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希夫兄弟的《小岛经济学》。
前文讲到,原本以手工捕鱼为生的小岛,自从发明了捕鱼工具和借贷思维,
全岛生产力迅速提升,岛民们丰富了衣食住行和娱乐运动。
当小岛人丁兴旺,百业萌发之后,大家为了交换商品和服务,【鱼】就成为岛上货币。
由于每个人术业有专攻,岛上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岛民们过上小康生活后,逐渐发展出了低风险储蓄的银行,高风险投资的股票和基金。小岛基础设施愈加完善,对外贸易日益繁荣。
随后岛民们组建了国会、政府、法院、军队、警察,小岛取名美利坚合众国。
政府还成立了中央银行,开始由官方发行货币。
但是美国政府无节制地发行钞票,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
“幸运”的是,享有美元特权的美国,遇到了勤劳节俭的中国,世界格局开始重塑。
中国承接全球产业链和生产力,而美国转向高价值产业和服务业,引发全球经济失衡和货币战争。
今天就谈谈货币的故事--金本位的破灭。
欢迎阅读:星辰的小岛经济学文集
以及三百年前金本位的诞生:牛顿的货币战争--英国币制改革催生出金本位制
货币史学家彭信威:“货币是历史的一部分,研究货币史,总的目的是帮助理解历史。”
第十三章:“鱼本位”的破灭
政府停止用纸币兑换真鱼
在小岛经济学之九:成立中央银行,开始发行纸币中讲过,小岛上的政府发行纸币“鱼邦储备券”,并承诺用这种纸币可以到银行自由兑换成政府储存的真鱼。
随后,由于岛上政府印发了越来越多的纸币并流通到全世界,大家也都意识到小岛政府可能拿不出这么多真鱼来兑换。
岛上和岛外的居民们为了保住自己的财富,于是纷纷前去小岛银行,要求把手中的纸币兑换成真鱼。
小岛政府原本就是无中生有印发的纸币,当然没有存那么多的鱼,这哪扛得住兑换啊。
随着全世界纷纷前来挤兑真鱼,小岛终于无鱼可换了。
无鱼可换,无须再换。
小岛政府干脆宣布:“今后停止用纸币兑换真鱼!”
这个事情是很不讲理,不过政治家经常不讲理。
毕竟利益才是首位的。
到此为止,“鱼本位”的历史就终结了。
关于美国货币的历史,可以看弗里德曼的学术著作《美国货币史》。
1944年前,占首要地位的全球结算货币,其实是英镑。
时间来到1944年,美国在二战中跃居霸主之位,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市组织44国召开国际金融会议,主导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该体系规定每35美元兑换一盎司(28.350克)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由此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霸主。
布雷顿森林会议也促成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建立。后来,由于美国发行了太多美元,逐渐无力使用黄金兑换。
至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美元仍保持着全球结算货币的地位,但已变为纯信用货币。
此后美国开始走向超发美元与贸易逆差的不归路。
为什么是黄金?为什么是金本位?
人类发现和使用黄金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长。
早在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已经识别了黄金。
公元前3600年,古埃及人最先冶炼并使用黄金,形成人类最早的“黄金崇拜”。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虞(舜的国号)夏(禹的国号)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可知约在公元前1800年的夏朝,中国人就已经利用金、银和铜作为货币了。
我国甘肃玉门出土了夏代的金耳环,河南安阳殷墟、四川三星堆出土了商代的金器和金饰品。
春秋时期《管子·地数》记载“上有丹砂,下有黄金;上有磁石,下有铜”,说明那时已有采金知识。
战国时期随着商业的发达,黄金成为通行的货币,加上统治者奢侈生活中的装饰需要,黄金的需求和产量随之增加。
而黄金受到全世界的喜爱和认可,并被作为通用货币,有其必然性:
- 黄金携带方便,不易损毁,性质稳定,可长久保存不变质;
- 黄金存世稀少且不易获得,物以稀为贵,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不容易扰乱市场;
- 金灿灿的颜色像是太阳,色泽动人,容易与太阳崇拜联系起来,被认为象征高贵、光荣和辉煌;
- 黄金易于分割和加工(原因是韧性和延展性好),因此适合用于贸易结算(金砖、金块、金条、金币、金叶子、金元宝、散碎金子),还适合制作成精美繁复的装饰品,戴在身上一举多得;
- 金色易于辨识,其反射的金色光芒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不容易丢失或遗忘;
- 黄金密度大,手感沉甸,握在手中能够给人以踏实的感觉;
- 来到现代,黄金可制作超导体与有机金等,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通讯、宇航、化工、医疗等领域。
因此,黄金是被全世界人民自发选择的货币,自然而然地在全球形成了“金本位”的货币制度。
马克思曾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黄金?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金这种密度极高、性质稳定的金属元素,并不是地球自身形成的。
地球上的黄金大多来自地球形成初期的宇宙小天体撞击,而黄金由于密度大的原因,99%以上都在几十亿年的长期演化中沉入地核。
地球黄金总储量约48亿吨,在地核内约有47亿吨,地幔8600万吨,而分布到地壳的只有几千万吨。
根据2019年的数据,全球中央银行黄金储备约3万吨,私人手中所持黄金约13万吨,现存已探明可供开采的黄金储量不足10万吨。
因此能够被人类发现和开采的黄金,不到地球黄金总储量的万分之一,主要来自火山喷发、陨石撞击,或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残存于地壳的很少一部分。
“金本位”的矛盾性,出路在何方?
在农业时代,生产效率未得到飞速发展,因此黄金能够作为价值相对稳定的货币。
但是进入了工商业时代,生产力大幅提升,
储量和产量有限的黄金会导致通货紧缩,就无法再作为全球的货币,当然也无法支持纸币的金本位。
工商业时代的金本位,从其诞生之初就伴随着不可解决的矛盾性。
原因呢,不仅是由于【人多、商品多】导致黄金不够分,更严重的是,
长期的通货紧缩会限制经济发展,人们不愿花费,不敢投资。
而政府一旦通过增发货币解决“通货紧缩”或是“财政赤字”问题,又没有足够的黄金来满足兑付需要。
因此,要么通货紧缩导致经济崩溃,要么财政赤字 -> 超发货币 -> 国库黄金不足兑付,
这就是国际经济学界著名的“特里芬难题”。
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中国军队勇敢作战,反抗美国侵略。
由此加速了美国财政赤字问题,导致美国超发货币和黄金外流。
美国于1947年发起的马歇尔计划(对欧洲战后援助计划),也超发了大量美元。
并由此成立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是当今仍有巨大影响力的经合组织。
“特里芬难题”这个矛盾的链条一旦被看破,于是,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带头从美国换取黄金。
各国政府和人民有样学样,导致美国国库的黄金锐减,美国政府无法满足黄金兑付美元的需求。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美元-金本位”制度,于1947年正式开始运行,1971年破产。
这个天生矛盾的国际货币制度,享年24岁。
但国际货币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在1971年后,没有任何国家发行过具有实际财富锚定的真实货币。
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货币实验。
那么,出路在何方呢?
中国经济学家张五常在《货币战略论》中建议,人民币可以将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定为锚,
中国央行通过调节人民币供应量,维持人民币币值相对于锚的稳定性,以此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那么,就先讲到这里吧。
很开心你读完此篇。
我是星辰,金融IT从业者。
已过而立之年,2020年是摸索前行的一年,和夕月一起立下了发文分享的flag。
如果你感兴趣,不妨常来看看,我们成长路上或许会有共鸣。
我们的博客站:https://xiyuechen.net
微信公众号「星辰和夕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