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
《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的人生信条
《100个基本》007——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用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将垃圾送到垃圾场的人、回收运输的人、处理垃圾的人。做杂志的工作,要想到校稿的人、印刷的人、装订的人、将书运到书店的人、为我们卖书的人,以及读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忘记人的存在。我想牢记这一点做事。
若这一信条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大概应该是——与人便利,即是与己便利。
松浦弥太郎老师举的这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许让人觉得有些过于礼貌,似乎没有必要想这么多。但放到日常生活中,或许只是要记得便后冲水,注意垃圾分类,扔垃圾前将垃圾袋打个结,写材料的时候设置一下页面边距等等的小事。这样的小事无足轻重,举手之劳。
这让我想到不久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小事。我有一份急用的材料放家里了,正巧最近弟弟赋闲在家,我便发微信让弟弟帮忙扫描一份发过来。弟弟很快就将文件扫描发过来了,但文件名是一串以日期开头的乱码。看到乱码文件名的时候我是不高兴的,奈何对方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弟弟,罢了,随便“教育”两句吧。
“以后学着改改文件名。”
“你自己改呗。”
是弟弟不会改文件名吗?显然不是,但我不高兴,说话也就没好气。
我是不会自己改文件名吗?当然也不是,弟弟显然没把这事儿当回事,觉得无足轻重。在他看来,材料发给我就可以了。或者,我特地跟他说要记得改文件名这事儿还会让他觉得我小题大做,而我的没好气也产生了踢猫效应。
是的,文件重命名的确是一件很小的事,但这样的小事,曾经却成为别人被辞退的原因之一。
文件名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一样,无非就是为了用于标记与区分。今天我才刚跟弟弟说完要材料他就紧接着给我发了过来,而且只有一个文件,我当然知道文件里是什么内容。那如果我们并没有事先沟通,或者我同时交代了多件事混在一起,你一连给我发来十几个文件,文件名全是以日期开头的乱码,显示在聊天界面上时它们就成了一大串刷屏的“相同”文件(文件名过长时后半部分会被自动省略,只留出前面相同的日期部分),让人失去点开的欲望。即便耐着性子查看文件,也不排除因为难以区分而多次重复打开同一个文件或者有的文件被遗漏查看。如果再遇上又忙又着急要文件的时候,那就是一场灾难,令人摇头,不敢任用。
文件重命名真有这么重要吗?好像也并没有,只是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可以看到你的做事习惯,看出你对工作的态度。
工作中大家好像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耐心,若遇到各部门相互协同,那你提供的材料或信息是否一目了然,是否分门别类,或许将成为关乎大家下班时间和工作效率的大事。
我们在对接客户的时候,一般会将所需材料和待核实问题列示成书面清单,但一样的清单发出去,收到的材料和回复却天差地别。有的客户今天在群里发一个文件,下周再发一个文件,一个问题几个部门回答,七嘴八舌还带讨论,最终结论反反复复个把月却不一定有。有的客户会根据清单逐一进行梳理,文件名按照清单编号+主要内容或标题的形式进行命名,问题会统一在一个文档中进行回复,若有其他情况也会一并说明,存在不同部门协同配合的,还会附上各部门的联系人,然后将所有文件和回复打包发送。这样一来,对接群里不会随时被刷屏,材料也不容易被遗漏,一目了然,大大提高了对接效率。前面这样的客户大家对接一回头疼一回,耗时耗力没结果,加班也是家常便饭,渐渐地大家都不喜欢跟这样的客户进行合作。而后面这样的客户,即便有的时候项目难一些,报价低一些,大家也都愿意与其合作,为其提供服务。
以前也常看到一些说“职场礼仪”的视频或文章,比如不要给对方连续发送几十秒大段大段的语音,这其实也是我个人特别不喜欢的一个行为。发送语音的你是挺方便的,但你考虑过接收的人方便听吗?而且语音中常常因为一时想不清楚要说什么,会出现嗯嗯啊啊的停顿,有时几大段语音的内容或许几句文字就可以说明白。编辑几句话并不会耗费你太多时间,但极大地方便了接收信息的人。
有的人会有一种“报复”心理,总觉得别人就是这么对我的,我凭什么还要为别人着想。我只能说,如果你这样想也这样做了,那你便也是被别人讨厌的人。而成年人的讨厌不一定会挂在嘴上,但一定会反应在行动中,下一次可不一定会再有人乐意跟你合作了。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我觉得,每一个时代的“千里马”都并不少见,但能够踏踏实实办好事,而且能为大家着想的却不多。得“伯乐”赏识并不一定是因为你有什么惊艳绝绝的表现,也可能是一些小事中透露出来的细心、认真、负责、有条理。而从小事中透出的踏实可靠会更让人放心,愿意与之达成合作,所谓“细节见人品”大概也是这么个道理吧。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与人便利,即是与己便利。牢记这一点做事,我不能保证你能够因此一路坦途,路遇“伯乐”,但我想这至少会让本不好走的路变得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