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请您继续跟我读唐诗。
读《唐诗三百首》第82天。
《竹枝词》 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一时啼。
【赏析】
中唐时期,四川一带的民歌以其刚健清新的内容为一些进步文人所注意,不少人向它学习、拟作,其中以顾况、刘禹锡、白居易为最有成绩。白居易曾写下《竹枝词》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这首诗全是描写景物,勾画画面,构成一种艺术境界。
险要的瞿塘峡口“连崖千丈,奔流电激”,江面水雾蒸腾,轻烟低浮;高高的白帝城头,月儿西斜;在这凄凉的深夜时分,还传来巴童巫女的“怨咽”的《竹枝词》歌声。这幽怨的歌声使猿啼鸟鸣,一时四处悲鸣,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动人心弦,令人泪下。冷烟斜月,竹枝悲咽,景物凄清暗淡,歌声悲哀动人,景物的凄清正是诗人心情的物化,悲哀的歌声正与诗人的心情吻合,景中有情,情与景合,对诗人悲伤而愤慨的心情做了艺术的表达。
全诗景情交融,辞情凄苦,语言朴实自然,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