想当不了老师,我可以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条条大路大陆通罗马,于是和男朋友就是现在的老公直接放弃了考编这条路,我们收拾行囊到了昆明,开启了漂泊的生活。
十多年过去了,妈妈看到曾经那些比我成绩差,但是现在比我混的好的同学总要在我耳边念叨几句,你看谁谁谁,现在人家是某某学校的老师,谁谁谁又是某某地方的公务员,而你呢?40岁的人还一事无成。
40岁,我还是一事无成这句话在我的心里被重重的钉上去了,或许妈妈并不是在责怪我,而更多的是在心疼我,工作十多年了,我在设计公司做过行政,也参与过各种投标文件编制,当过幼儿园老师,也经历了怀孕生子重入职场原来的岗位就被人顶替了,又重新找工作,看着这些浮浮沉沉,妈妈总是会说,你看如果当初你再坚持考一次老师或者公务员,说不定现在手里就有铁饭碗了。
每次回老家妈妈总会问我,你后悔过当初放弃考编的决定吗?看你当初从小学到大学,成绩也是很好的,为啥后面就…唉,说完叹口气,然后又说老家的很多人都还以为你现在应该是一个正式的老师呢,(我每次回家好多人也会问我是不是在哪里教书,我都笑笑说没有)说到这里妈妈似乎会想象一下我真的是一名老师,眼里流露出一丝丝羡慕,但瞬间我就看到了她眼里夹杂着一丝丝惋惜和无奈。毕竟在老家人的眼里,老师和公务员才是一份正经的工作。不仅社会地位高,收入稳定,说出去也很体面,像我们这种在昆明打拼的人,只能叫打工。
说实话年轻时候我从未后悔过当初背井离乡的决定,那时候听说在偏远地区当老师的同学们,月收入大概三四千,发了工资也花不出去,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城里太远了。而在城里教书而同学工资也差不多,有时候假期还要补课,周末只休息一天。而当时我的月薪已经远远超出他们很多,年底还会有年终奖,有带薪休假,法定节假日也可以正常休息,该有的五险也有。每年也会有带薪旅游,用我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小日子也还行。
所以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要走,每个人看过的风景也不一定相同,我不必羡慕他们有稳定体面的工作,也不嫌弃我这样漂泊不定的生活,心里就略微有点平衡了。
记不清是具体哪一年,我们动了想买房的念头,只记得那天双方父母也陪着我们去选房,但天不遂人愿,我们看上的户型没有了,剩下的楼层又不喜欢,就这么悻悻而归。也正是这次放弃买房,我们手上的资金拿去投资股市,然而命运就是这么无情,我们遇到了股灾,从此陷入了无比深的深渊,深到我和队友无力承受。
后来的几年,教师的工资越提越高,我的同学们收入越来越好,而我们在外打工的人收入越来越不稳定,很多公司裁员降薪,小点的企业纷纷倒闭,特别近几年,35岁以后的人去找工作都要面临各种挑剔,要么是经历不合适,要么就是年龄不合适,35岁已经成为了一个坎,很多人跨不过去这道坎,35岁你还在基层,就感觉是没有能力,很多单位就嫌弃了。明明招聘的人都是已经35+的人了,却挑剔着来面试的35岁的人。
经历了十多年的打工生涯,今年40岁的我突然有很多很多感慨,是啊,40岁已经是不惑之年。为啥到了这个年纪我就突然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就如妈妈说的,如果我们能坚持考试,也一定是考得上的,毕竟很多同学也并不是一次就成功的,那些上岸的同学有的也考了两年甚至三年,而我们这种心高气傲的人才经历了一次失败就放弃是多么的可惜。
如果当初我们不要那么挑剔户型,我们就不会把钱投入股市,如果我们不盲目投资股市,或许现在我们应该也是住着属于自己的房子里。
所以人总是要为曾经所做的决定付出代价的。
以前总说考上大学就好了,大学毕业就说工作了就好了,可是现在我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似乎没有变得越来越好,倒是越来越焦虑了。
看到过一些文章,说一个人不要和其他人攀比,要和自己比,我觉得这是落寞时候的一碗心灵鸡汤,偶尔喝一喝比较鲜甜,如果喝多了会喝醉的。毕竟我们人是群居动物,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要看看其他人,也要看看世界的变化。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或许唯一不变的就是世界随时在变化,稍不留神就已经被甩出了几条街。
回忆过去那些光辉和落寞,但终究还是要回到现实,人到不惑之年,其实我到突然明白了,既然逝去的不可能重来,既然没有时光逆转机,那就勇敢的往前走吧。
经过这么多梳理,我到坦然下来了,不要去纠结如果当初怎样怎样的那些话,因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走一步都算数。
五年后将会是什么样子,取决于现在的你经历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希望五年后的我不再后悔现在的决定。
不惑之年,也希望能真的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