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叨逼逼了,说实话我病了,所以失联了一段时间。今天突然有很想写的冲动。
不过幸运的是我渐渐的好起来了。
今天和好友聊天,好友吐槽了自己的不开心,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都经历。
我说了一句:有的圈子你没必要融入,要学会自己独处,何必为了别人让自己不开心呢?
朋友是那种比较单纯善良的小女生,90后的喜欢热闹,其实也在正常不过,当然这也会给别人无形间带来冷漠和忽视。
我们周围因为不合群,被排斥,因为不会自己独处,所以会感到孤独。
可能你会说:“人是群居性的,团体动物,只要你跟别人不一样了,你比他们弱小,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以欺负你为乐。”
正因如此,大多数人都极力想摆脱“内向”这个标签,,其实有的时候他们并不一定是真的内向,只是不习惯了独处。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当你一个人静静的在书桌前坐着,读着几本感兴趣的书。阳光温润,岁月静好,其实这样的感觉是最令人愉快的。
无论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都需要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交流。我们须要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就是彼此的心理状态,要在一个层次上,在一个世界里。
有的人,当有一天你离开了这个圈子,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有相见的机会,你和他不在一个层次,没必要用自己的不开心去取悦别人。
我其实也是一个比很喜欢热闹的人,曾经也会讨厌这样的自己,为了融入别人的圈子,迫不及待的去做各种改变,然而最后才发现失去自我后,更加迷惘和无助。
事后,你会发现,自己花那么多时间去认识那些无关痛痒的朋友,还不如花点时间更清晰的认识你自己。
你花费太多的时间融入别人的圈子,但有一天你会发觉真的好没有意思,是不是你又开始埋怨自我了。
叔本华有言:“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独处不等于不合群,不等于被孤立,恰恰相反,它是一种优秀的生活习惯。
独处是一门修行。
一个人的独处,需要勇气,信念和强大而丰盛的内心——与外界的喧嚣相对峙,与内心的寂静相持。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读书,一个人娱乐...
帕斯卡尔说过:“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当然从基本面来说,你能学会独处而不孤独,至少能不无聊的打发掉那段时间,心底不会发慌,不会想着要去拼命去找一些人或者事能填满你这段独处的时光。
你能独处证明自己有事可干,继而能感到不孤独,证明你所做的事情至少是你愿意干的事,甚至就是喜欢干的事。
进一步说,人类很多的进步,包括你跟你同事、同学、朋友最终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可能就是在你独处的那段时光里。
独处能让我们尽情的沉浸在自己所喜欢干的事情里,产生某种心流,从而获得大的进步和成绩。
这时候的你,虽然状态上是一个人,但是我相信你不仅不会孤独,可能更会是一种享受的状态。
想起了杨绛先生和钱钟书的故事,我想象不到杨绛先生究竟有多么坚强,丈夫女儿相继辞世,她却能依然一个人乐观坚韧的活着。
一代大师百岁高龄却依然执着的住在老房子里, 我想大概是因为老房子里有夫女曾经生活的气息吧。
两位老人生前把家中所有字画古董全部捐献给国家,这又是怎样的气度,还有何人能与之匹敌。
杨老去世的时候,读者们说 "从此世间,你们仨,再无生离死别"。当时我看到这句话,瞬间泪如雨下,沁湿眼底。
当然,我们没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那个对的人,所以我们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强大,才能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能力去寻找ta。
当你独处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考人生,不被打扰。思考活着的意义,以后的目标,从而拓宽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一个善于内省并勇于改正自身错误的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当然,你如果无法学会独处的话,其实你也可以接纳自己另外一面,为了自己喜欢的事物努力奋斗着!
相信这样的你也会更加独特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