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第二轮的学习结束了,在学习中的一些感悟和第一次有所不同,现在把它记录了下来,算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总结。
一、知识点的串联。读完这本书,收获最大的是,在这本书里,我仿佛找到一条主线,把我以前所学的那些零散的,杂乱无序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由点到线,开始试着综合运用。相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会由线到面,由面到体,最终会形成自己的理论学习系统。
二、最大的改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步提高。学习的目的是运用,而不是“知道”和“理解”。学习是用来改变和提高自己的,而不是用来高谈阔论的,读完一本书,哪怕书中只有一个点触动了你,而你因此做出改变,也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从知道到做到的距离越来越短,说明进步越来越快。
三、 做难事必有所得。第一次听见这句话是在金一南教授的一次演讲中。虽然当时被他的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所鼓舞,但自己并未付诸行动。直到这句话在本书中被作者提到,趋易避难是人类的天性,对于有难度,费脑筋的事儿,大脑一向是排斥的,相对而言,人们更愿意做那些不需要耗费大量脑细胞,简单,重复性的工作,这大概也是我们大部分人几十年下来生活没有什么变化的一个原因吧。当然,这里的“难事”并非是指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可企及的,而是有一定难度,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基本达成的事儿。
知道了这一点,我开始在学习和工作中刻意练习。 现在我所学习的会计初级课程,里边涉及大量的计算和部分的推理,天知道,上学时,数学虐我千百遍,老师一讲到计算,我心里就开始打鼓,又来了,又来了,莫名的恐惧,要想通过考试,这些计算题是我无法逃避的,既然无法逃避,不如迎上前去,主动攻克。于是老师在讲到例题时,我会按下暂停键,自己先做一遍,挑战一下脑细胞,这样再听老师讲就会有针对性,一遍听不懂再听回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被动地来听课,听课之后,对自己说,我已经听过了,至于效果,就是“一听就会,一做就错”。自从做了这个调整,后期的学习效果比原来好了很多。
作者书中提到教她女儿练琴的例子。孩子的妈妈要求女儿每天练习10遍完整的曲子,作者的做法是,把女儿练琴过程中那些不熟练的,容易错的地方,单独拿出来练习,练习3遍。如果练琴的目标定义为10遍,那在弹奏的过程中注重的数量,只要完成10遍就行;而作者的这种方法,有难度,但是提高快,并且女儿完成了一项对自己来说有挑战的事儿,会有成就感,无形之中也会增加自信心。
工作中我也在逐步突破,会主动寻求更优的解决方案,跳出原来的思维局限,多方面考虑问题,当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时候,会发现看似不相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是强关联。
四、在舒适区边缘努力。做那些对自己来说稍微有一点点难度的事儿,效果更明显,也就是技能和能力的匹配度。也是在心育学习的一位妈妈,她和她爱人自己经营一家企业,做得特别好。在一次聊天中她谈到经营过程中遵守的一个原则:凡是能用一分力量争取到的客户,她不会花三分力量去尽力促成那些大客户,虽然那些大客户看上去可能会带会带来更多的利益。觉得她这种想法和“在舒适区边缘努力”有异曲同工之处呢,踮踮脚,刚好够得着。
五、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庄子的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听起来好励志,很多人是不是把它当作座右铭呢?以前我也是。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还有后半句: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以至于对这句话有很大的误解,当然现在也理解的不透彻,但差不多和文义相符,以前那是错得太离谱。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知识,会劳形伤神,甚至会很危险。世上图书千千万,我们是读不过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有选择的来阅读,阅读那些经典的,对自己的成长有切实帮助的书。
精通一本书,胜过对一千本书的一知半解。以前就看过一个西方人一生只读《圣经》,仍然取得很大的成就。如果一个人一生只看一本书,那这本书对他的价值非同小可,而且这本书必须足够经典。洛克菲勒在给他的儿女的忠告中也曾引用过这句话“要小心那些只读过一本书的人”。我们不怕那些一年读了100本书的人,而是害怕那些把一本书读了100遍的人。当然,只读一本书,我相信肯定是他在博览群书之后的一种选择,而并非一开始就只读一本书。既要泛读,也要精读。
济群法师的《你也可以这样活着》里边的读书要领和《认知觉醒》里边提到的一些读书原则不谋而合,我把它摘抄了下来,希望对于爱学习,爱读书的你,有所启示。
好书精读3部曲
1. 准备好笔和纸,在读书过程中随时记录有感触的句子。
2. 听别人的发言,培养倾听、赞美、接纳他人的能力。
3. 用书本里的智慧结合现实的生活,分享自己的观察、体会和收获。
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缺的不是大道理,而是把道理用起来的能力,一起加油啦!!