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级教师、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在第四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的评课环节的发言,我通过网络学习摘录如下:
一、较强的教材意识。
第一点是有充分利用教材的意识。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教材教,用教材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力。教师在挖掘教材的过程中,对教材从文字到插图,从单元导语一直到每一个课后练习题,都在研究挖掘它的教育和教学价值,试图通过多角度、多层面地使用教材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点是课堂教学紧扣语文要素。新的统编教材是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元,是在原来与人文主题组合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创造,尤其是把语文的知识、方法、习惯、策略等概括提炼到语文要素的高度。这一点深入人心,是统编教材的创举。今天,我们强调语文课程在培养核心素养上重视的四个方面,语文要素是关键的抓手、载体,是必要的语文教学内容。
第三点是整体把握单元。老师们注重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整体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这也是统编教材的重要方面。在钻研教材和教学设计上,把语文要素放在教材系统中,把单篇课文放在单元中来理解。
二、自觉的对标意识。
第一点是育人为本。新课标强化课程育人导向,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应该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语文老师不是简单地教学字词句段篇,而是要用祖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来培育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要上升到这个高度。新修订的语文课标中,大家一定发现许多新的提法,新的认识。比如语文的课程内容提炼为三大内容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今世界一切人类优秀的文化、科技的发展、儿童的生活,也作为主流文化的代表。
第二点是变革方式。就是变革学习方式的简称。为了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同时语文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教学理念,特别是课标组的专家、研制课标的专家都不断在指出,不要只把语文学习任务群理解为课程内容组织的概念,它应该指导教学,它也应该成为一种教学理念。这种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就是要通过主题化的语文任务来带动系列的语文活动,在语文学科实践中实现课程目标。
第三点就是关注评价。大家会发现这一次执教课中很有意思的一点做法,那就是大家的评价意识、学业质量意识增强了。许多教学都设计了评价表,绝大多数的课都在做这样的探索研究,这是一种理念的更新,是教学评一体化思想的深入落实。在新的课标学习落实中,新课标指出过程性评价考察学生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因此在课堂上及时、即时的课堂评价,它往往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有利于教与学的及时改进、促进学生反思、服务教师的教学调整。
三、鲜明的探索意识。
第一点,在设计上有新突破。在设计上突破了固有的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程式或思路或模式。比如好几节课都是习作,老师们都在尝试着突破从审题、到立意、到选材、到布局谋篇、到开始写作、到老师批阅、到最后学生修改的思路。
第二点,在观念上有新追求。观念就是教学的观念。今天搞课程改革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场改革,那么应该说是边立边破、边破边立,是在继承中发展。这一次拿出的课很好地体现了老师们在新时代、新课标落实过程中,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和转变。第一个转变就是从以教为中心,进一步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第二个转变是从面面俱到进一步转变到一课一得。语文要素的习得和过去我们教学中,老师们教一篇课文,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哪都舍不得放,那就是一种单篇教学的观念。随着语文要素的创新,进一步引领了教学走出了面面俱到,使得40分钟的教学目标更集中、重点更突出、效果更明显,有利于学生的素养生成。第三个转变就是在从重视单篇教学,进一步的转向了重视单元教学。第四个转变就是从课文分析进一步提升到、转变到学科实践当中,尤其是在新课标贯彻过程中,注重整合,突出语文的综合实践特点,语文的课堂上突出增加实践性的语文活动。就拿这几篇阅读教学来讲,他们没有一段一句地回到过去的分析上,而是围绕着语文要素组织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点,方法上有新尝试。
现代信息技术不只是简单地辅助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在一些教学环节体现出与语文教学进行深度的整合和融合。
下面我谈谈教学的改进意见。
第一,要追求有发展意义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发展,真实的发展,真正的生长。是指学生语文课程当中核心素养的切实培育,是语文能力与水平提高的体现,什么教学方法都要为学生的真实发展服务。
第二,实现守正基础上的创新。守正就是守住语文教育的规律,教学的原则,甚至要守住我们几十年语文教学改革积累的经验。首先,要守语文教学之道。其次,要守儿童学习之道。最后,要守备课教研之道。
第三,加强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和研究。学习是必须的,不学习怎么去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但是研究更重要,特别是像语文学习任务群这样的新概念。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习任务群是解决语文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的概念,进而通过这个概念的深入、深化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落实任务群理念时,教学设计要体现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