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三十七章之二十八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zhǎng),故大制不割。
译文:
知道什么是雄强,却安于雌弱,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就不会流失,而回到婴孩般的纯真柔和的境地。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暗昧,甘愿成为天下的范式。甘愿做天下的范式,永恒的德就不会出差错,而回到真朴的状态。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才能充足,而回到自然本初的纯真状态。真朴的道分散成为宇宙万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就会成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制度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
老子《道经》三十七章之二十九
原文: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xū)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译文:
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制的办法去做,我看他不能达到目的。“天下”是神圣的东西,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愿采用强制的办法,不能加以把持。用强力施为的,一定会失败;用强力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由于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不把持,所以不会失去。世人秉性不一,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呴暖,有的吹寒;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有的安定,有的危险。因此,有道的人要去除那种其端的、奢侈的、过度的措施。
老子《道经》三十七章之三十
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hào)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
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译文:
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