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觉得你造成了人身攻击,如果你想反驳,可以写一篇文章骂我,如果有理有据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再次你用你高贵的保研头衔来辱骂一个即将考研的人,我觉得胜之不武,还有社会有你这种人,我觉得是社会的遗憾,无论你有多高贵,在我这里,你都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凭自己的一时之快随意评论别人的文章,没有人赋予你这个权利。
自古文人相轻,今天我在简书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个道理,事件起因是我昨日在简书中写下一篇关于余光中先生的文章《余光中仙逝,听听那冷雨!》今日早晨收到一条关于此文章的评论,一名简书名字叫“会谈人生的大狗”的简友首先给我评论了一条关于“梁实秋和余光中先生文学地位的”差评,接下来即引发了一场关于评论的骂战,相关记录截屏如下。
在这张截图中,我们看到此简友出言不逊,而本人试图用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去说明自己的见解,接下来他开始对我施加以身攻击,用“装清高”等字眼进行恶意评论,之后更是引发了第二页的争论,争论问题已不限于文学,而是人身攻击。
在第二张截图里,该简友抓住我即将考研的字眼,开始述说自己的牛逼,也即是所谓的“北大保研,top2”,我认为这是一种无耻的炫耀,北大一直以人才的摇篮著称,素质也较高,我对此顶礼膜拜。我无法确认此简友身份的真实性,如果是真的,我相信他在给北大抹黑,如果是假的,他将是对北大的侮辱,一个北大出来的学生,如果以这种姿态示人,这将是极其悲哀的事情!
首先他的思想里有种极端性,所以他需要在网上发表言论表现自己的个性自由,而这些言论往往偏激而没有根据,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比如这次的评论,我向来不喜欢将文学家分高低,因为每个文学家都有自己的风格特征,如今更是两位大师,一位是散文大家,与鲁迅笔战不断,一位是刚刚去世的诗坛巨匠,受人尊敬。两位文学家的风格不可随意比较,而此简友抓住我文章字眼,用挑战性话语评论,这是对文人的亵渎,对历史的不尊重,是其人格卑劣,思想意识薄弱的证明。
其次,关于他是北大保研生的观点,我暂且相信。但是这也充分说明他拿着自己的头衔去招摇过市,用自己较高端的文凭装作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这样的人,明显在进行一种不平等的歧视。这样的论调,无不在凸显“我爸是李刚”的可怖,用自己的一点点优于别人的特权去凌驾于相信和尊重之上,这样的人,我不敢相信他是北大的学生!
文章的争论不应该上升到人身攻击之上,自古如此,然而此次你用恶毒语调回应我,我不得不出此下策。在简书这公共平台上,每个人都有将自己对于文学的喜爱表达出来,而不是进行无端的口诛笔伐,我相信更多的简友受到过类似的评论以及攻击。如果文章写的确实不好,你可以给予指点,而不是给出你的喜好,如果这篇文章写的不符合你的口味,你起码应该用基本的情商去评论,给予作者一定尊重,恶意的讽刺不会使一个人进步,善意的提醒会让人对你感激不尽。
仅以此文表明自己的想法,文章不免动怒,评论也有过激之处,还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