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觉得周围好多人是骗子,他们欺骗着我的信任,让我不再敢于相信。
这一路带着厚厚的眼镜,透过这片玻璃,我看见的是他们给我的戏谑,让我不堪,却也让我感恩、成长。
记得儿时最爱的一直都是过年发压岁钱的时候。
过年那天穿着新衣服,吃过年夜饭之后就坐等爸妈发压岁钱。在等待压岁钱时的期待就像是等待一颗果子由青涩到成熟的一段时间。有时你会嫌它长太慢,恨不得加点催熟剂。有时你又恨它成熟得太快,还没看见它慢慢变红就已经结束了。
而记忆犹新的也是为保护身上一点压岁钱展开的拉锯战。与大人们你来我往,明枪暗箭,三十六计一一上阵。可惜总是棋差一着,被打了个落花流水。
记得当时我大概读四五年级的样子。大年初一,一家人出去玩。路上看见好吃的就忍不住想买,可惜的是一摸裤兜却已是空空如也。当时就像是晴空霹雳,整个人都不好了。
于是立刻顺着游玩的路线一点点的找过去。最后找到的也仅剩一个空荡荡的纸钱包(当时觉得这点钱对于自己而言挺大,于是乎自制伪劣纸钱包一个)。
当时大人们也一路数着我的不是。说什么早说了钱我们给你包着,你看你那傻样,什么东西都留不住。当时年幼,不知大人的用心险恶,所以就只好认定自己真的挺蠢。
而丢钱事件在不就之后东窗事发——大人们闲聊之时抖了出来,自此再也不相信大人们的胡言乱语。
而让我印象中遭遇的另一个骗子则是在高一之时。
记得当时是因为家里做早餐生意,闲来无事就拿一本语文小甘背诵。可能是看我样子比较好骗,所以骗子也看上我这个大傻子。
那人大概三十来岁,贴皮短发,一副黑框花眼镜,一双布鞋不穿好反而当做拖鞋趿,一只手受伤用布吊着。整个人矮胖矮胖,总让我想到圆柱筒子。
那时背着课文没注意到他,直到他自来熟地问我背的是什么。之后他看到我背的课文后便胡说海说一通(关键是我也不记得他说了什么了),接着又谈起作文技巧,最后还说给我补习。而我可能依旧迷糊,对他所说也也表示认可,于是接下来几天我便要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同时,写一篇作文。现在想起都觉得自己这是作死的节奏。
之后几天,就听他胡扯一通,接着我爸妈给他送上一份早餐(他吃得挺多)。最后一次他拿着当时我写的一篇作文说是要帮我投稿,我竟信以为真,心中是止不住的雀喜。
可后来就没有后来了,他再也没来过。
开始的期望落了空,要说气那是真的,毕竟被欺骗的感受并不好。可如今在回想起那人落魄的样子,在看自己如今一无所成的样儿才明白欺骗是包裹了一个个礼物盒的小礼物。有的是让你明白这世间不是每一个人都拿着一颗坦坦荡荡的心与你相交;有的则是要你在这千疮百孔的语言中兜兜转转才能寻觅得到的东西。
谎言造就心与心的隔膜,而在受过的欺骗中慢慢成长或许才是它所给予的教育本质。
曾经自己去买个菜也会被敲竹杠,而今也学会货比三家。所有欺骗组合成的虚假世界也是一片隔世的桃花源,一个转角就能找到自己与这世界交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