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炸弹:2018年西政考研初试成绩已经在重庆研招信息网上公布。”看完之后,刚躺下的我立马起身点击链接,但是可能由于登陆的人太多,网络瞬间崩溃。登着登着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后直到中午才查到成绩,成绩既出乎意料又是意料之中。怎么说呢,总成绩不过国家线(与去年相比)是我的意料之中(凭我的实力,2个月不到的复习时间怎么奢望逆袭,之前花时间去准备司法考试去了),但是感觉专业课二超级简单居然也考这么点分数就真的难免失落了。如今已是下午,回忆这近一年的时间,总结失败经验,也想给即将成为一个法学毕业生的你一点启示。
一、决择是关键,能力是硬件。
决择有些时候往往决定着成败,对于法学毕业生来说无非会面对以下两大决择难题。第一个问题是“先考9月份的司法考试(今年改叫“法考”),还是专心复习12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呢?”虽然都是考查法律,但其实两个考试还是有区别的,前者主要考查广度,就是考你知不知道这个法条,会不会用这个法条,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后者注重的是考查深度,就是你对这个法律概念的理解程度能达到哪个层次,题型以论述题为主。那么应该怎么选呢?首先,你要评估自己的知识能力,要搞清楚你自己是哪一类学生?是期末试突击复习屡试不爽型,还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学习专业知识的学“僧”?建议前者优先考虑司法考试,后者优先考虑专心复习研究生入学考试。以上是针对只选择专心备考一门考试的学生。这就有同学说了,那我牛X啊,我两个都考“你吹我咩”?当然可以,珠峰之顶也有人可以企及,但不是一般人能够到达。有的奇才两门考试都高分通过。我也曾误以为我是奇才,但现实是啪啪啪地抽打我的脸,自然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那么如何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有能力可以同时拿下这两门考试呢?请你抽出4天时间,分别完成最近一年的该两门考试的试卷(最好是在图书馆严格按照正式考试时间完成),完成之后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之后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要“一把抓”(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拿着一套北大学硕民商专业的研究生入学初试试卷,摇头晃脑,咬舍笔杆,才300分不到(满分500分),参照往年成绩要360左右才可以进复试,那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选择一门考试或者换其他学校吧)。
第二个问题就是到底要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的问题。还是那句废话搞清楚你自己喜欢干什么,更重要的是你擅长干什么。如果你在大学期间担任学生骨干(或社团部长以上),喜欢并擅长组织活动,善于和老师同学沟通,那么大部分这样的同学可以考虑先工作。而喜欢自己思考,偶尔会沉浸在自己思维世界的学生可以考虑先考研究生。当然这并不绝对,比如你想提高自己学历后在更高的初始平台上找工作(就法学毕业生来说,市级以上的检察院法院岗位基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好你自己。
你总会发现图书馆里面有些人在假装学习,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典型表现:起了个大早,趴在桌子上一睡就是一个上午,或者做了一篇阅读看半个小时手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手机放在宿舍,那有人说了那有人找我怎么办啊?那你就买个电子watch咯,有人打电话你也可以知道。其实说句实话如果没有男女朋友,一般不会有谁找你,一般的事情晚上回去处理就是了。很多人一直对自己有两个误会:1.以为自己不是谁 2.以为自己太是谁了。关于如何改善学习方法,推荐公众号“白诗诗”(该公众号虽然不是每日更新,但是必出精品,真的不是在打广告)
三、好好找一个研友。
不要误会,不是叫你找一个男女朋友(反而对象关系不好的是时候该解决了啦,听见有人在说我渣渣了......)。是叫你找一个能督促你的考研小伙伴。最好不是考同一个学校的,同一个学校最好也不要是同一个专业的,否则难免会有敌视心理,看见他学习了,神经又紧崩了,心想着怎么办,刚上厕所又多花了几分钟,内心无限自责,久久不能平复。精神这样长期高度紧绷,估计还没到考试就先给人带走了。当然,只是夸张地开玩笑而已。
四、理想还是要有的,因为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有句话说:“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句话激励了多少学子勇闯独木桥。但是如果你上过考研政治培训课,你就知道,梦想之所以是梦想,是因为它实现不了。但是,理想不一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因此,根据自己的能力树立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是十分必要的,它会在你最无力的时候(备考疲倦期)唤醒你。虽然这次失败,但明年我还会和你们一起奔赴考场。
最后,希望我的失败可以给你启示,带你走向成功。
2018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