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会对芬兰教育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她依靠“教育”让整个民族在二战后重振,社会重生,还因为她们有全世界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芬兰这种均衡的教育成果,不仅让学生得以在“人文”和“数理”两大范畴之间正常有游走学习,还显示出城乡与贫富之间的教育资源与平等受教的差异相当之小。
先见林,再见树,就是芬兰式教法,也是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而我们习惯的教育是先见树,再见林。
先见林,就是让孩子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而先见树的教育模式就是,可能在还没有机会见到森林时,不少学生就在漫长又注重于细节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而半途而废,因而错过了透过一棵大树看到整座森林美貌的机会。
比如我们对孩子的英语启蒙,正确的方式可以是情景式浸入,让孩子通过儿歌日常对话等,感受英语的语感,然后再逐渐去学习单词语句。而不是一开始就从枯燥的字母,音标学起。
先见树的教学方法,让很多学生在反复学习磨练的过程中,因为自己无法很快领悟掌握所学的内容,所以就觉得自己“没有天分”,失去兴趣,导致最后放弃这个学课,也难以继续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芬兰的教师
在芬兰,虽然基础教育的教师薪资水平远远比不上律师和医生,但是教师是高中生的首选职业,也是相当受尊敬的行业。教师的专业足以与律师和医师相提并论,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也被赋予相当高的期许和社会责任。
对于教师,国家取消督学与教师绩效考评,让地方政府自治、教师自主权至上,中小学教师具备硕士学位、幼儿园教师具有学士学位。
芬兰的老师不批改作业,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相互核对答案,或者老师在课堂讲解后,由学生自行订正。这个行为,或许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不解,但是他们却认为,老师不批改作业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准备课程、思考、休息,而且本来就有答案本,学生可以自己就去核对。不止不批改作业,他们在其他“形式”事务上也几乎不去花费时间,比如写家长联络本,参加老师之间的评比等。
1994年芬兰教育开启重大革新,中央只负责厘定课程大纲,由地方政府去真正落实。不仅各级教育机构和学校都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也扩大和深化了教师参与教学规划的热忱和自信。当学校老师觉得自己拥有改变社会的能力与参与感,整个教育体系就会有向上提升的动力。
教委会认为,老师的工作已经相当多了,需要花很多时间在做课程与教学的策划上,不需要在枝微末节的细节上打转。老师的目的是带大家去寻找一个思考和自我学习的动力,而不只是帮学生提供答案。
芬兰的平等教育
在芬兰没有“差生”,或者说“差生”如果在芬兰就是幸福的。
重视教育的国家很多,因为大家都明白,唯一能建构起国家未来的,只有人力资源,而良好的教育,就是把人力资源转换为人才的唯一窍门。芬兰早在17世纪留在典章里订下规范:凡是即将结婚的夫妻,都必须要会识字,才能步入礼堂,因为教会希望年轻人都能阅读《圣经》。
芬兰重视教育独特的体现在——平等受教。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全世界教育落差最小的国家。当大多数国家都在激烈的进行教育竞争的时候,芬兰却都归于最根本的人性化思维。真正的行之自然、不急不徐、不争不抢的去进行基础教育,没有无谓的“竞赛”、“排名”。
学校里所有的评估考试,都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哪里去自我改进,提供日后成长的基础与学习能力进步的空间,从来就不是要去挫折学生与老师的士气,成为讥评他人落后、不长进的工具。
他们不鼓励、不强调学生从小竞争,而是去启发、协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同时建立起可以一生追寻的正面学习心态。
在小学到中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数理解析能力、日常生活技能等,着重理解,探索原理,希望孩子们透过教育,知道大部分知识的起源,学会知道问“为什么”,了解事物的所以然。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反复训练,更不教导快速成功的诀窍。
特别的是,芬兰除了花费许多人力精神在基础教育上外,还会给跟不上进度或者一时学习缓慢的学生,都能有额外的辅导、关怀和资源挹注。
比如混龄教学,并不是参照蒙特梭利教育,而是由于有些地方人口稀少,不得已而采取的教学方式。但是混龄教学对老师有着极高的挑战,要看老师的教导方式,组织协调能力等。
除此之外还有引导班。引导班的孩子可能跟大多数孩子并不一样但是他们并不会被称为“差生”。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都和别的学生不同。比如会特别设计可以从实践中去学习的模式,而且还会和孩子一起规划课程内容,从他们有兴趣的方面去着手。这样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充满期盼来上学。
不断强化教育、辅导学习能力比较低落孩子们的教学,是一项耗时费力,并且需要庞大教育资源的工作。芬兰政府在各地学校,从一到九年级都是不断的投入与深耕。
“不让一人落后”,这样的教育是多么的伟大,这应该才是教育的本质。唯有尊重“众生平等”的教育观念,才会有孩子和国家更好的未来。
有多少孩子被从小贴上标签,被制度放弃。既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就没有人可以自我放弃,更没有人有权利去决定哪类人是可以被放弃的,尤其是还在成长中脆弱的孩子。
学校只看升学率,只关注达标准线的学生。但是,状元和高分的只是少数,被放弃的才是大多数。
人生不是一场赢在起跑点的百米冲刺,而是一场与自己赛跑的马拉松。
即使赢在了起点,也会中途把气力和耐力用尽。一开始跑在前面的孩子,如果动力无法来自自身,而是来自社会与家庭的压力与期望,那人生从小就少了自发性的热情,最后还是无法将人生的马拉松跑得精彩、完整。
有多人人大学毕业以后就再也不想学习,有多人始终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也避之不及的事情。
芬兰的学生,不需要“赢在起点”
在芬兰没有“资优班”(实验班,火箭班之类),孩子满七岁才能入学,学校不标榜精英培养。青春期的学生,从六年级起,女生就开始化淡,妆涂睫毛膏,挑染头发。但是师长却任其自然发展,没有刻意管制,反倒鼓励孩子们表现得落落大方,成熟自得。
他们没有统一的校服,上课时数少,假期长。
有的小学前两年会分成三年来让学生读。通常我们会更推崇“跳级”而不是“留级”。但是在芬兰,却认为,人生事物最重要的启蒙,就在这个基础,是人格养成最重要的阶段,急不得。
芬兰教育者认为,孩子在10岁以前是一切学习态度养成与阅读习惯建立的基础阶段。如果能及早在各方面多加察觉到需要协助的孩子,并配合他们设计出适合能力发展的课程,即使多了一两年时间,相对日后整体教育再为这些孩子额外辅导的资源也降低了。
信任,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他们认为:赋予自由,就是责任的开始。唯有生活教育充分结合的学校教育,才能达到让孩子永续学习的基础。
在芬兰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都能保持独立性,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管理,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启动学习的动力和寻找事物本质的兴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愿意给孩子希望,以及耐心陪伴、等待他们的老师、学校和社会。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都应当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教育,而不是因为某一方面跟不上“高标准”而被“放弃”。
帮助启动孩子学习的因子,引领他们走向社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才是教育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