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 与 家 庭
爱是宇宙的基本动力。爱有各种各样的,如父母与子女之爱,同伴之爱,博爱,性爱等等。其中,性爱当然是最富魅力的爱。即使在原子的层次上,也存在着粒子之间的“异性相吸”。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物体,都存在着基本的“内在结合倾向”。这种“内在结合倾向”,在无机物中是物理引力,在动物界是本能的吸引力,在人类就是心与心的吸引力即爱情。
性爱所包含的合为一体的欲求是人类基本的欲求,这种欲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越轨。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要求与他人结合在一起,这种欲望是人类最强大的动因,最原本的激情。正是这种力量使人类成为一个整体,使民族、家庭、社会成为一个整体。无法与他人结合意味着不健康或毁灭。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存在。”
如今,由于知识迅速更新,信息极为发达,因此,人们往往要耗费多年的时间,投入许多心血并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去为谋职求生进而成就事业做准备。在毕业离校后,还得继续学习知识与技能,以便跟上社会的发展潮流。据哈佛大学商学院估计,为了在商业上保持竞争的优势,大学毕业生必须在每7年中再学相当于大学4年所学的知识总量来补充自己的储备,谁都舍得此番花费去投资事业。
然而,人们对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这种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必须的知识肯花多少兴趣、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呢?须知,关于爱的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婚姻家庭的成功,人生的幸福。一个人,即使有辉煌的事业,但家庭生活却一败涂地,其人生能算是成功的吗?何况,家庭生活是否稳定、幸福,又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健康,最终也会影响到事业。因此可以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成功能够替代婚姻家庭的成功,也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而且,事业的成功只是一阵子,婚姻家庭的成功却是一辈子。而决定家庭生活幸福与否的核心要素,就是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帕克指出:“大多数精神疾病都起因于对爱的误解或思想上的混乱。爱既是导致许多精神疾患的原因,同时又是治愈这些病症的良药。”他继而说:“家庭生活的经历往往会决定孩子对世界的看法。生长在温馨而充满爱抚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把世界看做一个温馨而充满爱的地方。”而在冷漠和充满敌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则“往往把世界看做一个充满冷漠和敌意的地方”。
爱既然如此重要,那么,人们到哪里去学习爱呢?
首先,一个人是在家庭中诞生,又在家庭中开始成长的。因此,家庭便是每个人学习爱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学校。家庭中的关系带有自然性、亲昵性,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模式。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在其《社会文化动力学》一书中所说:“家庭是社会关系的最基本形式”,无论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地位、财产、声望,无论是健康的人还是病、弱、残者,家庭都是他(她)须臾不可缺少的地方。
家庭是可以培育出最强烈的、最真实的、最不可摧毁的真爱的场所。由于家庭培育了孩子的爱,他们成长为未来能够去爱和被爱的朋友,进而学习做爱侣,结成拥有真爱的夫妻,然后做有爱心的父母。科学研究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爱是从家庭内被培育、得到成长并开花结果的。自幼未在家庭中学习到爱的人,是很可悲的。日后的各种问题,都可能根源于此。
个人影响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社区影响国家,国家影响世界。这是一条无法否定的规律,从正面和反面都是如此。
正是由于家庭在培养爱的能力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我们才会看到,近年来世界性的家庭动荡和解体在多少当事人尤其是孩子身上留下了令人痛心的后患。难怪,1995年美国家庭会议所提出的报告,称“解决许多社会问题的良策是重建良好的婚姻与家庭”。研究者建议,美国人应当把社会社会争论的主题从离婚和如何对付离异家庭的问题转向如何重建婚姻,这意味着文化上的转变,即从离婚文化转向婚姻文化。
(二 )爱的成长
人的一生,在其生命周期上要经历四个层次的爱,即:子女之爱,朋辈(兄弟姐妹)之爱,夫妻之爱和父母之爱。因此我们说,性爱并非突然到来的,它是人类爱的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了解爱的整个发展过程,也就不能把握作为婚姻基础的性爱本质。
在爱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爱的给予和获得都有其不同的目的和性质,而与其他阶段相区别。一个阶段的爱传授一门特殊的课程,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在家庭这个学校中,在一个爱的层次修业成功,对个人在下一个爱的层次上所达到的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在人的生命周期内,四个层次相互连接和交错,每个层次都以另一个层次为参照,前一阶段中的成功为后一阶段的成功作好准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经历着这些爱的层次,但往往不完善,也学习了这些课程,但往往没学好。每一个爱的层次毕竟都有其理想的水平。这一理想是据以评判个人在这一领域所达到的成熟程度的标准,也是与个人成长阶段相关联的一切道德伦理的基础。
下面让我们来仔细看看这依次传承的四个爱的层次,以及每个层次所传授的的基本课程,以便了解家庭作为爱的学校的运作方式。
1.子 女 之 爱
子女的身心成长靠其父母爱心的滋养,父母之爱使子女得以全面发育成长,就如天上洒下的阳光,使花卉果木茁壮成长,枝叶茂盛,果实甜美。父母倾心之爱感应出子女心中的爱,父母之爱使孩子产生安全感、自尊感和自我价值感。孩子爱的能力是对其所受到的父母之爱的回应。诸如自信、诚恳、开朗和遵纪守法等素质都是父母之爱的成果。
子女之爱在爱的层次中最为初级的。子女的义务主要就是接受父母的爱,并对之作出回应。
父母代表家庭这个整体,子女归属的第一个群体。子女最初往往只看到全景的一部分——“我”,父母则看到了全部即“我们”。所以,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指导。例如,有时候,孩子不愿意中断游戏坐下来吃饭,但父母知道,家庭是一个整体,有其作息时间,要求孩子做出一点小小的牺牲。
家庭的集体生活是在一个更大世界中的成功生活之开端。一个人的工作、社会活动、人际关系和公民身份都会不断要求其在某个场合某个时间遵从一定的秩序,为的是尊重自己所属的集体,包括家庭和社区、社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子女最初对家庭这一集体做出的反应是,学到了尊重和服从集体的品德。
过去,人们常常用流传下来的故事、歌曲、童谣和游戏向孩子灌输服从和其他品德。学生抄写下来的句子都颂扬了诸如谦恭、感激以及对他人和对自然的敬重之心等等美德。西方教育家威廉·巴奈特和约翰·西尔伯都认为,这种故事、童谣和游戏在儿童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巴奈特说:“父母的责任表现为爱护子女,而子女的责任则表现为遵从父母。”
子女遵从父母是基于对父母的信赖,父母是以其真爱赢得子女信赖的。至于感激、理解和移情,还有待以后发展,但幼儿必须全心全意地信赖父母的教导;一个得到父母爱的孩子才易于信赖父母。
当然,如果要子女服从,但指示又是不公平的或无视子女利益的,在这种情况,任何孩子都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为人父母的,必须努力使自己公正。人类生来就有良心,它是公正的度量仪。如果指示本身不当,成为一种苛求,服从就不是一种令双方愉快、给彼此带来酬答的事情。父母应当尽力做到既严格又公正,处处体现出对孩子的关爱与体贴。子女如果与父母之间缺乏强有力的、健康而公正的爱之纽带,那么父母的指示就会招致反感、不满甚至仇视;这种态度如果发展到极端,便会导致孩子最终反对一切权威。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权威等同于滥用权力。相反,一个得到父母深爱的孩子,很乐意接受父母的指引,接受父母的价值观念。孩子只有在感觉到父母真正爱自己、接纳自己的情况下,才会认同于父母。因此,父母必须确保子女感觉到了真正的爱。
正是在这一最为重要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中,个性的基础开始形成。父母之爱越是发自内心,处于子女之爱阶段的孩子就越是幸福、健康、有成就动机和创造力。
不过,溺爱而不加管教不是真爱。物质利益、吃喝、礼物和一味赞美不能代替真爱,真爱既教会孩子如何玩耍游戏,又教给他们如何做事和负责任。
根据儒家经典,孝顺是一切美德的源泉,因此也是对孩子进行道德教导的起点。孝顺包含着一种感激之情:感激父母生养子女,使子女来到这个世界之上。孝顺是对父母的期待和需要做出的回应,帮助父母完成维持家庭的艰巨任务;孝顺还意味着对家庭这个集体的利益做出无私奉献。
2.同 伴 之 爱
人爱同伴,是学习的结果,因为长辈也爱他们的同伴。同学爱同学,是因为老师公平对待所有学生,爱所有学生。学会爱邻居的孩子,是因为父母爱那些孩子,让自家的孩子与邻家的孩子分享玩具等等。同伴之爱的爱心源于垂直(即上下)关系之中。同伴之间的爱以后发展为友谊,并最终发展为宽容和合作等社会美德——即所谓的“兄弟姐妹情谊”。
在同伴之爱阶段,孩子学会理解“长幼有序”。年长孩子通常享有长者的地位和责任。明智的教师和辅导员会鼓励年幼孩子接受和尊重年长者的地位,同时也会督促和鼓励年长者爱护年幼者。
孩子日后要学会如何成为父母,其最初的步子就是由这里迈出的。大多数孩子都会接受帮助年幼者的思想,并踊跃地去做。同伴之爱阶段为以后的夫妻之爱和父母之爱奠定了基础。通过鼓励年长孩子爱护年幼孩子,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竞争和敌意转变成合作倾向和真正的利他主义。
在学校或群体中,通过培养一种“大哥哥—小弟弟”的关系,可以减少同伴之间的争斗。纽约州某私立小学校长沙龙·古特曼曾描述了他在韩国汉城“小天使演艺学校”中所见到的长幼关系范式。当时她是该学校学生宿舍管理人,学生中有来自东方和西方的孩子。演艺圈里通常到处都是嫉妒和争斗,在青少年中也同样如此。但这所学校却制定了一条简单的规矩,完全是韩国传统的。所有的孩子按年龄排序,采用韩语中的尊称。在韩国,对长辈需采取一种比较郑重的说话方式。按此规矩,年幼学生对年长学生说话时必须采用特殊的敬语;反过来,年长学生对年幼学生的说话方式则表明后者需要特别关怀。
这条规矩一旦建立,就会立竿见影。宿舍里一片平和气氛。年长的孩子由于已经得到了年幼孩子的尊重,就不再摆架子,转而开始指导和保护他们,甚至在年幼孩子中还承担起仲裁者的角色。而年幼孩子因为已感觉到年长孩子的保护和爱护,也不再需要咄咄逼人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对集体有利的变化。
同伴之爱阶段是训练无私的爱的时期,也是一个学会分享的时期——分享任务与活动、分享设施、分享交通工具、分享教室。青少年们在最自然的学习和游戏情境中,达到互相了解,相互包容。同伴之爱阶段对婚姻中的夫妻真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准备,因为正是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通过直接与他人相处,了解了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
同伴之爱阶段是一个学习如何爱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那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的时期,因此也是青少年发展人格的时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通过勇敢的行动,我们变得勇敢了;通过同情别人,我们变得有同情心了。同伴之爱阶段由于尚未承担养育孩子或维持生计的责任,因此是一个发展人格品质的好时机。像同情心、毅力和自我牺牲等品质可以通过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关心老人或病人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而得到发展。这些人格训练活动既为帮助有需求的人,也为日后去建立真爱的婚姻打下了基础。因为在许多集体场合中,学生必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脾气、欲求、自私心理等等。这是一个良心得到净化的时期。孩子们在充满磕磕碰碰的同伴生活中,养成了说“对不起”和接受别人道歉的习惯。这是一个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期。通过集体活动、专门的兴趣小组、校内体育活动以及参与社区服务,青少年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能够包容不同的人和事,学会了宽容和忍耐,也学会了解决冲突的本领。婚姻关系中不可能没有差异和争执,所以,这些都在为今后的婚姻进行极为可贵的准备。
3.夫 妻 之 爱
夫妻之爱是通过婚姻的法定形式来实现的。前面说过,性爱是所有的爱之中最复杂、也最具魅力的爱,它是通过学习而具有的能力。真正成熟的性爱即夫妻之爱,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一种价值观。
婚姻是通过爱情而走向两性同体的旅程。诚如有人曾经描述的,婚姻应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一个人哭泣时,另一个人会尝到泪水的咸味”。
(1)亲密关系
人都渴望与另一个人在情感上达到亲密的程度,渴望被对方理解、欣赏、接受和挚爱。人对亲密关系的需要甚至比强烈的性满足更加迫切。心理学家罗洛·梅亚说:“对人类来说,更为强烈的需要不是性本身,而是关系、亲密、接纳和肯定。”
亲密关系(或一体性)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时间、关怀和爱心。夫妻双方必须彼此为对方创造一个情感上的安全区。这种安全感对婚姻来说必不可少。只有在安全的情感基础上,夫妻才会开始在理智上、情感上、经验上和性欲上越来越深层地展示自己。
心理学家约翰逊博士在《今日心理学》一书中说:“无论对儿童还是成人来说,爱的核心要素是相同的——需要感觉到情感上存在着某个人,感觉到你可以与某个人发生联系,他会对你作出回应,特别在你需要的时候。爱的本质就是伙伴对你的需要做出回应,这使人感到世界就像自己的家,而不是一个危险的地方。”
如果真如约翰逊博士所说“爱的本质是伙伴对你的需要做出回应”,那么,学会把另一个人的利益或需要置于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之上,是婚姻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只有学会满足对方的需要,才能达到真正的亲密或一体性,也就能创造出真正的情感安全。
(2)夫妻忠诚
人类渴望亲密关系,同时又害怕这种关系受伤害。这就是性贞洁对婚姻具有极端重要性的原因。夫妻之间的性关系是他们感情上的亲密在生理上的表达;它象征着夫妻的一体性。性是婚姻关系中强大的力量。
正因为夫妻的性爱与亲密关系的一致,才使夫妻忠诚受到双方的珍视。无论一个人对妒忌、占有欲和性自由持如何“开明”的态度,由性不忠所引起的情感伤害都是难以弥补的。事实上,如今的夫妻离异案件中,“第三者”、“婚外情”即性爱受伤害,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原因。
夫妻关系因性的不忠而遭到扭曲,哪怕私情尚未暴露。隐瞒的私情犹如身体中尚未发现的癌症:即使不为人知,却已在侵蚀着肌体的健康。当夫妻关系中出现这种最大的不诚实时,真正的亲密情感就不复存在。隐藏着私情的婚姻是岌岌可危的,或迟或早,总会瓦解。
心理治疗学家和家庭治疗专家弗兰克·庇特曼说:电影、小说和流行文化将婚外性关系神秘化、浪漫化,并使之显得更有吸引力。庇特曼博士说,他在临床治疗中发现,不忠是造成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这是婚姻双方可能经历的最具破坏力的体验。
流行的神话夸大了实际发生私情的人数,鼓动了“人人皆可为之”的社会心态。其实,在大多数健全的婚姻关系中,不但双方保持着忠诚,而且还坚定地相信,不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错误的。
与此相关的其他神话则鼓吹,婚外情能激活、深化或在某种意义上改善婚姻关系。事实上,婚外情常常毁掉了婚姻。有些配偶能够宽恕对方,弥合创伤,使婚姻关系继续下去;在个别情况下,由于夫妻双方敢于面对婚外情背后的原因,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也使婚姻关系得到了改进。在这种情况下,婚外情确实可能在某种意义上加强了婚姻关系。有时,婚姻中缺失了某种东西,婚外情就成了最响亮的警报。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婚外情都最终会瓦解婚姻和家庭。
有些人认为,婚外情是因为感情冲动和性吸引力而发生的。庇特曼的研究表明,情况并非如此。他采访了一些有婚外情的妇女,她们由于婚姻关系中缺乏亲热的对话和亲密的关系,所以想通过婚外情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婚外性关系是次要的,也许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对有婚外情的男子来说,同样如此。《新闻周刊》一则关于婚外情的封面报道指出,大多数婚外情花在电话上的时间大大多于花在卧室里的时间。西方有一个老生常谈:当男人投入另一个女人怀抱时,总是声称“妻子不理解我”;其实,他不过在寻求家中得不到的那份欣赏和理解——亲密情感。
(3)爱的存取
婚姻咨询专家盖利·斯莫利把婚姻比作银行的账户,把爱情比做存款:一个人在感情上如果取款比存款多,其婚姻便会破产。美好的体贴、表达良好意愿的姿态,轻声但深情地说声“我爱你”,或共享温馨的时刻,所有这些用银行的术语来说都是存款;而伤人的话语,大大咧咧的行为,漠不关心,发号施令以及其他任何打击对方热情的言行举止,都可以称之为取款。
如果双方都能认真观察婚姻的“感情银行”是如何运作的,就会自觉地控制,即不能大笔取款,而要不断存款以增加账户上的余额。斯莫利要求夫妻们存款5次,而后才取款1次。这样,婚姻关系才能保持健康。有趣的是,5次积极的行动对1次消极的行动这一比例与儿童意志学家观察健康的母子关系后得出的比例正好相同。
4.父 母 之 爱
真爱的婚姻有助于个人的完善,它为个人的最大发展提供了环境,它融合两支血脉,创造出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核心。夫妻在生理上合为一体之时,往往也就是他们开始为人父母的历程之日:即他们由此进入了父母之爱阶段。
孩子的降临完全改变了夫妻生活。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为人母者没有一个是真正自由的。父母的角色包含着自我牺牲。父母之爱是所有各种爱中最为无私的爱,也是最深沉的爱,它是家庭关系的根基和核心。
母亲妊娠期间,孩子在母亲的子宫内发育,从母亲的身上获得营养;在经历痛苦而艰辛的分娩过程之后,父母要对初生儿连续数月地付出无微不至的照顾;哺乳的母亲把身上的养分供给孩子;父母的社会生活和工作也因为要满足婴儿的需要而不得不作重大调整。单单让婴儿存活下来,就需要父母不断给孩子换尿布、喂食、哄他睡觉、为他洗澡、照顾冷暖、保护健康。孩子需要大量的爱和奉献。尽管如此,充满爱心的父母仍为新承担的责任而欢欣愉悦。慈爱的母亲与新生婴儿之间的沟通,充满爱意,充满神奇,父母沉醉在创造生命与抚育生命的幸福与幸悦之中。
研究亲子教育的专家们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慈爱的父母双全的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在这里,儿童形成了认同,掌握了规矩,受到了道德教育,而这些对儿童个人全面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芝加哥大学的琼·埃尔斯坦博士认为:“每个儿童需要也有权利通过与成人的持久关系而得到爱和照顾,这是一条起码的真理。就我们所知,养育儿童的最好环境是由已婚双亲组成的尽责的家庭。”儿童的内心成长要靠父母的爱来滋养。他们的爱就像天空洒下的阳光,使植物茁壮成长,绽开满树花叶。
大家都知道这样一项科学实验,即把一群小猴子关在笼子里,只给它们安排一个代理母亲——一只布猴子,而由饲养员来满足小猴子生存各种要求,结果发育生长情况不佳。作为参照组的一群小猴子比较幸运,它们同自己真正的母亲在一起,在母猴的照顾下,正常地、幸福地成长。这说明,即使在动物世界里,幼兽需要的也不仅仅是饮食,它们需要父母的爱和关心。
随着子女的成长,父母的作用不是弱化,而是强化了。在若干年里,父母从物质上支持着子女。一旦子女学会照料自己的基本生活,父母的任务就变得更加复杂了。父母必须教育和指导子女,引导他们守规矩、有良心、讲信用等等。父母必须看到子女的长处,鼓励他们加以发扬;父母也必须清楚子女的短处,督促他们加以改进。父母必须引导子女同社区建立起有益的关系,还必须帮助孩子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父母所承担的任务是艰巨的,是完全为了孩子而承担的任务。尽管还有其他机构,诸如学校等对孩子进行教育、关怀和帮助,但是主要责任却是落在父母身上。养育子女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要求父母有伟大的献身精神。
父母希望子女长大成人,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希望孩子聪明、强壮、勇敢;希望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份好的职业,生活丰富多彩;最重要的,父母应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年之后能够真爱别人并得到别人的真爱。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为父母自身缺乏爱心并且自私而与子女疏远的例子。其实只要父母能够表达真爱——服务、照顾、正义、仁爱、智慧和其他美德——孩子就会在父母身上看到爱心,就会随着那样的爱而成长。相反,如果父母表现出暴怒、急躁、贪色、自私、不公正、过度控制以及其他种种不良素质,孩子的成长就会出现偏离,并对父母报以不满。在孩子身上,不满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力量,会毁掉他的人格,爱心和信任会因此而受到损毁,孩子的感情也会受到伤害。
为人父母最大的责任就是尽其所能善待自己的子女。为此,对做夫妻和为人父母有所思考的男男女女,应该首先给自己的努力奠定一个基础,这就是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结婚之后,夫妻仍应在这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