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金庸去世,我也不用什么文字来表达什么情感了,毕竟这么多人用文字来缅怀他,我再怎么写也总归是重复,就回答知乎上的一个提问,用以悼念我的阅读启蒙书作者-金庸老前辈。
回想最初开始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没有互联网,连书都只能买盗版的,真是感慨万千啊,今天在知乎上推送了一条提问,问金庸的书如果放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会火吗?我是持悲观态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拿金庸小说的开篇诟病说吧,如今哪个网络作家敢模仿金庸的开篇,那分分钟就会被读者PASS掉,因为在金庸的开篇一般不会让你看到主人公,更谈不上来一段穿越的剧情小高潮,如果像《倚天屠龙记》这样的故事情节,直到中场才知道谁是主角,估计连互联网平台的审核人员都不会对你手下留情,直接审核不过,你何来的能火?
金庸的这般开篇,完全是出于对自己的自信,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刚遇见你,跟你耍一个小花样开一个小玩笑,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一般,如今在互联网上,没人敢开这样玩笑,可能是当今大家都彼此不需要再去培养情感了,没时间、没精力、没心情。
还有金庸小说的价值观取向方面和今天的网络小说大相径庭,金庸小说有着为国为民的情怀,这个情怀还包含着一颗悲悯全天下人的心,今天的网络小说,似乎只剩下一些金钱、欲望和占有,悲悯和为国为民这些小调调,怎么能感动今天互联网的新一代读者呢?
这第三呢,金庸的时代是作家话语权的时代,那是一个他们写出什么,我们就要看什么的时代,而今天呢?互联网时代完全反过来了,它是一个读者话语权的时代,读者想要看什么,你就要写什么,不讨好读者,你的内容会被像垃圾一样丢弃,开篇不来个穿越,上来不具有天下无敌的本领,那读者是没耐性继续读下去的。
第四:以前看金庸的小说,源自于对历史背景的嵌入,让你有一种真实感,要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可是金庸圈粉的重要法宝,如今再也没有人可以有时间允许自己先读完那么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常识的时候,才去写网络小说了,最多看看几个宫斗剧,就可以来满满的一盆灵感,真是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可惜大部分都局限在阴谋论上,没了审美层。
听说如今的小说,都工业化了,有的都是几个写手分段编写,完全模块化,给你一个套路,找几个写手,分分钟就可以写出一本小说来,哪还需要你酝酿、构思、起草框架、书写润色,金庸要活在当下,估计连电费都赚不出来,你不写个百来部,你连门槛都进不了,十五部小说就想“称霸武林”我是真的不会相信,“手工活”出来的东西成本,如今很多人是不能接受的。
莫言曾说,如今的小说越来越没有“人气”了,估计这都归功于工业化吧。写完这一段,突然网友来了一句,说如今阿里巴巴都用智能系统写剧本和小说,不用人了,你们都OUT了!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工业4.0?
金庸幸亏早出生了几十年。
文: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